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我的婚禮日,早晨一睜眼看到的是灰暗的天空和瓢潑大雨。婚禮在柏林北部的一個鄉村花園裏舉行,來賓們紛紛向我們表示祝福。
其中祝福語說的最多的是"多雨多福氣"。當然,我知道這不過是對我這個不走運的新娘的安慰而已。而我的公公則一邊搖頭一邊嘟噥著說," 豬天氣!豬天氣!"
那些關心我們為婚禮投資多少的人也許會談論我是如何花掉這筆"豬錢"(也就是很多錢)。而那些想逗我打起精神來的人會說,"每件事都有一個結尾,只有香腸有兩個。"
到德國訪問的外國遊客常常拿德國人癡迷與香腸有關的一切來打趣,而德國人毫不介意。事實上,他們的語言中與香腸有關的詞匯和成語比比皆是。
住在波恩(Bonn)的學者和食品作家伊利娜·杜米特雷斯庫(Irina Dumitrescu)在她2013年的一篇有關香腸的文章中說,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德語中都有跟香腸有關的話來形容。
"例如表示對一件事情或事物不感興趣,德國人會說'對我來說那就跟香腸一樣',意思是直截了當,兩頭看上去一樣,味道也一樣。而'那是有關香腸的'則顯示急迫感,事情到了緊要關頭。而如果說一個人甚至偷不了盤子上的一根香腸,意味著這個人儘管努力了,但結果平平。"
德國人常常喜歡用"豬"來加強語氣,就像"豬天氣",或者說某人運氣真好,他們會說"他有一頭豬"。我婚禮那天真需要有點"豬運氣"!
德國食品和農業部(National Ministry of Food and Agriculture)的統計數字顯示,德國人最喜歡吃的肉類就是豬肉,每個德國公民每年消費的豬肉達52.1公斤(獨立報告顯示,英國消費家禽肉類上升,而豬肉和牛肉消費下降)。顯然,豬肉香腸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濃郁的肉汁浸染入德國人的日常會話中。但這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及其原因卻仍然是個謎。
"德國肉店老闆的形像總是一個胖家伙,手裏舉著兩根香腸……一個比較粗糙和可笑的形像。"亨德里克·哈斯(Hendrik Haase)說,他專注於地方高質量肉類問題,寫了一本有關肉類的專著,題為《精雕細琢的肉》(Crafted Meat)。
利用幽默來對付比較棘手的難題並不是德國獨有現象,但許多德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這種態度對待,他們對豬肉的喜好也是如此。
"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其他人為了我們而宰殺動物,"哈斯接著說,"也就是說,一些動物必須死去,這樣我們才能吃到香腸。"
另一個理論是,過去在德國,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頭豬曾經象徵著你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我祖母一年養兩頭豬,她會做很多香腸,因為你想儲存盡可能多的肉。"哈斯說。
厄爾蘇拉·黑澤爾曼(Ursula Heinzelmann)是一位食品學者,她寫了一本有關德國食品歷史的書,書中解釋了農民和遊牧群體的不同之處:"如果人們開始養豬,意味著他們已經安定下來,他們不再是遊牧民族了。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歐洲和北非或中東的區別。"
吃香腸還有助於在人與人之間建立友情。看看德國總是熱熱鬧鬧的啤酒廳,菜單上絶少不了香腸。直到今天,對德國人來說食物更多意味著儀式和聚會,味道倒在其次。
儉樸的德國人對於食物也格外重視價格,而物美價廉結合最好的食物,也就是最值的食物,莫過於簡簡單單的香腸了。"我們很久以前就發現了,儲存肉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那些碎肉做成香腸,包括那些內臟,都塞進腸衣裏。"黑澤爾曼說。這種方法一點都不花哨,也不精緻,但卻體現了德國人的精神——不浪費一丁點他們珍貴的豬。
一位叫尼爾·麥克格雷戈(Neil MacGregor)的作家寫了一本書,題為《德國:一個國家的記憶》(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其中寫到德國各地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香腸,"就像啤酒一樣,香腸也區分著德國不同城市和地區。每個地區的香腸都有它們獨特的食材和獨特的傳統作法……畫一幅德國香腸地圖,將呈現出一個極為複雜、難以理清的畫面。"
肯定不會僅僅是巧合吧,一些傳統肉製品的名字一直延續下來,例如維也納香腸(Wieners)、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s),以及更大眾化的漢堡包(Hamburger),它們根本就是說德語的城市名字。那些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吃著以自己家鄉城市命名的香腸的人,一定由衷地感覺自豪。
對我們來說,在婚禮上我們沒有提供給嘉賓們香腸,但擺上了更好的東西,我認為非常日耳曼的東西,它給那個陰雨天的婚禮帶來一抹近乎中世紀的色彩:烤野豬。
說到底我們或許還是有點"豬運氣":結婚到現在七年了,沒有人還記得當天的"豬天氣",但是每個人都對那天的食物津津樂道。
(BBC)朱麗亞·派恩斯 (Giulia Pines)
其中祝福語說的最多的是"多雨多福氣"。當然,我知道這不過是對我這個不走運的新娘的安慰而已。而我的公公則一邊搖頭一邊嘟噥著說," 豬天氣!豬天氣!"
