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怖攻擊事件將屆16週年,在這個典型的夏末週末,來自全球各地的觀光客聚集在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著名的霓虹廣告看板下拍照,大批警察也密切監控這個商業樞紐。
法新社報導,4輛警方巡邏車停在這處繁忙的路口中央,行人專用道也被路障圍住,以避免汽車衝撞人群,這是暴力極端分子近幾年來常用的攻擊手法。
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的按摩治療師賈西亞(Sue Garcia)說:「我不喜歡去這種場所,或是一再發生這類事件的地方,恐懼在心中油然而生。」
他害怕的是遭遇攻擊、害怕經歷另一場911事件。2001年的911事件是史上最致命恐怖攻擊,奪走近3000條人命,許多受害者被壓在遭飛機撞垮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瓦礫堆下。
對失去摯愛、死裡逃生或目睹這場慘劇的紐約人來說,這些記憶依然鮮明,911週年紀念日到來又再次揭開了他們的舊傷口。
2架遭劫持飛機撞上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樓(Twin Towers)時,33歲的賈西亞當時還是高中生。她看見大樓起火燃燒,接著崩塌,地鐵服務停擺後,她與數十萬紐約通勤族一樣,一路走回家。
她說:「我就在那裡,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見當時的景象,根本不需回想。」
她說,她總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當時的駭人場景,無論是電視提起,甚至只是「聽見飛機的聲音,都像是啟動記憶的開關。一切已隨時間淡卻,但仍存在著」。
911事件週年前夕,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在指控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涉及這起恐攻的訴訟案中所提出新證據顯示,沙國駐美大使館可能曾資助「排練」劫機行動,這更助長了有關沙國人員曾指揮和幫助911事件恐怖分子的陰謀論。
在這項1400名受害者家屬控告沙國政府的訟案中,控方提出的訴狀聲稱,在911事件前兩年,沙國大使館曾付款讓兩名假藉在美國求學的沙國國民駕機由鳳凰城飛往華盛頓,以「排練911攻擊行動」。(譯者:中央社劉文瑜)1060910
911攻擊案16年 罹難者跳樓照仍令人沉痛
2001年9月11日這天,紐約發生震驚全球的世界貿易中心攻擊案,16年過去了,這起事件有時仍讓人感覺不真實。
根據美聯社,美國總統川普明天將主持上任以來首次911悼念活動。澳洲新聞網站News.com.au報導,人們可能已經看過飛機衝進紐約世貿中心雙塔、摩天大樓在漫天煙塵中倒塌的影像許多次,然而這起事件至今仍令人難以接受。
曼哈頓市區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從人性的角度紀念這場攻擊案,2014年開幕至今,造訪人次已經超過1000萬。
從廢墟裡挖掘出的收據、電腦磁碟片、鞋子、一只背包和一把手電筒等,數百件再平凡不過的物品被裝在博物館玻璃窗內。這些物品同時擺在眼前,會讓你想起已經逝去、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以及那些事發當天剛進辦公室,準備展開一天生活的人們。
博物館展出破碎的金屬片和扭曲變形的救護車之中,還有一項震撼人心的展覽,特別被放在一堵牆的後面,讓訪客自行選擇是否要觀看。牆後是一個循環播放的照片展覽。
這些照片至今依舊是911當天最撼動人心的恐怖影像。由於這些照片太令人難以直視,以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報紙當年將照片刊登出來後,接獲排山倒海而來的投訴。直至今日,這些影像依舊鮮少在美國出現。
根據「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這些照片「已遭禁用,被貶為是對死者的侮辱,對活著的人來說,也是難以忍受的殘酷衝擊」。
這些照片是遭恐怖分子挾持的飛機當時撞入世貿雙塔後,人們被迫做出難以想像的選擇,紛紛從窗戶一躍而下的畫面。
當時被困在高樓層的民眾面臨被大火吞噬的可能,做出了跳樓這個必死無疑的決定。
博物館裡這些令人不忍卒睹的照片一旁還附註目擊者的證詞,讓人理解這些悲慘靈魂為何會做出如此絕望行為。
目擊者寇蘭東尼奧(Victor Colantonio)憶起當時親眼目睹一名男子跳樓。他說:「他身穿白襯衫、黑褲子,從頭到尾都在翻滾,直到墜地。」
2001年後的15年間,人們對當時約200名墜樓而死罹難者所知甚少,他們多數人從北塔跳下,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那棟大樓的火勢比較猛烈,集中在較少樓層。
目擊者說,有些人試著用窗簾或桌巾當跳傘,其他人目睹一對情侶手牽著手垂直墜落。
也許最悲慘的是,由於當局無法復原或辨識罹難者的遺體,至今人們仍不清楚到底有誰是跳樓而死。
911事件最不朽的照片之一,是美聯社記者德魯(Richard Drew)捕捉到的「墜落的人」(The Falling Man)。這個影像太令人難忘,成為無數報導甚至一支紀錄片的主題。
照片中主角的身分雖然不確定,但被認為是當時在北塔106樓一間餐廳任職的43歲男子布里利(Jonathan Briley)。
紐時於911攻擊案隔天在報紙第7版刊出這張照片,遭讀者憤怒抨擊後,從此不再使用這張照片或類似照片。讀者認為這張照片令人深感不安。
