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吉特,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女人三十多歲還沒結婚?"這是《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中晚餐聚會的一幕。很多人都體會過孤身一人,而房間裏身邊的朋友都已結婚的情形。他們對這痛心的一幕並不陌生。
結婚是否會讓人像布雷吉特的成雙成對的朋友那樣心滿意足?自鳴得意的人是否更容易結婚?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尚未完全解決。不過,研究表明找另一個人共度一生確實會改變人的個性,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這個影響會持續一生。
這一點很有道理,因為和另一個人公開在一起生活需要忠誠度和預見能力。對一些人來說,更是會對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改變。當然,和同一個人每天生活在一起還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相處之道。
不論結婚對個性的改變有怎樣的作用,全球每年都有數百萬人結婚,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問題是研究的重點領域。
事實上,這方面的研究驚人的稀少。可能最好的證據是德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對近15000人的個性變化進行了為期四年的研究。
在研究期間,664名參與者結婚。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的儒勒·施佩希特(Jule Specht)和她的同事將這些人的個性變化與未結婚的參與者進行對比研究。他們發現結婚者的外向型和開放型個性會減少。
雖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這還是提供了切實的證據,支持單身人士對結婚後的朋友是不是還像以往那樣快樂的懷疑。
這一規律還有其他研究的支持,至少適用於女性。2000年美國一項較早、規模較小的研究測試了2000多個中年人在六年和九年這兩個時間段內的個性。
在這段時間裏,有20位女性結婚,29位女性離婚。與結婚者相比,離婚者的外向型和開放型人格增強,就好像從婚姻的鐐銬裏解脫出來。相反,新婚男性與離婚男性相比責任心得分提高,神經質得分下降。
婚後男性責任心的提高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任何結過婚的人(或經歷過長期伴侶關係的人)都知道要保持婚姻生活一帆風順需要某些技巧,因為有時候會遇上風浪。當然,婚姻有助於磨練這些技巧。這也正是今年發表的一篇新論文的研究結果。
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提拉·普隆克(Tila Pronk)帶領的荷蘭心理學家團隊認為,婚姻生活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技巧或個性特點:自控能力(能夠為了婚姻的長遠考慮忍氣吞聲)和寬容力(當一方犯錯時,你們可以順利過關,不論是把衣服扔在地上,還是和鄰居調情)。
研究者招募了199對新婚夫婦,他們在婚後三個月內評測彼此的寬容力(參與者同意或反對一些表述,比如"當伴侶錯怪我時,我不會計較,會忘記")和自控力(參與者同意或反對一些表述,比如"我很善於拒絶誘惑")。自此後的四年裏,參與者每年都再次進行一次評測。
結果表明,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參與者的寬容力和自控力都有所提高。按照統計數字,寬容力的提高並不高,自控力的提高幅度也很小。但是普隆克和他的團隊指出,參與者自控力的提高程度和完成專門針對自控力提高的心理培訓課的人一樣。
那麼,為什麼一些夫妻有時候會顯得一副自我滿足的樣子?關係最密切的證據來自有關婚後生活滿意度或幸福度變化的研究。像布雷吉特·瓊斯這樣的30多歲的單身一族會很高興的聽到,雖然滿意度在婚後的一段時間上升,但是在一年左右後會恢復到基凖水平。
不過,整體情況如此,對每個人來說未必是這樣。我們常常談到一些人是做丈夫或妻子的"好材料",而有一些人似乎更適合過單身生活。有證據表明,結婚對一個人幸福度的改變取決於其婚前的個性。
對一些人來說,婚姻似乎會帶來持久的幸福感:具體來說,責任感強、內向的女性和外向的男性在婚後的幸福感會增加,因為新的婚姻生活符合他們的個性類型,不過這一點尚無研究證明。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隨著時間的流逝,夫妻的個性會互相影響"這個普遍的看法。當你看到年紀較大的夫妻穿著搭配的套頭衫或運動套裝時,似乎這個說法是對的。
但這可能只是一個迷思。如果真是這樣,你也許會期待夫妻的結婚時間越長,個性變得越相似。但是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通過評估1200多對夫妻的個性,沒有發現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事實是,個性相似的人比較容易結婚。
總而言之,研究表明結婚會帶來細微的個性變化,但並不會影響到隨後而來的一場巨變:生孩子。
(BBC)克里斯蒂安·賈勒特 (Christian Jarrett)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