那些關心我們為婚禮投資多少的人也許會談論我是如何花掉這筆"豬錢"(也就是很多錢)。而那些想逗我打起精神來的人會說,"每件事都有一個結尾,只有香腸有兩個。"
到德國訪問的外國遊客常常拿德國人癡迷與香腸有關的一切來打趣,而德國人毫不介意。事實上,他們的語言中與香腸有關的詞匯和成語比比皆是。
住在波恩(Bonn)的學者和食品作家伊利娜·杜米特雷斯庫(Irina Dumitrescu)在她2013年的一篇有關香腸的文章中說,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德語中都有跟香腸有關的話來形容。
"例如表示對一件事情或事物不感興趣,德國人會說'對我來說那就跟香腸一樣',意思是直截了當,兩頭看上去一樣,味道也一樣。而'那是有關香腸的'則顯示急迫感,事情到了緊要關頭。而如果說一個人甚至偷不了盤子上的一根香腸,意味著這個人儘管努力了,但結果平平。"
德國人常常喜歡用"豬"來加強語氣,就像"豬天氣",或者說某人運氣真好,他們會說"他有一頭豬"。我婚禮那天真需要有點"豬運氣"!
德國食品和農業部(National Ministry of Food and Agriculture)的統計數字顯示,德國人最喜歡吃的肉類就是豬肉,每個德國公民每年消費的豬肉達52.1公斤(獨立報告顯示,英國消費家禽肉類上升,而豬肉和牛肉消費下降)。顯然,豬肉香腸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濃郁的肉汁浸染入德國人的日常會話中。但這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及其原因卻仍然是個謎。
"德國肉店老闆的形像總是一個胖家伙,手裏舉著兩根香腸……一個比較粗糙和可笑的形像。"亨德里克·哈斯(Hendrik Haase)說,他專注於地方高質量肉類問題,寫了一本有關肉類的專著,題為《精雕細琢的肉》(Crafted Meat)。
利用幽默來對付比較棘手的難題並不是德國獨有現象,但許多德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這種態度對待,他們對豬肉的喜好也是如此。
"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其他人為了我們而宰殺動物,"哈斯接著說,"也就是說,一些動物必須死去,這樣我們才能吃到香腸。"
另一個理論是,過去在德國,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頭豬曾經象徵著你有一定的財富和地位。"我祖母一年養兩頭豬,她會做很多香腸,因為你想儲存盡可能多的肉。"哈斯說。
厄爾蘇拉·黑澤爾曼(Ursula Heinzelmann)是一位食品學者,她寫了一本有關德國食品歷史的書,書中解釋了農民和遊牧群體的不同之處:"如果人們開始養豬,意味著他們已經安定下來,他們不再是遊牧民族了。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歐洲和北非或中東的區別。"
吃香腸還有助於在人與人之間建立友情。看看德國總是熱熱鬧鬧的啤酒廳,菜單上絶少不了香腸。直到今天,對德國人來說食物更多意味著儀式和聚會,味道倒在其次。
儉樸的德國人對於食物也格外重視價格,而物美價廉結合最好的食物,也就是最值的食物,莫過於簡簡單單的香腸了。"我們很久以前就發現了,儲存肉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那些碎肉做成香腸,包括那些內臟,都塞進腸衣裏。"黑澤爾曼說。這種方法一點都不花哨,也不精緻,但卻體現了德國人的精神——不浪費一丁點他們珍貴的豬。
一位叫尼爾·麥克格雷戈(Neil MacGregor)的作家寫了一本書,題為《德國:一個國家的記憶》(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其中寫到德國各地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香腸,"就像啤酒一樣,香腸也區分著德國不同城市和地區。每個地區的香腸都有它們獨特的食材和獨特的傳統作法……畫一幅德國香腸地圖,將呈現出一個極為複雜、難以理清的畫面。"
肯定不會僅僅是巧合吧,一些傳統肉製品的名字一直延續下來,例如維也納香腸(Wieners)、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s),以及更大眾化的漢堡包(Hamburger),它們根本就是說德語的城市名字。那些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吃著以自己家鄉城市命名的香腸的人,一定由衷地感覺自豪。
對我們來說,在婚禮上我們沒有提供給嘉賓們香腸,但擺上了更好的東西,我認為非常日耳曼的東西,它給那個陰雨天的婚禮帶來一抹近乎中世紀的色彩:烤野豬。
說到底我們或許還是有點"豬運氣":結婚到現在七年了,沒有人還記得當天的"豬天氣",但是每個人都對那天的食物津津樂道。
(BBC)朱麗亞·派恩斯 (Giulia Pines)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