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英國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WPY)由一張記錄下環境犯罪的駭人照片奪冠。
南非攝影師布倫特·斯特頓(Brent Stirton)拍下的這張照片,展現在赫盧赫盧韋—印姆弗魯茲保護區(Hluhluwe Imfolozi Game Reserve)內,一頭黑犀牛頹然逝世的情景。
捕獵者據信在黑夜用裝配了消音器的槍支射殺犀牛,繼而把犀牛角砍下。
斯特頓是在調查非法犀牛製品貿易期間拍下這張照片。
這位攝影師在調查過程中造訪了超過30起這樣的犯罪現場。他形容那是讓人沮喪的經歷。
「我第一個孩子2月就要出生了;我現在48歲了。我想我耽擱了這事情也太久了。因為作為攝影記者,許多工作讓我失去了信心,在某程度上失去對人性的信心。」
斯特頓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頒獎晚宴上領獎。他相信得獎作品中的這起屠殺是本地人所為,但受到了他人指使。
一般來說,獵人會把兩隻犀牛角賣個中介,中介繼而會把犀牛角偷運出南非,到中國或越南,而一般會途經莫桑比克。
在那些亞洲國家,犀牛角的市值比黃金或可卡因還要高。
在這貿易背後推波助瀾的是人們誤信犀牛角可以治療腎石以至於癌症——它的材質跟人的腳趾甲沒有兩樣。
斯特頓說:「我們真正進入了這樣一個時代,一切動物,一切野外空間,都能有個價錢。而那些定價的人不一定都(跟我們攝影師一樣)有相同的情緒。總得有人站出來捍衛動物和野外空間的權益。」
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評審團主席劉易斯·布萊克韋爾(Lewis Blackwell)說,犀牛遇害照片給評審團帶來了熾熱的震撼。
他對BBC說:「也許有些人覺得噁心,他們也許會給嚇怕,但它能吸引你,你會希望知道更多,知道照片背後的故事。你不能逃避它,它在對抗著你,要你知道這世界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青年組冠軍題目則是一頭年青西非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在享受麵包果(breadfruit)大餐的和諧情景。
攝影師丹尼爾·納爾遜(Daniël Nelson)來自荷蘭,他參加的是15至17歲競賽組別。
這頭猩猩年約9歲,住在剛果(布)的奧扎拉國家公園(Odzala National Park)。帶著這位荷蘭少年去看猩猩的嚮導員叫牠做卡索(Caco)。
西非低地大猩猩目前受到嚴重威脅,非法狩獵者獵食、疾病(尤其是埃博拉病毒)與失去生境(因採礦和棕櫚油種植)讓牠們的數量不斷下跌。
現年18歲的丹尼爾說,他6歲的時候就聽說過英國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我馬上就受到啟發,自此我的愛好就是圍著野外生態、攝影和自然保育團團轉」。
本屆WPY唯一一張來自中國的入圍作品——《內線》(The insiders)
這是中國硬照與電影攝影師林青的作品,拍攝地點是印尼北蘇拉威西省附近的藍碧海峽(Lembeh Strait)。
林青生於北京,遊走深圳與多倫多兩地,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獲國際奧委會委任為官方電影攝影師。
這張照片的焦點不在魚兒,而是魚兒嘴巴中探頭張望的寄生蟲縮頭魚虱(tongue-eating louse)。
看了有感覺毛毛的嗎?
