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旅行時,我來到一所修道院以前用來飼養騾子的騾廐裏,學習如何製作「Maultaschen」(碎肉菠菜製成的德國餛飩)。我的雙手沾滿了碎肉奶酪餡。我想像著幾個世紀前西多會(Cistercian)修士站在同一塊土地上做大餛飩。然而,我隨後了解到,關於大餛飩的起源,有好幾個版本。
莫爾布龍修道院(Maulbronn Monastery)之地有頗多傳說。據歷史記載,它的名字是Mulenbrunnen,字面上指這裏靠近水源地(德語Brunnen),水用來推動磨坊(中古高地德語Mulin)。它也被寫作"Mulibrunnen",隱含騾子(德語Maultier,暱稱Muli)的意思。據傳說,修士們帶著一頭騾子出門,為修道院重新選址,當騾子停下來喝水時,他們將其解讀為上帝示喻他們應該停下來就地建造修道院。另一個版本是騾子刨了刨地,他們在那裏找到了水。不論真相如何,在該鎮的徽章上,有騾子在噴泉裏飲水的紋樣,該紋樣也出現在修道院噴泉室內三碗噴泉上方的赭紅色繪畫中。
修道院始建於1147年,是阿爾卑斯山北部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修道院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遊客可以花上兩個小時學習如何製作碎肉菠菜大餛飩並獲得證書,主要是學習如何搟一片大大的面皮,填上用碎肉、熏肉(通常是豬肉做的)、菠菜、麵包屑、藥草和調料做成的餡,這是最為傳統的餡料。超級大的德國餛飩每個要12厘長寬,但是我們做的是迷你餛飩,用斯瓦比亞(Swabia)方言來講就是Maultäschle。地道的大餛飩必須要在斯瓦比亞做,這一歷史地區今天被劃歸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州施瓦本行政區。2009年,歐盟將碎肉菠菜大餛飩認定為區域特產。
這道有著數百年歷史的麵食通常在大齋節(Lent)期間食用,並且和大齋期最後的一個星期五,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緊密聯繫,在暖暖的肉湯裏煮熟,再放一點香蔥。天主教徒和其他一些基督教徒,提倡在大齋節期間,尤其是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不食肉,面皮是為了遮掩"罪惡的"肉餡。
關於德國餛飩的起源,主要有三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這種帶餡麵食是在模仿意大利方餃子(Italian ravioli),由基督教運動成員瓦勒度教派從阿爾匹斯山的另一面引入此地。第二個傳說是碎肉菠菜大餛飩是德國公爵夫人瑪格麗特·莫斯荅施(Margaret Maultasch)的旅行美食紀念品,這位高貴的夫人從奧地利一側的阿爾匹斯山提洛爾(Tyrol)地區帶回了這道食譜:她被叫做Maultasch,意思是"口袋",因為她的下巴變形厲害,很像一個口袋。
第三個傳說是這道菜起源於17世紀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期間,由莫爾布龍修道院的一名聰明的西多會修士創造。修士們被禁止食肉,因此,他們把肉包到面皮裏,意圖借此蒙蔽上帝的眼睛。意譯的話,就是"口袋",在斯瓦比亞方言中這道菜的暱稱是「Herrgottsbescheißerle」,意思是"欺騙上帝的小東西"。
西多會是羅馬天主教派中側重冥想的一支,教規森嚴並嚴格執行關於祈禱和工作的教規。雜役修士和牧師修士分工不同,住所也不同;雜役修士負責體力勞動和做飯,不允許進入任何分派給牧師修士的房間中。牧師修士受過教育,來自貴族家庭,大部分時間用來祈禱,甚至在安靜的進餐期間也要聆聽祈禱。
一名牧師的每日飲食配給是半斤全麥麵包加少量的魚肉、蔬菜、谷物和水果。"他們也吃河貍和青蛙,"芭芭拉·吉廷傑(Barbara Gittinger)說,她是我們修道院之旅的導遊。西多會(病人除外)禁止食用任何四腳動物,因為食肉對他們所奉行的貧窮價值觀來說過於奢侈,且不食肉被視為對上帝的供奉,但很明顯,蹼足動物是個例外。雜役修士單獨進食,每日配給分量大一些,因為他們的角色決定他們要從事體力勞動從而消耗較大。
參觀完修道院之後,我們來到廚房,它就建在修道院原來的騾子廐之上。德國餛飩的配料已經被放在桌子上了:面皮、歐芹、韭菜、麵包屑、火腿、碾碎的奶酪、鹽和胡椒粉,還有雞蛋,用於把面皮粘起來。
我們分組製作餡料。"現在我們是雜役修士,因為我們正在幹體力活並做飯,"吉廷傑開玩笑說。
從已量好尺寸的面皮上,參與者們用尺子來測量長方形,面皮要折疊成七厘米寬的小方片。"你說的是七厘米,多了一厘米,"一名一絲不茍的參與者向項目負責人兼修道院管理層領導彼得·布勞恩(Peter Braun)指出。布勞恩大笑,向他保證多一厘米也沒事。我們把奶酪和火腿調成的餡放在面皮上,折疊起來,然後沿著四條邊捏褶,把餡包起來。
