如何在秀場時代領先一步?


一個後空翻跳進波羅的海的冰窟窿後,迪德里克·德格·迪蒙(Didrik Dege Dimmen)在芬蘭奧盧(Oulu)吸引了大批圍觀者。他站在齊腰深的冰水裏,坦露的胸膛上寫著自家產品的名字。這個24歲的挪威人當時正向一群風險投資家宣傳自己的智能手機穩定器。

他的表現似乎與北歐地區不成文的"詹代法則"(law of Jante)有所矛盾,這種文化非常排斥嘩眾取寵的行為。但迪蒙還是贏得了2016年的"北極熊展示"(Polar Bear Pitching)競賽的一等獎——獎金達到一萬歐元(11,128美元),而且可以在硅谷參觀一天——他還得以在全球範圍內曝光,並獲得了一批新合同。

"這是一種十分高效的自我營銷方式。"他說。自從兩年前在奧斯陸與他人共同創辦FlowMotion Technologies公司後,這家創業公司的曝光率日漸提升,幫助其吸引了130萬美元融資。

雖然半裸跳進冰水或許是一種獲得融資的極端方式,但也成為當下趨勢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環境中,秀出自己、吸引關注、培育個人品牌變得越來越重要。

像這樣的展示競賽正在向世界各地滲透,"創業競賽"或各種周末活動等新穎模式也四處湧現。這些較為極端的方式給一些創業者帶來了挑戰,迫使他們必須通過各種方法來吸引眼球。例如,西婭·邁赫沃爾德(Thea Myhrvold)就在一輛時速高達112英里(180公里)的汽車後座上宣傳自己的在線學習平台Teach Me Now。這位27歲的創業者最終於2015年在香港贏得了"英菲尼迪速度展示"(Infiniti Speed Pitching)活動,還獲得了四萬美元獎金。

真人秀也在全面擁抱這種怪異的展示風格。《Dragon's Den》、《Shark Tank》和《Adventure Capitalists》等節目都會邀請創業者向投資者進行投資展示——全球近30個國家或地區都製作了這樣的節目。就連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加入進來,在一個新的節目中邀請應用設計師在下降的扶梯上向名人宣傳自己的產品。

在鏡頭面前展示自己雖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研究表明,整體來看,羞怯的人數的確在減少。針對美國大學生展開的持續27年的研究發現,2008年的自戀程度有所上升。而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發現也印證了之前的研究:那項研究表明,自負和外向等其他個人主義特徵變得越來越明顯。類似地,2011年的研究表明,現代中國年輕人的自戀傾向也呈上升趨勢。

大聲喊出來

曾為索尼、蘋果和先鋒等公司服務過的硅谷公關戰略顧問喬納森·赫辛(Jonathan Hirshon)表示,真人秀對這種"秀場"思潮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赫辛表示,在10年前的美國編劇大罷工之後,真人秀受到熱捧,還捧紅了帕里斯·希爾頓(Paris Hilton)、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和珍納斯(Jenners)。"最終變成了在眾目睽睽下生活。"他說。

之所以形成這種現狀,也得益於各種社交媒體平台的湧現,它們的發展都依賴數十億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細節和所思所想,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數字暴露癖。各類網紅在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上的走紅,進一步強化了通過強大的個人品牌出人頭地的重要性。

赫辛表示,秀場觀念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融入商業世界,當時的硅谷開始快速崛起。相互競爭的文化和對資金的激烈爭奪體現在展示競賽中,因為參與者都希望展示過程能夠引入更多的娛樂價值。而這種態度一直持續到今天。

"過去幾年突然冒出很多新公司,所以人們認為應該大聲喊出來,而不再像以前那樣輕聲細語。"

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你不懂得大聲喊出來,不懂得如何當眾展示自己,那麼你的想法、努力和才華並不能帶來太多收益。但如果你的個性保守不愛炫耀,應該如何是好?

文化優勢

在赫辛看來,這種秀場潮流"令人遺憾"。"很多大聲喊出來的公司反而技術最差,商業計劃最糟糕。"他說。

這也導致很多遵循保守文化的人陷入不利境地。"在日本和北歐,自我吹噓是遭人鄙視的最佳方式。"他補充道,"這麼做會有問題,因為他們的文化與美國和英國等更喜歡大聲喊出來的地方恰恰相反。"

在線跨文化培訓平台RW3 CultureWizard的沙琳·所羅門(Charlene Solomon)表示,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在喜歡炫耀的文化中表現得過於保守,也會令你陷入不利境地。在美國的面試或展示中,"你必須主動談論自己,因為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輕描淡寫,那就會產生負面作用。"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Strathclyde University)商科教授兼高管教練羅斯·泰勒(Ros Taylor)同時也是一名臨牀心理學家。她表示,秀場文化大行其道的危害在於,這種風氣偏向一種個性。很多公司的傳統思維都認為,最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性格外向,有大局觀,而且勇於表達。

"這意味著一切都可以虛張聲勢,沒有底線,也沒有公信力。"泰勒說,"這很令人擔憂,因為少言寡語、喜歡沉思的人往往擁有更好的想法和創造性思維。"

"我花了很多時間告訴董事會和高管團隊,'沒有一種人是最適合當領導者的。'真正的多樣性需要引入不同類型的人,包括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

即便是具體到領導力,保守的人實際的表現也可能遠超喜歡大喊大叫的人。最近對2,000多名首席執行官進行的調查發現,內向者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超出董事會和投資人的預期。

補救措施

如果你感覺應該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但又不喜歡太高調,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

從擔任高管教練的經驗來看,泰勒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表現自我。她認為,內向的人如果能夠表現得比真實的自己略微外向一些,便可取得不俗的成功。

在兩年前接受泰勒的培訓之前,44歲的蓋裏·泰瑞爾(Gerry Tyrrell)會安靜地參加會議。作為蘇格蘭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的資深財務總監,他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很有信心,但卻不太願意公開表達。他表示,尤其是當同事們變得"非常樂觀",或者滿懷熱情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時。

他總是在幕後工作,識別各種財務風險,然後在重大會議之前或之後分享自己的想法。但由於缺乏認同感,所以這似乎對他的職業並沒有形成幫助。"我知道我應該更好地展示自己。"

泰瑞爾語調輕柔,緊張的時候語速往往會加快。但他後來學會了放慢語速,選取一兩個重點,然後傳達自己的信息。那麼,他是否已經做好凖備,像那些極端的展示者一樣站在聚光燈下?"兩年前,我不可能這麼做。但我現在會做,但不會過度,我有自己的方式。"

赫辛曾經擔任"北極熊展示"的評委,他必須訓練那些過于謙遜的創業者表現得更加外向。

"我在瑞典有個客戶,他們擁有一流的面部識別技術,比市面上的所有技術都好,他們經常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技術'還不錯'。"他回憶道,"最終我訓練他們這樣表達:'我們擁有一個獨特的東西。'"

即便如此,他仍然認為,並非所有人都應該學會大聲展示自我。

"當所有人都大喊大叫時,反而只有那些細聲耳語的人會被人傾聽。"他說,"如果一家公司擁有了不起的產品,如果你以事實為依據低調地展開交流,人們就會了解這些信息,也會理解你的產品。"

"搞公關就向下一場象棋一樣,而不是比賽誰喊的最大聲。"

(BBC)雷諾克斯·莫裏森 (Lennox Morrison)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