本屆WPY其他得獎作品
這張照片題為《沉思》(Contemplation),彼得·德萊尼(Peter Delaney)作品(愛爾蘭/南非雙重國籍),是「動物肖像」組別的得獎作品。照片主角是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內的一頭黑猩猩在躺下休息。
彼得來自愛爾蘭共和國威克洛郡(County Wicklow),但他在WPY的啟發下搬到非洲,發展攝影師事業。
賈斯汀·吉利根(Justin Gilligan;澳大利亞人)拍下了這張《螃蟹帶來的驚喜》(Crab surprise),並奪得「行為:無脊椎動物」組別冠軍。相中一隻章魚在塔斯曼尼亞(Tasmania)東岸對開的水星通道(Mercury Passage)面對著海牀上滿滿的甘氏巨螯蟹(giant spider crabs;蜘蛛蟹),正欲大快朵頤。
美國華裔攝影師 Tony Wu 把這張作品稱為《巨人的聚會》(The giant gathering),而這張照片成為了「行為:哺乳類」組別冠軍。Tony Wu 是拍攝抹香鯨的專家,他在斯里蘭卡東北岸深海見證了這場盛會,繼而拍下這張極其珍貴的目擊者照片。
這是「地球的環境」組別得獎作品《冰雪怪獸》(The ice monster)。本身也是海洋生物學家的法國人洛朗·巴列斯塔(Laurent Ballesta)在南極洲東部法屬迪蒙·迪維爾站(Dumont d'Urville Station)附近海底拍下了這張冰山底部的照片。
據賽會官網介紹,這張照片實際上是巴列斯塔利用廣角鏡,分三天拍下147張照片後拼貼而成。
這張「野生攝影記者:單幅」組別得獎作品題為《棕櫚油的倖存者》(Palm-oil survivors),作者是亞倫·「伯蒂」·傑寇斯基(Aaron "Bertie" Gekoski;英美雙重國籍)。作品的拍攝地點是婆羅洲(Borneo)上的馬來西亞沙巴州東部,這群「三代同堂」的婆羅洲像正走過一片剛被砍伐,凖備用來種植棕櫚樹的森林。
棕櫚油產業不斷蠶食動物生境,並將之碎塊化。伯蒂指出,野生動物遊蕩到棕櫚樹園內,時常遭射殺或毒殺。
這是意大利參賽者葉卡捷琳娜·貝(Ekaterina Bee)的作品——《海鷗的吸引力》(The grip of the gulls)。她在挪威北特倫德拉格(Nord-Trøndelag)看到這些海鷗時給牠們扔麵包,這就吸引了海鷗跟她的照相機玩耍。
這成為了葉卡捷琳娜奪得10歲以下組別冠軍的作品,而她今年才不過五歲半。
WPY是世界攝影界的頂尖競賽之一。1964年由一本雜誌創辦,而這本雜誌後來就成為了BBC旗下的出版物《BBC野生雜誌》。
時至今日,這項競賽已經發展到本屆獲得來自92個國家共4.8萬張作品參與。競賽目前已改由位於倫敦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的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主辦。
本屆比賽的得獎與入圍作品將從星期五(10月20日)起在博物館展出,而明年的競賽將從下星期一(30日)開始接受報名。
您可以關注喬納森·阿莫斯的推特(Twitter):@BBCAmos
圖片來源: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英國報聯社(Press Association)
喬納森·阿莫斯(Jonathan Amos) BBC科學事務記者
南非攝影師布倫特·斯特頓(Brent Stirton)拍下的這張照片,展現在赫盧赫盧韋—印姆弗魯茲保護區(Hluhluwe Imfolozi Game Reserve)內,一頭黑犀牛頹然逝世的情景。
捕獵者據信在黑夜用裝配了消音器的槍支射殺犀牛,繼而把犀牛角砍下。
斯特頓是在調查非法犀牛製品貿易期間拍下這張照片。
這位攝影師在調查過程中造訪了超過30起這樣的犯罪現場。他形容那是讓人沮喪的經歷。
「我第一個孩子2月就要出生了;我現在48歲了。我想我耽擱了這事情也太久了。因為作為攝影記者,許多工作讓我失去了信心,在某程度上失去對人性的信心。」
斯特頓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頒獎晚宴上領獎。他相信得獎作品中的這起屠殺是本地人所為,但受到了他人指使。
一般來說,獵人會把兩隻犀牛角賣個中介,中介繼而會把犀牛角偷運出南非,到中國或越南,而一般會途經莫桑比克。
在那些亞洲國家,犀牛角的市值比黃金或可卡因還要高。
在這貿易背後推波助瀾的是人們誤信犀牛角可以治療腎石以至於癌症——它的材質跟人的腳趾甲沒有兩樣。
斯特頓說:「我們真正進入了這樣一個時代,一切動物,一切野外空間,都能有個價錢。而那些定價的人不一定都(跟我們攝影師一樣)有相同的情緒。總得有人站出來捍衛動物和野外空間的權益。」
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評審團主席劉易斯·布萊克韋爾(Lewis Blackwell)說,犀牛遇害照片給評審團帶來了熾熱的震撼。
他對BBC說:「也許有些人覺得噁心,他們也許會給嚇怕,但它能吸引你,你會希望知道更多,知道照片背後的故事。你不能逃避它,它在對抗著你,要你知道這世界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青年組冠軍題目則是一頭年青西非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在享受麵包果(breadfruit)大餐的和諧情景。
攝影師丹尼爾·納爾遜(Daniël Nelson)來自荷蘭,他參加的是15至17歲競賽組別。
這頭猩猩年約9歲,住在剛果(布)的奧扎拉國家公園(Odzala National Park)。帶著這位荷蘭少年去看猩猩的嚮導員叫牠做卡索(Caco)。
西非低地大猩猩目前受到嚴重威脅,非法狩獵者獵食、疾病(尤其是埃博拉病毒)與失去生境(因採礦和棕櫚油種植)讓牠們的數量不斷下跌。
現年18歲的丹尼爾說,他6歲的時候就聽說過英國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我馬上就受到啟發,自此我的愛好就是圍著野外生態、攝影和自然保育團團轉」。
本屆WPY唯一一張來自中國的入圍作品——《內線》(The insiders)
這是中國硬照與電影攝影師林青的作品,拍攝地點是印尼北蘇拉威西省附近的藍碧海峽(Lembeh Strait)。
林青生於北京,遊走深圳與多倫多兩地,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獲國際奧委會委任為官方電影攝影師。
這張照片的焦點不在魚兒,而是魚兒嘴巴中探頭張望的寄生蟲縮頭魚虱(tongue-eating louse)。
看了有感覺毛毛的嗎?
