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心肌梗塞比喻成像是有一個重物敲擊你的胸部,同時伴隨著巨大的焦慮感。電影裏,突發心臟病的人會緊緊捂住胸口,眼光中充滿驚恐,然後癱倒在地上。有些心肌梗塞病例的發作表現的確如此,但不是全部。
當心臟供血由於血栓而遭到堵塞時即會出現心肌梗塞。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儘管此時體內出現了病症反應,病人卻對此一無所知,從而使他們無法及時得到救治。很多人即便出現中等強度的胸痛,也會認為僅僅是消化不良,但隨後卻在醫院心電圖測試中發現實際上是心肌梗塞在作祟。有人將這種情況稱為"沉默"心肌梗塞。201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這種情況佔心肌梗塞總病例數的45%之多。
這項研究早在1990年代初就開始收集數據。當時的心肌梗塞診斷技術還沒有今天的先進,因此當時可能有誤診情況。但當時仍然存在病人對自己的心肌梗塞毫不知情的現象。
還有病人知道自己身體有病,但不知道是什麼病。他們感覺下顎、頸部、手臂、腹部或背部疼痛,氣短、體虛、眩暈、出汗或嘔吐。他們去醫院檢查診斷的原因是出現了上述症狀的組合,而非感受到嚴重胸痛。
無胸痛症狀的心肌梗塞更常見於女性,從而延誤了其求救時機,降低了生存機率。為了徹底搞清其中的規律,加拿大研究人員於2009年針對305位接受血管成形術的患者開展了系統性心肌梗塞症狀研究。血管成形術中,需將小氣球植入血管內部,充氣後即可把堵塞的血管重新撐開。手術中,當氣球充氣時即會模仿心肌梗塞發作時的症狀。研究人員在氣球充氣請患者描述自我感受,發現男性和女性患者在胸部不適、手臂疼痛、氣短、出汗或噁心嘔吐等症狀上沒有區別,但是女性患者更容易感受到頸部、下顎和胸部疼痛。
其他研究的發現則缺乏一致性。有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感到胸痛的概率相同,而有研究則發現男性的概率更高。而有的研究中涉及的病症不只有心肌梗塞,從而使問題更加複雜。於是,研究者於2011年開展了一項專項研究,研究唯一的目標就是調查患有心肌梗塞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狀異同。
專項研究在美國、日本、瑞典、德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進行,其中研究規模最大的國家調查了90萬多人。對來自質量最高的26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匯總和再分析。研究者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出現胸痛症狀的比例較低,但疲勞、噁心、眩暈、昏迷、頸痛、下顎痛和手臂痛的比例較高。大部分男性和女性都會出現胸痛,但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和大約四分之一的男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沒有任何症狀,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發病。
患者沒有症狀就不會立即去尋求幫助。平均而言,患者要等待2-5小時才會去醫院就診。
最近開展了一項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人們在感受到多嚴重的症狀時才會去醫院就診。對少量女性心肌梗塞患者所做深入訪談表明,只有一半人感覺不舒服後立即去醫院。某些症狀開始時很輕微,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惡化,從而迫使她們去醫院就醫。然而,另一半人並不知道這些症狀與心臟相關,也沒有告訴身邊任何人,而是決定等等再看。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劇烈胸痛意味著嚴重健康問題,也是心肌梗塞來襲的前兆。但是其他症狀也會提醒我們心臟出了問題。因此,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我們應當高度提防心肌梗塞的發作,儘管它們和電影裏的情節大相徑庭。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