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特朗普在聯合國的措辭可能改變局勢?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在聯合國提出的「火箭男」說很可能是前所未見的,或者至少會是這次聯合國大會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之一。

特朗普警告平壤要在核問題上讓步,並且威脅要將這個聯合國成員國清除掉。而且他用上了自己在推特(Twitter)給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起的外號,成為這一番出格言論的更大亮點。

「假如(美國)被迫保衛自己或盟友,我們將迫不得已要完全毀滅朝鮮,」他向在場的各國領導人說,由此在這個外交場合引起了一陣嘩然。

「火箭男正在為他自己和他的政權自尋死路。」

我想不起有哪個主要國家領導人在聯合國講壇上的用詞曾經哪怕接近過這個程度。

是的,一些戲劇性的場面確曾出現過:利比亞的穆亞瑪·卡扎菲(Muammar Qaddafi)一邊講話一邊撕毀聯合國憲章的文本;委內瑞拉的胡戈·查韋斯(Hugo Chavez)吸著鼻子說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留下了「硫磺的氣味」。

但是直接說要夷平一個2500萬人口的國家?還真沒有過。

聯合國諸成員國一直在緊張地等著聽新的美國總統要說什麼,與我所記得的前任總統奧巴馬首次演講前的那種沉穩氣氛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他將聯合國形容為無能的精英俱樂部之後,很多人害怕特朗普會批評聯合國,但他這次並沒有抨擊聯合國本身。

事實上,他似乎認同聯合國在他的世界秩序願景當中有其作用,哪怕在這個地方,人們對特朗普的普遍印象是一個孤立主義和單邊主義者。

但是,他對於朝鮮作出的帶有戰爭意味的措辭加深了人們的擔憂和恐懼,甚至害怕他會撕毀限制伊朗核項目的協議。

特朗普曾說,那份協議「令美國尷尬」,並詆譭德黑蘭是「經濟孱弱的流氓政權」且對外輸出暴力。

根據美國法律,總統每90天都要向國會重新認證,以確保伊朗遵守了協議條款,並且協議執行符合美國國家安全的利益。

特朗普一直在暗示,至10月中旬下一個限期到來時,他或許不會那樣做。

那就將啟動一個國會程序,可能導致協議被推翻。

「惹火的言論,致命的誤解」

特朗普顯然是按照他「美國優先」的方針說話——他一開始就如常地大聲拋出他當選後在經濟上的成就。

面對這些聽他講話的國際人士,他將自己的美國優先政策演繹成了聯合國初始原則當中的國家主權,而這也是安理會兩個強大的常任理事國中國與俄羅斯慣常提及的原則。

從根本上說,特朗普認為國家應該將它的國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各國應該合作反對那些最重大的全球議題,而不是由全球性機構和組織來制定事項進程。

這種關於外交政策是由國家利益還是全球價值和理想主導的問題,是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持續爭論的核心問題。

但是它很少會主張從國際合作當中退出,比如美國總統要求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之類的主張。

同樣,它也不會像特朗普所說的那樣,全是交易:對於這個紐約商界出身的人來講,一切都是為了要終止那些對美國不利的協議,然後換成更好的協議。

就像他對朝鮮發出毀滅性的威脅,這能換來什麼協議?這一點在他的演講中並沒有具體描述。

聯合國各成員國還要打個問號,特朗普如此蔑視與伊朗簽訂的核協議,平壤又如何能被引向或者被逼上談判桌?

又或者,就像小布什政府的「邪惡軸心」說一樣,美國總統其實是在試圖用「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說法來挑動杠桿,以令聯合國支持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美國有凖備,有意願也有能力(採取軍事行動),但希望這最終不是必要的,」他說,「這就是聯合國存在的意義,它就是為此而起作用的。我們來看看它做得怎麼樣。」

這很可能意味著,特朗普的內閣當中,那些主張採取外交手段應對問題的官員正在佔據上風。

但是,由於沒有溝通的渠道,朝鮮沒有辦法對總統這些逐漸升級的言論進行解讀。

「當緊張氣氛升級的時候,誤判的機會也會加大,」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特朗普的首場聯合國演講之前就頗有先見之明地說,「惹火的言論可能會帶來致命的誤解。」

芭芭拉·普萊特·阿什(Barbara Plett Usher) BBC記者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