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倫敦梅菲爾區(Mayfair)一帶的亨利·普爾公司(Henry Poole & Co)店門,剛好處於薩維爾街(Savile Row)的核心地帶——這條街儼然成為了高檔男士西裝的代名詞。
該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回1806年。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裏,英國時尚風潮席捲全球,而英國人喜歡的這種略顯憂鬱的西裝也成為國際規範。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由於每套亨利·普爾公司西裝的價格極高(大約5,300美元左右),我們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定制西裝是專為精英凖備的奢侈品,但該公司總經理西蒙·康迪(Simon Cundey)卻不這麼認為。
"這是一種功能性服裝。紳士們穿著它仍然感覺放鬆而安心,而且很高興能穿上合身的西裝。"康迪提到西裝經久不衰的吸引力時說道,"很多人都是商務人士,沒有太多時間挨家商店去尋找合適的衣服。雖然價格較貴,但如果你把這筆錢分攤到10年(通常都能堅持這麼長時間),那就會成為價格中的一項合理因素。"
基本款的西裝從17世紀就已經出現,而當代款式的西裝是從20世紀初才開始出現的。款式基本保持不變,並且在全球各地精英人群中傳播開來,之後又被普通人接受,最終,連女性也開始穿著西裝的變體。
紐約時尚技術博物館館長瓦萊麗·斯蒂勒(Valerie Steele)認為,西裝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它詮釋了現代性。"她說:"我認為它看起來很現代,很有效率。有人或許會說,這是一種功能性服裝,我倒是認為,它詮釋了現代性、功能主義和身份等多重因素。"
對現代西裝的起源十分精通的時裝設計師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曾經為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和披頭士(Beatles)等樂隊,以及大衛·鮑伊(David Bowie)等歌手設計過服裝。
"我每天都穿西裝,周末也不例外。"他在位於科芬園(Covent Garden)的工作室裏接受採訪時說,那裏從1979年開張至今。他表示,當初只有商人或參加婚禮、葬禮或工作面試的人才穿西裝。但得益於史密斯和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以及其他男裝設計師的推動,傳統西裝開始改變。
"我們軟化了傳統西裝的版型,"他提到傳統設計時說道,"軟化了墊肩,讓西裝更加容易穿著,因為很多人都喜歡前面帶拉鏈的牛仔夾克,或者更加休閒的服裝。"他說,年輕人可能會到他店裏尋找條紋西裝這樣的面料,但他們不會用白條紋來貫穿,也許會搭配淡黃色條紋。
不過,雖然史密斯忙於幫助人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經典西裝仍然得以延續。位於布萊頓(Brighton)的英皇閣(Royal Pavilion)的時尚館長馬丁·佩爾(Martin Pel)將西裝稱之為"偉大的校平機,穿上它可以讓人們地位平等,直接洽談生意,不必考慮穿著者的背景、來歷或地位。"
瓦萊麗·斯蒂勒也認同這種看法:"有人認為,如果你穿一套西裝,衣服本身並不招人注意,你身上沒有什麼顯眼的東西,你只是穿著得體,我認為這很重要。"
斯蒂勒提到了時尚歷史學家安妮·霍蘭德(Anne Hollander)的研究成果,後者指出,"西裝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是它突然之間把身體理想化了。通過墊肩和調整後的比例,你可以複製好看的體型,還能遮住不太好看的身體。"
在戰爭期間,適應這種工人裝束還有另外一種作用。20世紀40年代,女性開始承擔男性的工作,她們也穿上了帶有陽剛之氣的西裝。馬丁·佩爾解釋道:"這很實用,相當於在說:'讓我們著手去幹需要乾的事情吧。'男人去打仗了,所以女人都穿上了西裝——她們不穿長褲,而是改成了裙子——所以由女性來處理業務。這是一種很實用的衣服,但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作用。"
制服
當然,從歷史上看,這種實用的模式和服裝的融合也被用於維護權力。中國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為了塑造一個新型國家而發起的殘酷嘗試。與其他獨裁統治者一樣,毛澤東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展開細緻審查;對人民能讀什麼書、看什麼東西、說什麼話,甚至穿什麼衣服,都加以限制。
他們穿的衣服叫"毛裝",又稱"中山裝",因第一代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而得名。這種衣服有三種顏色——工人穿藍色,黨員幹部穿灰色,軍人穿綠色。
那麼,在民主的現代西方社會中,西服仍然有一席之地嗎?
西蒙·康迪感覺,在商業場合,"如果你要投資什麼東西,或者與別人會面或探討某個項目,這會讓男士感覺更加安心……因為這標誌著一種尊重,表示你很重視某件事情。"
"我認為西裝不會消失。"馬丁·佩爾說,"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設計。無論是每天都穿,還是偶爾穿穿,我都不認為它會消失。"
正如保羅·史密斯所說:"無論你13歲還是100歲,無論你是搖滾明星還是學生,西裝都有一席之地。"
(BBC)薩拉·基廷 (Sarah Keating)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