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在就寢前,棄美投靠朝鮮的查爾斯‧詹金斯(Charles Jenkins),均會向朝鮮當局強迫他迎娶的妻子曾我瞳(Hitomi Soga)道晚安,並吻她三次。
「お休み(Oyasumi,日語「晚安」之意)。」他會用曾我瞳的母語向她說。曾我瞳則會對他說一句:「Goodnight(晚安)。」
「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不忘記我們原本的身份、我們的根。」詹金斯在回憶錄中寫道。
他們的愛情故事陰霾密布、聞所未聞,但也動人至深。
被困在以饑荒及勞改營聞名的隱秘國度,這一對男女是透過該國較少為人所知的危險,即俘虜配對,連結在一起的。
本周一(12月11日)以77歲之齡逝世的詹金斯,於1965年一月一個酷寒之夜潛入朝鮮。
當年24歲的他,剛被派到兩韓非軍事區的韓國美軍基地,很擔心會在兩韓邊境身中流彈而死,或被派去參與越戰戰死。
詹金斯知道投靠朝鮮風險極高,但相信自己能夠獲得俄羅斯大使館的庇護,以囚犯交換方式回歸美國。
「我並不了解,那個我打算短暫投靠的國家,其實是一個巨大、令人喪失心性的監獄。」詹金斯後來寫道。「任何人只要走了進去,就往往再也回不來。」
四個投朝者
朝鮮將他俘虜,他長達四十年的艱苦生涯由此展開。
詹金斯被關在一個簡陋的房間,與另外三名1962年起投誠的美軍一同起居,包括二等兵詹姆斯·德雷斯諾克(James "Joe" Dresnok),一個身高六呎五吋的大塊頭;二等兵萊利·艾布舒爾(Larry Abshier),據稱是第一個投靠朝鮮的美軍,以及下士傑瑞米·派裏殊(Jerry Parrish)。派裏殊投靠朝鮮時只有19歲,還說如果他終有一日能回到肯塔基州的家,他的岳父肯定會殺了他。
這四名前美軍被逼每日「學習」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成的教誨十個小時,並經常被毆打。他們滿懷絶望,也悶得發瘋,只能透過「盜取政府財物,或在山野間探險」來自娛。詹金斯後來在回憶錄《不情願的共產主義者》中記述了這一切。
1972年,這些俘虜終於獲分配獨立的寓所,並獲得朝鮮國籍,但仍然受到當局的持續監視、毆打及虐待。
他們在一間軍校教授英語(雖然最終詹金斯因為其北卡羅萊納州口音被炒掉),並被迫在長達20集的系列政治宣傳影片中飾演「邪惡的美國人」,但這使他們一時成為明星。
另一項命令則更聞所未聞:朝鮮當局強迫他們與另外四名女性外國俘虜結婚。
為什麼朝鮮政府這麼「關心」他們的私人生活呢?詹金斯說,背後的邏輯很清楚:平壤當時正在策劃一個間諜育成計劃,他們那些有著外國人相貌的孩子,將被訓練成為朝鮮送往外國的間諜。
這四名美軍是自行走入朝鮮的,但與他們結婚的女子則不然。多年以來,朝鮮僅承認當局有擄走日本人,但詹金斯則說,嫁給他們的四名女性全部來自不同國家,但全部都是被朝鮮強行擄走的。
「捨不得讓她離開」
成為詹金斯妻子的日本人曾我瞳,於1978年在家鄉、位於日本西岸的佐渡島被擄走,當時她只有19歲,是一名護士。被強行帶到朝鮮後,她成為一名日語教師,訓練朝鮮赴日間諜的言行舉止。
最後,曾我瞳的國籍,將為詹金斯的俘虜人生帶來轉機,這是他從未預料到的。
兩人於1980年結婚,當時詹金斯已孤身在寒冷的朝鮮生活了15年。他後來向美國CBS電視台披露:「這麼說吧,我一看到她,就捨不得讓她離開。」
這對夫婦之間沒有任何共通之處,唯一的共同語言,是對朝鮮的熱切仇恨——但最終,愛情在他們之間滋長。
在朝鮮一同生活的22年裏,詹金斯與曾我瞳找到了幸福,對遇見彼此心懷感激。他們誕下了兩名女兒:現年三十多歲的米卡(Mika)與比她小兩歲的布林達(Brinda)。
他們的人生在2002年出現轉捩點。時任最高領袖金正日,公開承認朝鮮曾於上世紀70及80年代,擄走13名日本人,其中8人已去世(日方對此表示質疑),但同意讓生還的5人回到日本,短期逗留10日。
