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化:我們真的渴望長生不老嗎?


1850年代,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現在則達到78歲。最近的醫學研究承諾可以進一步延長人類壽命,這無疑會勾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但這種新型藥物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又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我不能死》(Logan's Run)和《超世紀諜殺案》(Soylent Green)這樣的影片描述了一個嚴肅的場景:在人口過多的未來世界裏,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來控制過度擁擠的世界及其稀缺的資源。嚴格的人口控制並不僅僅存在於幻想之中——直到最近,中國還在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激增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有人或許認為,人類的壽命延長必然導致人口增長,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人口增長主要取決於出生率,而非死亡率。"在很短的時間內,死亡率的降低的確會促使人口增長。"南安普頓大學人口變化中心主任兼教授珍·弗爾金漢姆(Jane Falkingham)說,"但從長期來看,真正的動力來自出生率,而非死亡率。"

最近對老鼠進行的臨牀試驗表明,患有糖尿病的動物服用1957年首次引入臨牀研究的二甲雙胍後,壽命反而長於沒有服用這種藥物的正常動物。之前就有人認為,二甲雙胍不僅能治療II型糖尿病,還可以抵抗衰老。

然而,可能還有一些藥物治療方法不僅具備抗衰老的功效,甚至可以扭轉衰老本身產生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種類似於吸血鬼的方案的確有一些醫學根據,這種方案會把年輕捐獻者的鮮血輸到老年人體內。這種方法對人血充滿狂熱,但它的確有可能具備維持生命的特性。1615年,德國醫生安德里亞斯·利巴非烏斯(Andreas Libavius)率先提出這種方法,他當時考慮把老年人與年輕人的動脈血管相連。

利巴非烏斯相信這種方法能夠成功,而2005年的實驗結果表明,他的想法的確有一定的前景。老年老鼠獲得年輕老鼠的血液後的確變得更加健康,而年輕老鼠獲得老年老鼠的血液後身體狀況卻大幅惡化。然而,輸血仍然蘊含肺損傷和感染等風險,我們不應忽視這些因素。

然而,目前正在開發的一些治療方案並不存在這麼大的爭議,其實際效果也已經反覆在實驗室中得以驗證。

通過注射Foxo4-DRI來清除老鼠體內的衰老細胞——這些細胞不再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便可延長它們的壽命。這種化合物的原理在於,它可以干擾一項讓細胞停止分裂的正常流程。這些老鼠現在已經30個月了,大約相當於人類壽命的100歲,但依然很活躍,說明這種效果並不是暫時的。"如果你能瞄凖所謂的衰老壞細胞,也就是那些已經因為衰老而遭到了無可挽回的破壞,並因此被我們嫌棄的細胞,那就可以延年益壽。"伊拉斯慕斯大學醫學中心分子遺傳系的彼得·德·凱撒(Peter de Keizer)解釋道,"瞄凖這些細胞後,不僅能夠延緩衰老,甚至可以逆轉衰老——至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實現。"

與此同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Calico部門計劃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來理解控制壽命的生理機制,並借助這些知識設計各種干預措施,從而讓人類活得更長、更健康。

如果這些技術真的能大幅延長壽命,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當人類壽命延長後,其中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加重人口過多所產生的影響,這已經在21世紀越發引人關注。

2015年,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母親平均每人生育1.8個孩子。人類原本會生很多孩子,以防其中有人夭折。但隨著社會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健康水平逐步提升,這種生理必然性已經顯得有些多餘。另外,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也已經上升到30.3歲,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生育。"很多國家都降低到生育更替水平,或者已經接近這一水平。"牛津大學老年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理事薩拉·哈珀(Sarah Harper)說。

此外還要面臨道德問題:除非返老還童的治療方案對所有人開放,否則就有可能根據誰曾經接受過這樣的治療而形成兩極分化的社會。當今世界的不平等現狀已經十分嚴重。"內羅畢貧民窟裏出生的孩子與(倫敦)肯辛頓出生的孩子的生存機率差別很大。"弗爾金漢姆說。

倘若人人都能享受延長壽命的治療方案,我們也會因此面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後果。

全世界有記錄的活得最長的人是來自法國的珍妮·卡爾蒙特(Jeanne Calment),她去世時122歲(1875年到1997年)。由於此後的醫療條件持續改善,所以這項紀錄至今仍然未被打破著實令人意外。但從遺傳角度來看,我們一旦到達特定年齡似乎就很難繼續存活。"2016年的一篇論文認為,我們或許無法活過120歲。"德·凱撒說。

其他人則持有不同想法。SENS基金會教授奧布裏·德·格雷(Aubrey De Grey)相信,人類的壽命很快就會大幅延長到1,000歲。然而,弗爾金漢姆卻發現,"沒有多少人贊同他的觀點。"

很多老人身患癌症、心臟病、癡呆等疾病。當下的很多醫學研究都不是為了延長壽命,而是讓人們獲得更健康,延緩生病的時間。"調動所有資源來讓所有人獲得又長又健康的壽命要比那好得多。"哈珀說。

返老還童的治療方案或許可以解決老齡化產生的身體問題,但卻無法解決精神和神經系統問題,例如阿爾茲海默症和癡呆症。儘管如此,癡呆症的病例數量還是在降低。"有一種理論認為,如果我們持續讓身體保持活躍,身體機能衰老的速度就會放慢,所以有人認為,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活躍的思維,或許也能預防癡呆症。"哈珀說。

如果我們能夠活得更長、更健康,那麼在定義我們的生活時,實際年齡也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現在有的女性到40歲才第一次生育,還有的女性到了40歲已經當上祖母。儘管她們的年齡相同,但她們的生活卻幾乎沒有相同之處。

即使我們壽命延長,二、三十歲仍是人口稠密區間,我們仍會在這段時間生孩子、找工作。"即使壽命延長,我們仍然不會改變自己的生物時間。"弗爾金漢姆說,"女人生孩子的時間仍然是二、三十歲。"

返老還童治療方案的價格也很貴。即使Foxo4-DRI治療已經可以在人類身上應用,但10毫克的費用大約就需要1,000歐元。輸血呢?血源非常有限。只有4%的英國人獻過血,僅佔醫療和研究需求的1%。在這4%中,並非所有人都願意為返老還童獻血。

供給稀缺還可能催生可怕的黑市,導致年輕人被迫提供自己的血液,而未獲許可的交易商還有可能出售虛假血漿或不適合注射的血漿。如果你覺得這種說法有些危言聳聽,那何不思考一下,醫療行業何以成為有組織犯罪的一個利潤豐厚的領域。歐洲刑警組織最近在他們的《有組織嚴重犯罪威脅評估報告》(Serious and Organised Crime Threat Assessment)中寫道:"網上流通的假冒醫藥產品非常危險。"最近的一項行動查獲了價值4,500萬英鎊(5,850萬美元)的潛在危險藥品。

我們需要大幅加深對人類科學的理解才能全面避免衰老,但就算要研究出延緩衰老的可行手段似乎都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另外,還要對消除衰老所引發的道德、文化和社會學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有限的生命和獨特的生活節奏都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部分。"哈珀說,"調動所有資源讓所有人獲得又長又健康的壽命,遠遠好過讓一部分人活到遙遠的將來。"

(BBC)彼得·雷·阿里森 (Peter Ray Allison)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