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英國電視第四台(Channel 4)來郵,問我願否參加該台即將播放的紀錄片《英國神秘中國大軍》(Britain's Secret Chinese Army)的新聞發佈會 —— 1906年,有約14萬華人勞工(以下簡稱華工)赴歐洲大陸及英國援助一次世界大戰,此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將首次在屏幕公布。我很意外:一來和第四台從未打過交道;二來他們怎麼會為百年前的華工發聲?這不是中國官方媒體的活兒嗎?
新聞會現場設在倫敦唐人街裏的中國站(China Exchange),這裏常常大腕雲集,英國尤金妮公主、前首相梅傑、影視一線明星等都曾是這裏的座上客。主人鄧永鏘爵士剛剛辭世,生前曾相當重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去世前還一直頗為牽掛。
我邀請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新華社駐倫敦記者一起參加新聞會。除了該記錄片劇組人員,新聞現場來了好些一代或二代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裔,英國著名女演員及前名模Joanna Lumley亦在現場助陣。倫敦的華人社團很分散,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新移民自成一撥,香港的老移民又自成幫派,有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亦會混入。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平時活動基本無交集。"這片一定是這些華工後代弄出來的,可能香港華人亦有幫忙。能在英國國家級電視台播放也算是很有能量了!"我暗想。
我錯了。
現場的華裔的確在關注此段歷史,但與此片無關:有舞台表演形式,亦有小型口述歷史紀錄片,社會影響僅限於華人社區。此片創意源於Jazz Gowans,她是英國Transparent Television的CEO ,亦是該片的執行製片人。她在採訪中回憶說:當時英國《衛報》報道了關於中國勞工來英國援助的歷史,他們辛勤工作,做最累最髒的活兒,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挖地雷。可不知為何,這段歷史在英國不為人知。她和同事看了都興奮得不行,覺得發現了一個紀錄片的好素材。
現場播放了樣片。以一華工孫女的視線,追憶這段在英國沒有定位的歲月。該片導演Simon說:"這些華工也是英國的英雄,應該被人們記住。"
我頗有些訝異:英國媒體正在為華工討回曆史地位!我來英國13年了,一直看到的是英國華社自己加油鼓勁,爭取多介入英國政壇。雖然法律上各種族平等,但隱形歧視依然在。各家(種族)自掃門前雪是常態,現在英國主流媒體要給百年前的華人歷史撐腰,我有點不明白。
不過在Jazz看來這事自然不過,「義不容辭」一詞都太過。我問她:"從產生想法,到和第四台談此片,獲得經費及播出支持,完全順利嗎?"她說是。英國各電視台通常不自己養劇組,一般是給看中的選題撥經費,由市場上的專業媒體公司拍攝製作,如Jzaa所在的Transparent Television。
"為何沒有和BBC談?"
不曉得為何Jazz有些臉紅。她說:"BBC當然亦會喜歡此片。"英國紀錄片圈子也講關係,我估計她和第四台關係比較好。說白了,英國各大電視頻道紀錄片製作經費怎麼花,給哪個選題,都在那幾個commissioning editor手裏。BBC因為是由納稅人養著,不愁吃喝,製作經費龐大,靠廣告營生的第四台只能望其項背。
但不管台大台小,取捨價值是類似的。為弱勢群體發聲,挖掘埋藏已久的歷史,這就是該片被選中的兩條基本點。100年前的華工最後大多留在了英國或是歐洲,成了當地公民,可歸入英國社會歷史上的弱勢群體,被人遺忘了,所以有了拍攝價值;觀賞價值亦在,因為觀眾會有共鳴。這是整個英國社會的價值取向。
我想起不久前和左亞娜博士關於國家構建的對話。我們是布里斯托爾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友,她曾在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她認為:與許多亞洲國家不同,英國的國家構建通過公民教育來實現,而非以「屈辱與反抗」為關鍵詞的愛國主義教育。與此相反,英國通過優越感來增加凝聚力與國家認同。
是優越感,還是一種世界主義的責任感,還是兩者皆有?本文無意對此做辯論。可從《衛報》到Jazz,再到英國電視第四台,這分明是英國的普世價值觀,否則華工的歷史怎麼會登上大報,繼而上了主流電視?
持此普世價值觀的還有Joanna Lumley,這位英國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還是位非常活躍的社會活動家,常在電視和報紙上為弱勢群體吶喊或助威。我主動和她打招呼,她比我還熱情,直接稱呼我Darling。對此我毫不奇怪:在英國日久,發現英國越是有成就的社會人物,有可能待人越熱情,這大概是優越感的高級表現。她告訴我:"當我得知這些中國人的英勇事蹟,我覺得他們幫助一戰盟國贏得戰役,是英雄,他們理應被英國緬懷。"
我在英國13年,一直感覺介於國人與英國價值行為觀之間,有條隱形鴻溝。我們對世界有此種優越感/責任感嗎?或者我們仍然活在被西方國家欺負過,遲早要揚國威的低級階段?一個沒落中的小島國,其國民素質如此領先;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國民教育可否不再自卑?
