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傲慢偏見的戀愛 斷雁孤鴻的結局?

在英國脫歐面臨的困難佔據媒體頭條之際,BBC新聞部記者感悟從30年河西的咬牙切齒和錙銖必較,回顧30年河東的瘋狂追求和山盟海誓:當年英國"入歐"時的孽海情天。

1967年11月,全世界剛結束"盛夏之愛"(一場宣揚和平和愛、反戰的嬉皮士運動),但並非所有人都受到了團結共同精神的感染。

英國廣播公司為此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它舉辦了將全球各大陸連接起來的歷史上首場全球衛星電視實況演出節目,讓人們首次一睹我們互相連接的未來生活。

"甲殼蟲"(又譯披頭士, The Beatles)樂隊也參與到這個節目中,表演了"你需要的就是愛"單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樂隊解散各自分手後,他們就這首歌是否是專門為這個節目寫的各執一詞。

更有意思的是,因為在巴黎發生的事件,這個曲子以法國國歌《馬賽曲》開頭,估計是向國際主義表示敬意。

在法國首都,戴高樂總統正要宣佈他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申請做出決定。英國為加入歐洲共同市場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談判。

現在英國脫歐的消息整天充斥媒體頭條之際,可能難以想像,當年你要是隨便拿起一份報紙,都會看到英國極盡全力要求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新聞。

我查了很多資料,好像沒有人把它叫"入歐"。但事實就是那樣。

親歐派首相希思

在20世紀60年代初保守黨政府時期,英國人對(歐洲聯合)項目有一定程度的激情。他們的首席談判代表特德·希思(Ted Heath)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親歐的政治家。

1964年工黨執政,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出任首相。他沒有表現出同樣的熱情。但他也凖備,如果條件合適,可以(和歐共體)達成協議。

所以,他和他愛好美酒的外交大臣喬治·布朗(George Brown)馳騁於歐洲大陸各國,與當時有6個成員的歐洲共同市場的各國政府談判。

英國,不論在那個時候還是現在,都是歐洲(大陸)一個有問題的伙伴。

它有廣泛的國際經濟利益,這是大英帝國的遺產——英鎊仍然是一種國際儲備貨幣。

同時,還有著經久的、但也引起麻煩的和美國人的密切關係。這種看法對威爾遜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他一直在盡力避免英國涉入美國在越南戰爭泥潭。

但當時除了上述問題外,很明顯,(英國)遇到真正的麻煩是法國。英國在歷史上並非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麻煩。

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擁有的權威,是60年代其他當選的政治家們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當法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入侵的德國人打敗時,他在政治上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個沒有名氣的軍官。

但自從他抵達倫敦後,他把自己變成了法國國家的象徵,並迫使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然後是其他世界大國的領導人,接受他的這種身份。

1963年,戴高樂否決了英國提出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第一份草案。而且在隨後的4年裏,沒有任何事情讓他絲毫改變對英國的看法。

有很多英國人覺得,英國在二戰中為戴高樂將軍提供了避難、保護和重新武裝等方面的幫助,甚至在他還沒有當選為法國領導人時就認為自己是一位世界級領導人,因此他難以承受(英國人的)這一如山重恩。

戴高樂的相貌不凡:陰沉的臉色、鷹勾鼻子,讓人想到一隻受到冒犯的坐山雕。他個頭高高,但總讓人感覺他穿的便裝看上去似乎對他有點肥大。

50年前,他在愛麗舍宮發表的講話並沒有讓人感到意外。

他對一批受到邀請的聽眾說,英國對歐洲建設發展的看法總帶有一種深刻的敵意。如果今後要允許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話,英國需要經歷一場激進的變革。

反美思維

英國知道歐洲共同市場(除法國外)的其他成員國都很希望英國能夠加入,於是憤怒地對戴高樂的問題做出了書面回復。但這無濟於事。

直到戴高樂將軍下台,英國加入的申請才獲得通過。在英國正式加入之前,他已經去世。

人們今天也許會問,英國脫歐是否證明了戴高樂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英國那時候就不適合歐洲聯盟。

我向兩位重要的政治家提出有關問題,一位在英國,另一位在法國,問他們怎麼看戴高樂的決定。如果是在當時,他們會怎麼看,以及現在回顧這個問題又怎麼看。

埃迪特·克勒松(Edith Cresson)後來曾任法國的女總理。1967年的時候,她還是個年輕的管理諮詢顧問。

她並不支持英國脫歐,也不是戴高樂主義者,但是她承認,戴高樂擔心英國人加入歐洲共同市場後會實際上成為美國的代理人,這點不無道理。

她說:"在當時,這是戴高樂個人的決定。他有很多和英國人打交道的經驗。他總認為英國人會站在美國人的一邊……所以我認為,戴高樂不相信英國人會接受歐洲的遊戲方式。"

她說:"他們會正式加入(歐洲共同市場),但實際上他們總是會和美國人站在一起。"

我向資深的英國保守黨人士肯·克拉克(Ken Clarke)提出同樣的問題。克拉克也和希思首相一樣對歐盟 有著激情。他對戴高樂的決定感到很失望,並且做出一個有點尖銳的分析。

他說:"戴高樂強烈反美,並且具有相當的反盎格魯撒克遜情緒。"

克拉克說:"他有點把自己當作是個拿破侖式的人物,期待有個由法國來主導的、由法國和德國聯盟駕馭的歐洲共同體,這完全和世界發展潮流脫節。戴高樂是個偉人,但是他缺乏國際視野。那時候,我們加入歐盟是遲早的事,因為沒有人能拿出任何替代方案。"

當然,在那種情況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戴高樂堅定不移地反對"英國入歐",最後並沒有影響到大趨勢。5年以後,九轉丹成的希思終於談判獲得成功,讓英國加入了歐洲共同市場。

從許多方面來看,對1967年世界的擔憂似乎讓人覺得有點杞人憂天,就像對古羅馬的擔憂一樣遙遠:當時還有越戰、政府正式貶值英鎊、和康沃爾海岸巨大的原油洩漏事故。

今天對我們來說,那個時期的頭條新聞裏似曾相識,英國一直在為其在歐洲的地位進行漫長和艱難的談判。這種想法令人失望。

不知何故,雖然當今世界早已發生巨變,英國與歐洲關係中那種固有的問題依然如故。

(BBC)凱文·康納利 BBC新聞部記者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