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的中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從2016年秋起脫離運行軌道。歐洲航天局專家週一表示,預計該飛行器可能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之間返回地球大氣層。不過,其中無法燒毀的殘骸在墜落地面時造成危險的幾率很低。
據德新社援引專家報導,在2016年陷入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預計將在數周之內部分墜落回地球。週一,歐洲航天局(ESA)的航天技術專家克拉格(Holger Krag)在達姆施塔特表示:"我們預計應該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的某個時候,該飛行器將會進入大氣層。"
不過他強調,這一總重約8.5噸的飛行器在墜落時砸到地面設施或人員的幾率非常非常小,德國或奧地利受到影響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完全排除。
克拉格表示,"從北緯43度到南緯43度之間所有經度的地區",都有可能是飛行器碎片墜落的地方。理論上講,所有的大洲--除了南極洲之外--和所有的大洋都有可能"被砸中"。"在這個范圍內,任何地區遭遇碎片墜落的幾率都是均等的。"這位專家強調,由於該地域內有著大片的水域和沙漠,所以"天宮一號"在墜落後是否真的"有跡可尋"還很難說。
"況且它也不是一整塊從天上掉下來砸在一個地方,而是分散墜落在大約方圓1000到1200公裡的區域內",克拉格強調。
到底是不是失控?
中國官方媒體本月初對所謂"外媒炒作"關於"天宮一號"失控、"可能撞向地球"、"造成安全威脅"的消息予以了反駁。據《科技日報》援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指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該報還指出,關於天宮一號失控的說法"毫無依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至今"仍定期發布其軌道狀態"。
據悉,對於退役的近地軌道大型航天器,國際通行的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那裡被稱為"航天器墳場"。
去年10月,美國之音曾援引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稱,導致天宮一號失控的原因是中國方面的一個失誤。
歐洲航天局的克拉格指出,天宮一號墜落地球的確切時間無法預測,因為該目標飛行器一天之內會圍繞地球飛行16圈。8.5噸重的天宮一號在進入大氣層之前預計大部分會燒毀,可能還會剩下大約1.5到3.5噸的殘骸,"它不會是一整塊,而是碎成很多塊"。據這位專家介紹,每年平均都會有總重70到80噸的航天廢棄物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墜落到地球上,其中每三四年就會有一次像天宮一號這樣比較大塊頭的退役飛行器殘骸墜毀。
中國的太空雄心
2011年9月,中國將天宮一號發射進入太空,該目標飛行器在服役期間與"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完成了六次對接。2016年,天宮二號也開始在太空中服役,可供兩名航天員在其中工作,可工作的持續時間也比天宮一號更長。天宮二號的續航能力也更強。
天宮系列目標飛行器主要是服務於中國建立空間站的準備工作。北京計劃在2022年建成自己的太空空間站。如果現有的國際空間站(ISS)按照預期時間在2024年退役,那麼中國將會是唯一一個在太空設有長期性空間站的國家。不過中國的空間站總重僅60噸左右,規模遠小於現有的國際空間站(240噸)。
德國之聲中文網 雨涵/安靜(德新社)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