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實現2030年零排放城市的目標,洛杉磯大都會交通運輸局宣布打造洛城全電動公車運輸體系的計畫,不過電動公車是否比較環保,看法卻是見仁見智。
這項方案以10年為期,預估所需經費高達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億元),將添購2200輛電動公車,而首階段洛杉磯大都會交通運輸局先購買95輛。
洛杉磯捷運局董事索里士(Hilda Solis)說,這是洛杉磯將迎向健康繁榮的巨大投資。目前洛杉磯公車以壓縮天然氣(CNG)取代燃油,1990年代,CNG被視為最有益環境保護的燃料。
如今零排放當道,壓縮天然氣不再是新寵,清潔能源燃料(Clean Energy Fuels)公共政策和監管事務副總裁,也是生產CNG的業者康貝爾(Todd Campbell)反駁,只有電力與天然氣相輔相成,才能實現真正的零排放。
藉著電動公車實現零排放的理想,不僅業界有異議,學界也有不同看法。
環境研究公司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經濟學家麥康奈(Mitch McConnell)說,若使用燃煤發電產生電力,那麼電動車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不見得少於使用傳統燃油的車種。
以美國為例,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統計,美國的電力生成68%源自於石化燃料,而石化燃料的發電中,燃煤占1/2,而燃煤發電約占全美發電總量的1/3。
更何況美國各州並非如加州長年陽光普照、太陽能充沛,美國清潔煤電聯盟(American Coalition for Clean Coal Electricity)分析,如同肯塔基與懷俄明等美國其他州,燃煤發電占總發電量的90%。
因此麥康奈指出,若是供給電動車的電力,多源自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如加州,這樣電動車的電力,才算是真正取自於清潔能源,也才是真正的零排放。
再者,科技雜誌「連線」(Wired)也曾報導,電動車力求輕巧,因此打造電動車多運用可展現高性能的稀有金屬,像是鋰因質輕傳導快,鋰電池是電動車的標準配備之一。
但是稀有金屬的掘取過程,卻往往對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稀有金屬自稀土中提煉,「紐約時報」(NY Times)2013年報導說,全球稀土集中於少數地區,中國是其中之一,而江西等地因無秩序開採稀土,受汙染河水流入農田,幾無耕地可生產農作。
而提煉稀土必須使用高濃度的硫酸,黃河包頭一帶被大量硫酸廢液侵蝕,滲入地下水層,再滲入黃河裡。
「權力要素」(The Elements of Power)的作者亞伯拉罕(David Abraham)指出,即使太陽能面板製成的原料,也是取自於稀有金屬,可見人類只是改變了汙染的方式,卻一廂情願希望不至於汙染環境。
電動車雖是科技日新月異的可喜創新,但電力生成的來源,以及電動車製成使用的材料,更是界定電動車是否有益於環境保護的關鍵,一昧追求零排放,卻忽略達成零排放背後,造成更多的環境傷害,因而顧此失彼。1060805
中央社駐洛杉磯特派員曹宇帆/8月4日
這項方案以10年為期,預估所需經費高達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億元),將添購2200輛電動公車,而首階段洛杉磯大都會交通運輸局先購買95輛。
洛杉磯捷運局董事索里士(Hilda Solis)說,這是洛杉磯將迎向健康繁榮的巨大投資。目前洛杉磯公車以壓縮天然氣(CNG)取代燃油,1990年代,CNG被視為最有益環境保護的燃料。
如今零排放當道,壓縮天然氣不再是新寵,清潔能源燃料(Clean Energy Fuels)公共政策和監管事務副總裁,也是生產CNG的業者康貝爾(Todd Campbell)反駁,只有電力與天然氣相輔相成,才能實現真正的零排放。
藉著電動公車實現零排放的理想,不僅業界有異議,學界也有不同看法。
環境研究公司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經濟學家麥康奈(Mitch McConnell)說,若使用燃煤發電產生電力,那麼電動車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不見得少於使用傳統燃油的車種。
以美國為例,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統計,美國的電力生成68%源自於石化燃料,而石化燃料的發電中,燃煤占1/2,而燃煤發電約占全美發電總量的1/3。
更何況美國各州並非如加州長年陽光普照、太陽能充沛,美國清潔煤電聯盟(American Coalition for Clean Coal Electricity)分析,如同肯塔基與懷俄明等美國其他州,燃煤發電占總發電量的90%。
因此麥康奈指出,若是供給電動車的電力,多源自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如加州,這樣電動車的電力,才算是真正取自於清潔能源,也才是真正的零排放。
再者,科技雜誌「連線」(Wired)也曾報導,電動車力求輕巧,因此打造電動車多運用可展現高性能的稀有金屬,像是鋰因質輕傳導快,鋰電池是電動車的標準配備之一。
但是稀有金屬的掘取過程,卻往往對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稀有金屬自稀土中提煉,「紐約時報」(NY Times)2013年報導說,全球稀土集中於少數地區,中國是其中之一,而江西等地因無秩序開採稀土,受汙染河水流入農田,幾無耕地可生產農作。
而提煉稀土必須使用高濃度的硫酸,黃河包頭一帶被大量硫酸廢液侵蝕,滲入地下水層,再滲入黃河裡。
「權力要素」(The Elements of Power)的作者亞伯拉罕(David Abraham)指出,即使太陽能面板製成的原料,也是取自於稀有金屬,可見人類只是改變了汙染的方式,卻一廂情願希望不至於汙染環境。
電動車雖是科技日新月異的可喜創新,但電力生成的來源,以及電動車製成使用的材料,更是界定電動車是否有益於環境保護的關鍵,一昧追求零排放,卻忽略達成零排放背後,造成更多的環境傷害,因而顧此失彼。1060805
中央社駐洛杉磯特派員曹宇帆/8月4日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