如同「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所說,這些罹難者當時並不是在選擇是否要死,而是在選擇要怎麼死。(譯者:中央社李佩珊)1060911
法新社報導,4輛警方巡邏車停在這處繁忙的路口中央,行人專用道也被路障圍住,以避免汽車衝撞人群,這是暴力極端分子近幾年來常用的攻擊手法。
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的按摩治療師賈西亞(Sue Garcia)說:「我不喜歡去這種場所,或是一再發生這類事件的地方,恐懼在心中油然而生。」
他害怕的是遭遇攻擊、害怕經歷另一場911事件。2001年的911事件是史上最致命恐怖攻擊,奪走近3000條人命,許多受害者被壓在遭飛機撞垮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瓦礫堆下。
對失去摯愛、死裡逃生或目睹這場慘劇的紐約人來說,這些記憶依然鮮明,911週年紀念日到來又再次揭開了他們的舊傷口。
2架遭劫持飛機撞上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樓(Twin Towers)時,33歲的賈西亞當時還是高中生。她看見大樓起火燃燒,接著崩塌,地鐵服務停擺後,她與數十萬紐約通勤族一樣,一路走回家。
她說:「我就在那裡,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見當時的景象,根本不需回想。」
她說,她總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當時的駭人場景,無論是電視提起,甚至只是「聽見飛機的聲音,都像是啟動記憶的開關。一切已隨時間淡卻,但仍存在著」。
911事件週年前夕,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在指控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涉及這起恐攻的訴訟案中所提出新證據顯示,沙國駐美大使館可能曾資助「排練」劫機行動,這更助長了有關沙國人員曾指揮和幫助911事件恐怖分子的陰謀論。
在這項1400名受害者家屬控告沙國政府的訟案中,控方提出的訴狀聲稱,在911事件前兩年,沙國大使館曾付款讓兩名假藉在美國求學的沙國國民駕機由鳳凰城飛往華盛頓,以「排練911攻擊行動」。(譯者:中央社劉文瑜)1060910
911攻擊案16年 罹難者跳樓照仍令人沉痛
2001年9月11日這天,紐約發生震驚全球的世界貿易中心攻擊案,16年過去了,這起事件有時仍讓人感覺不真實。
根據美聯社,美國總統川普明天將主持上任以來首次911悼念活動。澳洲新聞網站News.com.au報導,人們可能已經看過飛機衝進紐約世貿中心雙塔、摩天大樓在漫天煙塵中倒塌的影像許多次,然而這起事件至今仍令人難以接受。
曼哈頓市區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從人性的角度紀念這場攻擊案,2014年開幕至今,造訪人次已經超過1000萬。
從廢墟裡挖掘出的收據、電腦磁碟片、鞋子、一只背包和一把手電筒等,數百件再平凡不過的物品被裝在博物館玻璃窗內。這些物品同時擺在眼前,會讓你想起已經逝去、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以及那些事發當天剛進辦公室,準備展開一天生活的人們。
博物館展出破碎的金屬片和扭曲變形的救護車之中,還有一項震撼人心的展覽,特別被放在一堵牆的後面,讓訪客自行選擇是否要觀看。牆後是一個循環播放的照片展覽。
這些照片至今依舊是911當天最撼動人心的恐怖影像。由於這些照片太令人難以直視,以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報紙當年將照片刊登出來後,接獲排山倒海而來的投訴。直至今日,這些影像依舊鮮少在美國出現。
根據「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這些照片「已遭禁用,被貶為是對死者的侮辱,對活著的人來說,也是難以忍受的殘酷衝擊」。
這些照片是遭恐怖分子挾持的飛機當時撞入世貿雙塔後,人們被迫做出難以想像的選擇,紛紛從窗戶一躍而下的畫面。
當時被困在高樓層的民眾面臨被大火吞噬的可能,做出了跳樓這個必死無疑的決定。
博物館裡這些令人不忍卒睹的照片一旁還附註目擊者的證詞,讓人理解這些悲慘靈魂為何會做出如此絕望行為。
目擊者寇蘭東尼奧(Victor Colantonio)憶起當時親眼目睹一名男子跳樓。他說:「他身穿白襯衫、黑褲子,從頭到尾都在翻滾,直到墜地。」
2001年後的15年間,人們對當時約200名墜樓而死罹難者所知甚少,他們多數人從北塔跳下,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那棟大樓的火勢比較猛烈,集中在較少樓層。
目擊者說,有些人試著用窗簾或桌巾當跳傘,其他人目睹一對情侶手牽著手垂直墜落。
也許最悲慘的是,由於當局無法復原或辨識罹難者的遺體,至今人們仍不清楚到底有誰是跳樓而死。
911事件最不朽的照片之一,是美聯社記者德魯(Richard Drew)捕捉到的「墜落的人」(The Falling Man)。這個影像太令人難忘,成為無數報導甚至一支紀錄片的主題。
照片中主角的身分雖然不確定,但被認為是當時在北塔106樓一間餐廳任職的43歲男子布里利(Jonathan Briley)。
紐時於911攻擊案隔天在報紙第7版刊出這張照片,遭讀者憤怒抨擊後,從此不再使用這張照片或類似照片。讀者認為這張照片令人深感不安。
如同「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所說,這些罹難者當時並不是在選擇是否要死,而是在選擇要怎麼死。(譯者:中央社李佩珊)1060911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