本屆WPY其他得獎作品
這張照片題為《沉思》(Contemplation),彼得·德萊尼(Peter Delaney)作品(愛爾蘭/南非雙重國籍),是「動物肖像」組別的得獎作品。照片主角是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內的一頭黑猩猩在躺下休息。
彼得來自愛爾蘭共和國威克洛郡(County Wicklow),但他在WPY的啟發下搬到非洲,發展攝影師事業。
賈斯汀·吉利根(Justin Gilligan;澳大利亞人)拍下了這張《螃蟹帶來的驚喜》(Crab surprise),並奪得「行為:無脊椎動物」組別冠軍。相中一隻章魚在塔斯曼尼亞(Tasmania)東岸對開的水星通道(Mercury Passage)面對著海牀上滿滿的甘氏巨螯蟹(giant spider crabs;蜘蛛蟹),正欲大快朵頤。
美國華裔攝影師 Tony Wu 把這張作品稱為《巨人的聚會》(The giant gathering),而這張照片成為了「行為:哺乳類」組別冠軍。Tony Wu 是拍攝抹香鯨的專家,他在斯里蘭卡東北岸深海見證了這場盛會,繼而拍下這張極其珍貴的目擊者照片。
這是「地球的環境」組別得獎作品《冰雪怪獸》(The ice monster)。本身也是海洋生物學家的法國人洛朗·巴列斯塔(Laurent Ballesta)在南極洲東部法屬迪蒙·迪維爾站(Dumont d'Urville Station)附近海底拍下了這張冰山底部的照片。
據賽會官網介紹,這張照片實際上是巴列斯塔利用廣角鏡,分三天拍下147張照片後拼貼而成。
這張「野生攝影記者:單幅」組別得獎作品題為《棕櫚油的倖存者》(Palm-oil survivors),作者是亞倫·「伯蒂」·傑寇斯基(Aaron "Bertie" Gekoski;英美雙重國籍)。作品的拍攝地點是婆羅洲(Borneo)上的馬來西亞沙巴州東部,這群「三代同堂」的婆羅洲像正走過一片剛被砍伐,凖備用來種植棕櫚樹的森林。
棕櫚油產業不斷蠶食動物生境,並將之碎塊化。伯蒂指出,野生動物遊蕩到棕櫚樹園內,時常遭射殺或毒殺。
這是意大利參賽者葉卡捷琳娜·貝(Ekaterina Bee)的作品——《海鷗的吸引力》(The grip of the gulls)。她在挪威北特倫德拉格(Nord-Trøndelag)看到這些海鷗時給牠們扔麵包,這就吸引了海鷗跟她的照相機玩耍。
這成為了葉卡捷琳娜奪得10歲以下組別冠軍的作品,而她今年才不過五歲半。
WPY是世界攝影界的頂尖競賽之一。1964年由一本雜誌創辦,而這本雜誌後來就成為了BBC旗下的出版物《BBC野生雜誌》。
時至今日,這項競賽已經發展到本屆獲得來自92個國家共4.8萬張作品參與。競賽目前已改由位於倫敦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的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主辦。
本屆比賽的得獎與入圍作品將從星期五(10月20日)起在博物館展出,而明年的競賽將從下星期一(30日)開始接受報名。
您可以關注喬納森·阿莫斯的推特(Twitter):@BBCAmos
圖片來源: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英國報聯社(Press Association)
喬納森·阿莫斯(Jonathan Amos) BBC科學事務記者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