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研究證21抗抑鬱藥有療效 專家盼息爭議 助病人及早治療

抗抑鬱藥是否有效,經常惹來質疑,令病人對是否服藥治療感疑惑。一項跨國大型研究證實,21種常用抗抑鬱藥均具實質療效,對改善成年抑鬱症患者的病情較安慰劑高逾兩倍。專家盼新研究可助平息長久以來對抗抑鬱藥物效用的爭議,助病人獲得適當治療。

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抑鬱症,但獲有效治療者比例不高,富裕國家約每6名病人有1人獲治療,發展中國家僅每27名病人有1人獲治療,比例遠低於癌症等疾病。有分析認為或與精神病涉及的污名有關,令人對治療卻步(見另稿)。

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奇普里亞尼(Andrea Cipriani)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療數據分析專家約亞尼迪斯(John Ioannidis)等專家,獲英國國家研究所牛津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及日本文部科學省學術振興會資助,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盼就醫學界以處方抗抑鬱藥物作為常用抑鬱症療法提供參照理據。專家對522項藥物試驗的公開及非公開數據展開綜合分析,確認其對重度抑鬱症成年病人的療效,數據涵蓋21種常見抗抑鬱藥,涉及近12萬名病人。

涵12萬患者 包括藥廠未公開數據

專家以病人服藥前後的抑鬱症徵狀計量評分變化、病人因副作用中途停藥比例等作為藥效指標,發現儘管各種抗抑鬱藥的效用與副作用有不同,亦因病人性別或個別病情而有差異,但整體均能有助減輕徵狀,效用比安慰劑好三分之一至超過兩倍。其中1950年代面世的amitriptyline減輕抑鬱徵狀最有效,最常用的抗抑鬱藥氟西汀(fluoxetine,商品名Prozac)療效較弱,但病人對其副作用的耐受性較高。

不反映服藥屬首要療法

奇普里亞尼稱,抗抑鬱藥在全球普遍使用,但外界對其效用及副作用仍有爭議,甚至質疑療效只屬安慰劑效應帶來的心理作用。今次研究提供了現有最有力的證據,盼向病人保證藥物是有效的治療工具。不過他亦強調,研究並不反映必須採用抗抑鬱藥作為第一線療法,藥物治療應與心理治療並行,同時現今約有三分之一抑鬱症病人對藥物無反應,反映治療用藥仍需改進。研究報告刊於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

醫學界對研究結果表示歡迎。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教授帕里安特(Carmine Pariante)認為,今次研究顯示抗抑鬱藥對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改善情緒有幫助,更重要的是研究分析了藥廠未有公開的研究數據,說明藥效研究的結果並未受藥廠資金影響,相信研究「終可令抗抑鬱藥的爭議平息」。倫敦大學學院精神流行病學教授劉易斯(Glyn Lewis)稱,抗抑鬱藥常惹劣評,今次研究有力說明藥物對治療抑鬱症病人擔當重要角色。

(路透社/BBC/衛報)

香港 明報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