這五人包括兩對夫婦,以及曾我瞳——但不包括曾我瞳的丈夫詹金斯。
日本社會以極大的同情心歡迎這五人歸國。他們自此再無踏入朝鮮一步。
仍在朝鮮的詹金斯與兩名女兒悵然若失。美國對逃兵的懲罰最嚴重的是終生監禁,詹金斯知道,如果他到日本與妻子團聚,美軍就可以將他拘捕。
但在曾我瞳返國兩年後,詹金斯無法再忍受。他與女兒們飛赴印尼與曾我瞳見面,該國與美國沒有引渡協議。
平壤只準許父女三人短暫出境,但在日本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的鼓勵下,詹金斯決定冒著被軍事法院判刑、終老獄中的風險,也要與曾我瞳團聚。
2004年9月11日,詹金斯離開醫院,乘小貨車到東京市外的座間基地。雖然只有64歲,但他的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他身穿灰色西裝,沒帶拐杖,向基地的美軍敬禮。
「長官,我是中士詹金斯,向你報到。」
詹金斯承認當逃兵及協助敵人(即在朝鮮教授英文)的罪行,被判刑30日,但因行為良好提前5日獲釋。
據指他向美軍供出了自己所知關於朝鮮的一切,以換取寛大對待。
詹金斯在獲釋後幾近崩潰,哭著表示:「我的人生作出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決定,但將我的女兒們帶出來,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直到身故的一日,他依然相信朝鮮企圖將他的女兒們訓練成間諜,她們上的高等語言學校是訓練的場所。
曾我瞳與丈夫及女兒,於2004年搬回她的家鄉佐渡島。詹金斯在一個景點公園找到工作,售賣仙貝及與遊人拍照。曾我瞳則在當地的護理院工作。詹金斯告誡女兒,被日本交通警截停的話千萬不要停車,因為他們可能是朝鮮間諜。
在平壤的俘虜生涯中,詹金斯失去了闌尾及一邊睪丸,失去了39年光陰,並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被強行洗掉他的美軍紋身。
他說是曾我瞳拯救了他。無疑,正是因為妻子,他才能以自由人的身份與世長辭。
其他投靠朝鮮的美軍的妻子是誰?
在朝鮮當局安排下,年輕的泰國女子潘祖(Anocha Panjoy)於1978年與萊利·艾布舒爾結婚。潘祖被擄走時,是澳門一間公眾浴室的職員。兩人沒有子女,艾布舒爾於40歲心臟病發逝世,令潘祖成為寡婦。據她的鄰居詹金斯說,潘祖之後被朝鮮當局帶走,強迫她再與一名德國人結婚,該德國人是朝鮮的一名間諜。
來自黎巴嫩的舒拉堤(Siham Shraiteh),與傑瑞米·派裏殊誕下三名兒子。詹金斯稱,她當年是在貝魯特一間秘書學校,與另外三名女子一同被擄走。 1979年,她們的父母與朝鮮當局談判要求釋放女兒,但舒拉堤發現自己當時己懷了孕。她回到朝鮮誕下兒子,之後再未離開朝鮮。
詹姆斯·德雷斯諾克原本有一名美國妻子,但其妻在他投靠朝鮮翌年(1963年)申請離婚。朝鮮當局為他安排了一名羅馬尼亞女子布姆貝兒(Doina Bumbea),兩人育有兩子。詹金斯稱,她被擄時是意大利一名藝術學生。她據報於1997年死於肺癌。之後,德雷斯諾克再與多哥外交官和朝鮮女子的女兒結婚,並生下第三子。
德雷斯諾克的三個兒子,以及他的第三任妻子,均在2006年英國一部關於德雷斯諾克的紀錄片《越過邊界線》中現身,舒拉堤亦然;但舒拉堤在紀錄片中堅稱,自己從未被擄走,一直自願留在朝鮮與兒子們一起。
舒拉堤作出上述表述時是否受到監控並不清楚,但在朝外國人批評金氏政權必然是危險的。
德雷斯諾克是外界所知、最後一名居於朝鮮的美軍,他於2016年底死於中風,享年74歲。 「我從未後悔來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他在《越過邊界線》中表示:「我不會拿這段經歷交換其他人生。」
四名投靠朝鮮的美軍中,詹金斯是唯一一個離開過朝鮮的人。
詹金斯65歲時,在北卡羅萊納州與91歲的母親團聚