《英國神秘中國大軍》將於11月12日晚7時在英國電視第四台播出。
(BBC)何越 BBC中文特約撰稿人
新聞會現場設在倫敦唐人街裏的中國站(China Exchange),這裏常常大腕雲集,英國尤金妮公主、前首相梅傑、影視一線明星等都曾是這裏的座上客。主人鄧永鏘爵士剛剛辭世,生前曾相當重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去世前還一直頗為牽掛。
我邀請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新華社駐倫敦記者一起參加新聞會。除了該記錄片劇組人員,新聞現場來了好些一代或二代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裔,英國著名女演員及前名模Joanna Lumley亦在現場助陣。倫敦的華人社團很分散,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新移民自成一撥,香港的老移民又自成幫派,有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亦會混入。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平時活動基本無交集。"這片一定是這些華工後代弄出來的,可能香港華人亦有幫忙。能在英國國家級電視台播放也算是很有能量了!"我暗想。
我錯了。
現場的華裔的確在關注此段歷史,但與此片無關:有舞台表演形式,亦有小型口述歷史紀錄片,社會影響僅限於華人社區。此片創意源於Jazz Gowans,她是英國Transparent Television的CEO ,亦是該片的執行製片人。她在採訪中回憶說:當時英國《衛報》報道了關於中國勞工來英國援助的歷史,他們辛勤工作,做最累最髒的活兒,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挖地雷。可不知為何,這段歷史在英國不為人知。她和同事看了都興奮得不行,覺得發現了一個紀錄片的好素材。
現場播放了樣片。以一華工孫女的視線,追憶這段在英國沒有定位的歲月。該片導演Simon說:"這些華工也是英國的英雄,應該被人們記住。"
我頗有些訝異:英國媒體正在為華工討回曆史地位!我來英國13年了,一直看到的是英國華社自己加油鼓勁,爭取多介入英國政壇。雖然法律上各種族平等,但隱形歧視依然在。各家(種族)自掃門前雪是常態,現在英國主流媒體要給百年前的華人歷史撐腰,我有點不明白。
不過在Jazz看來這事自然不過,「義不容辭」一詞都太過。我問她:"從產生想法,到和第四台談此片,獲得經費及播出支持,完全順利嗎?"她說是。英國各電視台通常不自己養劇組,一般是給看中的選題撥經費,由市場上的專業媒體公司拍攝製作,如Jzaa所在的Transparent Television。
"為何沒有和BBC談?"
不曉得為何Jazz有些臉紅。她說:"BBC當然亦會喜歡此片。"英國紀錄片圈子也講關係,我估計她和第四台關係比較好。說白了,英國各大電視頻道紀錄片製作經費怎麼花,給哪個選題,都在那幾個commissioning editor手裏。BBC因為是由納稅人養著,不愁吃喝,製作經費龐大,靠廣告營生的第四台只能望其項背。
但不管台大台小,取捨價值是類似的。為弱勢群體發聲,挖掘埋藏已久的歷史,這就是該片被選中的兩條基本點。100年前的華工最後大多留在了英國或是歐洲,成了當地公民,可歸入英國社會歷史上的弱勢群體,被人遺忘了,所以有了拍攝價值;觀賞價值亦在,因為觀眾會有共鳴。這是整個英國社會的價值取向。
我想起不久前和左亞娜博士關於國家構建的對話。我們是布里斯托爾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友,她曾在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她認為:與許多亞洲國家不同,英國的國家構建通過公民教育來實現,而非以「屈辱與反抗」為關鍵詞的愛國主義教育。與此相反,英國通過優越感來增加凝聚力與國家認同。
是優越感,還是一種世界主義的責任感,還是兩者皆有?本文無意對此做辯論。可從《衛報》到Jazz,再到英國電視第四台,這分明是英國的普世價值觀,否則華工的歷史怎麼會登上大報,繼而上了主流電視?
持此普世價值觀的還有Joanna Lumley,這位英國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還是位非常活躍的社會活動家,常在電視和報紙上為弱勢群體吶喊或助威。我主動和她打招呼,她比我還熱情,直接稱呼我Darling。對此我毫不奇怪:在英國日久,發現英國越是有成就的社會人物,有可能待人越熱情,這大概是優越感的高級表現。她告訴我:"當我得知這些中國人的英勇事蹟,我覺得他們幫助一戰盟國贏得戰役,是英雄,他們理應被英國緬懷。"
我在英國13年,一直感覺介於國人與英國價值行為觀之間,有條隱形鴻溝。我們對世界有此種優越感/責任感嗎?或者我們仍然活在被西方國家欺負過,遲早要揚國威的低級階段?一個沒落中的小島國,其國民素質如此領先;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國民教育可否不再自卑?
《英國神秘中國大軍》將於11月12日晚7時在英國電視第四台播出。
(BBC)何越 BBC中文特約撰稿人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