(BBC)莉貝卡.西爾斯(Rebecca Seales) BBC記者
「お休み(Oyasumi,日語「晚安」之意)。」他會用曾我瞳的母語向她說。曾我瞳則會對他說一句:「Goodnight(晚安)。」
「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不忘記我們原本的身份、我們的根。」詹金斯在回憶錄中寫道。
他們的愛情故事陰霾密布、聞所未聞,但也動人至深。
被困在以饑荒及勞改營聞名的隱秘國度,這一對男女是透過該國較少為人所知的危險,即俘虜配對,連結在一起的。
本周一(12月11日)以77歲之齡逝世的詹金斯,於1965年一月一個酷寒之夜潛入朝鮮。
當年24歲的他,剛被派到兩韓非軍事區的韓國美軍基地,很擔心會在兩韓邊境身中流彈而死,或被派去參與越戰戰死。
詹金斯知道投靠朝鮮風險極高,但相信自己能夠獲得俄羅斯大使館的庇護,以囚犯交換方式回歸美國。
「我並不了解,那個我打算短暫投靠的國家,其實是一個巨大、令人喪失心性的監獄。」詹金斯後來寫道。「任何人只要走了進去,就往往再也回不來。」
四個投朝者
朝鮮將他俘虜,他長達四十年的艱苦生涯由此展開。
詹金斯被關在一個簡陋的房間,與另外三名1962年起投誠的美軍一同起居,包括二等兵詹姆斯·德雷斯諾克(James "Joe" Dresnok),一個身高六呎五吋的大塊頭;二等兵萊利·艾布舒爾(Larry Abshier),據稱是第一個投靠朝鮮的美軍,以及下士傑瑞米·派裏殊(Jerry Parrish)。派裏殊投靠朝鮮時只有19歲,還說如果他終有一日能回到肯塔基州的家,他的岳父肯定會殺了他。
這四名前美軍被逼每日「學習」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成的教誨十個小時,並經常被毆打。他們滿懷絶望,也悶得發瘋,只能透過「盜取政府財物,或在山野間探險」來自娛。詹金斯後來在回憶錄《不情願的共產主義者》中記述了這一切。
1972年,這些俘虜終於獲分配獨立的寓所,並獲得朝鮮國籍,但仍然受到當局的持續監視、毆打及虐待。
他們在一間軍校教授英語(雖然最終詹金斯因為其北卡羅萊納州口音被炒掉),並被迫在長達20集的系列政治宣傳影片中飾演「邪惡的美國人」,但這使他們一時成為明星。
另一項命令則更聞所未聞:朝鮮當局強迫他們與另外四名女性外國俘虜結婚。
為什麼朝鮮政府這麼「關心」他們的私人生活呢?詹金斯說,背後的邏輯很清楚:平壤當時正在策劃一個間諜育成計劃,他們那些有著外國人相貌的孩子,將被訓練成為朝鮮送往外國的間諜。
這四名美軍是自行走入朝鮮的,但與他們結婚的女子則不然。多年以來,朝鮮僅承認當局有擄走日本人,但詹金斯則說,嫁給他們的四名女性全部來自不同國家,但全部都是被朝鮮強行擄走的。
「捨不得讓她離開」
成為詹金斯妻子的日本人曾我瞳,於1978年在家鄉、位於日本西岸的佐渡島被擄走,當時她只有19歲,是一名護士。被強行帶到朝鮮後,她成為一名日語教師,訓練朝鮮赴日間諜的言行舉止。
最後,曾我瞳的國籍,將為詹金斯的俘虜人生帶來轉機,這是他從未預料到的。
兩人於1980年結婚,當時詹金斯已孤身在寒冷的朝鮮生活了15年。他後來向美國CBS電視台披露:「這麼說吧,我一看到她,就捨不得讓她離開。」
這對夫婦之間沒有任何共通之處,唯一的共同語言,是對朝鮮的熱切仇恨——但最終,愛情在他們之間滋長。
在朝鮮一同生活的22年裏,詹金斯與曾我瞳找到了幸福,對遇見彼此心懷感激。他們誕下了兩名女兒:現年三十多歲的米卡(Mika)與比她小兩歲的布林達(Brinda)。
他們的人生在2002年出現轉捩點。時任最高領袖金正日,公開承認朝鮮曾於上世紀70及80年代,擄走13名日本人,其中8人已去世(日方對此表示質疑),但同意讓生還的5人回到日本,短期逗留10日。
這五人包括兩對夫婦,以及曾我瞳——但不包括曾我瞳的丈夫詹金斯。
日本社會以極大的同情心歡迎這五人歸國。他們自此再無踏入朝鮮一步。
仍在朝鮮的詹金斯與兩名女兒悵然若失。美國對逃兵的懲罰最嚴重的是終生監禁,詹金斯知道,如果他到日本與妻子團聚,美軍就可以將他拘捕。
但在曾我瞳返國兩年後,詹金斯無法再忍受。他與女兒們飛赴印尼與曾我瞳見面,該國與美國沒有引渡協議。
平壤只準許父女三人短暫出境,但在日本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的鼓勵下,詹金斯決定冒著被軍事法院判刑、終老獄中的風險,也要與曾我瞳團聚。
2004年9月11日,詹金斯離開醫院,乘小貨車到東京市外的座間基地。雖然只有64歲,但他的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他身穿灰色西裝,沒帶拐杖,向基地的美軍敬禮。
「長官,我是中士詹金斯,向你報到。」
詹金斯承認當逃兵及協助敵人(即在朝鮮教授英文)的罪行,被判刑30日,但因行為良好提前5日獲釋。
據指他向美軍供出了自己所知關於朝鮮的一切,以換取寛大對待。
詹金斯在獲釋後幾近崩潰,哭著表示:「我的人生作出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決定,但將我的女兒們帶出來,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直到身故的一日,他依然相信朝鮮企圖將他的女兒們訓練成間諜,她們上的高等語言學校是訓練的場所。
曾我瞳與丈夫及女兒,於2004年搬回她的家鄉佐渡島。詹金斯在一個景點公園找到工作,售賣仙貝及與遊人拍照。曾我瞳則在當地的護理院工作。詹金斯告誡女兒,被日本交通警截停的話千萬不要停車,因為他們可能是朝鮮間諜。
在平壤的俘虜生涯中,詹金斯失去了闌尾及一邊睪丸,失去了39年光陰,並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被強行洗掉他的美軍紋身。
他說是曾我瞳拯救了他。無疑,正是因為妻子,他才能以自由人的身份與世長辭。
其他投靠朝鮮的美軍的妻子是誰?
在朝鮮當局安排下,年輕的泰國女子潘祖(Anocha Panjoy)於1978年與萊利·艾布舒爾結婚。潘祖被擄走時,是澳門一間公眾浴室的職員。兩人沒有子女,艾布舒爾於40歲心臟病發逝世,令潘祖成為寡婦。據她的鄰居詹金斯說,潘祖之後被朝鮮當局帶走,強迫她再與一名德國人結婚,該德國人是朝鮮的一名間諜。
來自黎巴嫩的舒拉堤(Siham Shraiteh),與傑瑞米·派裏殊誕下三名兒子。詹金斯稱,她當年是在貝魯特一間秘書學校,與另外三名女子一同被擄走。 1979年,她們的父母與朝鮮當局談判要求釋放女兒,但舒拉堤發現自己當時己懷了孕。她回到朝鮮誕下兒子,之後再未離開朝鮮。
詹姆斯·德雷斯諾克原本有一名美國妻子,但其妻在他投靠朝鮮翌年(1963年)申請離婚。朝鮮當局為他安排了一名羅馬尼亞女子布姆貝兒(Doina Bumbea),兩人育有兩子。詹金斯稱,她被擄時是意大利一名藝術學生。她據報於1997年死於肺癌。之後,德雷斯諾克再與多哥外交官和朝鮮女子的女兒結婚,並生下第三子。
德雷斯諾克的三個兒子,以及他的第三任妻子,均在2006年英國一部關於德雷斯諾克的紀錄片《越過邊界線》中現身,舒拉堤亦然;但舒拉堤在紀錄片中堅稱,自己從未被擄走,一直自願留在朝鮮與兒子們一起。
舒拉堤作出上述表述時是否受到監控並不清楚,但在朝外國人批評金氏政權必然是危險的。
德雷斯諾克是外界所知、最後一名居於朝鮮的美軍,他於2016年底死於中風,享年74歲。 「我從未後悔來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他在《越過邊界線》中表示:「我不會拿這段經歷交換其他人生。」
四名投靠朝鮮的美軍中,詹金斯是唯一一個離開過朝鮮的人。
詹金斯65歲時,在北卡羅萊納州與91歲的母親團聚
(BBC)莉貝卡.西爾斯(Rebecca Seales) BBC記者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