布勞恩的妻子安格莉卡(Angelika)把我們包的餛飩下到雞湯裏煮熟。布勞恩和安格莉卡於1993年結婚,同年,修道院被認定為世界遺產所在地。安格莉卡出生在現在的信息中心,當她還是一名孩童時,她經常在修道院裏騎自行車,或者拉著敲鐘繩在唱詩班的座位中間蕩來蕩去。
16世紀波瀾起伏的宗教和政治改革帶給莫爾布龍修道院一段動蕩不安的歲月。1504年,該中世紀修道院被符騰堡的烏爾裏希(Ulrich)公爵佔據,公爵後來皈依了路德教。西多會曾兩次重新入主該修道院,但都為時短暫。從1536年起,該修道院不再隸屬於天主教會,修士們被迫離開,莫爾布龍變成了新教屬地,吉廷傑解釋說。
時至今日,該建築群依然是當地生活的中心,日複一日,季節性農貿市場、音樂會和其他重大活動在此舉行。居住其中的不再是修士,而是100名新教中學生,該校學術要求嚴苛。幾個世紀以來,不乏成就卓著的學生,例如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就曾走過這些大門。在特殊的場合,學生們也能吃上碎肉菠菜大餛飩。吉廷傑說學生們很喜歡這道菜。
德國餛飩有好多種烹飪方法,包括用雞湯煮或者用黃油煎。安格莉卡解釋說當今的德國餛飩通常都是用非傳統的食材做餡,例如鮭魚、鹿肉,甚至血腸和德國酸菜也可入餡,她最愛吃後一種。
"在我家,彼得負責下廚,但我做的飯菜最好吃,"她說。
關於碎肉菠菜大餛飩的起源,安格莉卡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更加詳細的版本。莫爾布龍修道院附近的小鎮上,因為他們的父親養活不了他們,兩個貧窮的男孩來到莫爾布龍修道院。他們成為了雜役修士,完全融入到了修道院的生活。其中一個男孩在廚房工作,別人送給他一大塊肉。因為這裏禁止食肉,他不得不把這塊肉藏起來,所以他把它藏在桶裏,用鹽醃了起來。幾個星期後,他發現再不吃掉這塊肉,這塊肉就腐壞了。耶穌受難日當天,他把肉剁碎了,加上藥草,包在面皮裏,端給修士們吃。
"或許他們不知道吃的是什麼,或者他們不想知道,因為它太好吃了," 吉廷傑說。"這也是他如何瞞過上帝,和它得名'欺騙上帝的小東西'的原因"。
進餐期間,布勞恩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並給我們發證書,官方認定我們會做碎肉菠菜大餛飩。安格莉卡為我們端來了更多的餛飩,佐餐小菜是斯瓦比亞土豆沙拉,蘸料是醋和油,而不是在德國其他地區極為流行的蛋黃醬。
作為無飲食分量限制的一日"雜役修士",我開心地多吃了一碗。
(BBC)克莉絲汀·武科維奇 (Kristin Vuković)
莫爾布龍修道院(Maulbronn Monastery)之地有頗多傳說。據歷史記載,它的名字是Mulenbrunnen,字面上指這裏靠近水源地(德語Brunnen),水用來推動磨坊(中古高地德語Mulin)。它也被寫作"Mulibrunnen",隱含騾子(德語Maultier,暱稱Muli)的意思。據傳說,修士們帶著一頭騾子出門,為修道院重新選址,當騾子停下來喝水時,他們將其解讀為上帝示喻他們應該停下來就地建造修道院。另一個版本是騾子刨了刨地,他們在那裏找到了水。不論真相如何,在該鎮的徽章上,有騾子在噴泉裏飲水的紋樣,該紋樣也出現在修道院噴泉室內三碗噴泉上方的赭紅色繪畫中。
修道院始建於1147年,是阿爾卑斯山北部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修道院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遊客可以花上兩個小時學習如何製作碎肉菠菜大餛飩並獲得證書,主要是學習如何搟一片大大的面皮,填上用碎肉、熏肉(通常是豬肉做的)、菠菜、麵包屑、藥草和調料做成的餡,這是最為傳統的餡料。超級大的德國餛飩每個要12厘長寬,但是我們做的是迷你餛飩,用斯瓦比亞(Swabia)方言來講就是Maultäschle。地道的大餛飩必須要在斯瓦比亞做,這一歷史地區今天被劃歸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州施瓦本行政區。2009年,歐盟將碎肉菠菜大餛飩認定為區域特產。
這道有著數百年歷史的麵食通常在大齋節(Lent)期間食用,並且和大齋期最後的一個星期五,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緊密聯繫,在暖暖的肉湯裏煮熟,再放一點香蔥。天主教徒和其他一些基督教徒,提倡在大齋節期間,尤其是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不食肉,面皮是為了遮掩"罪惡的"肉餡。
關於德國餛飩的起源,主要有三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這種帶餡麵食是在模仿意大利方餃子(Italian ravioli),由基督教運動成員瓦勒度教派從阿爾匹斯山的另一面引入此地。第二個傳說是碎肉菠菜大餛飩是德國公爵夫人瑪格麗特·莫斯荅施(Margaret Maultasch)的旅行美食紀念品,這位高貴的夫人從奧地利一側的阿爾匹斯山提洛爾(Tyrol)地區帶回了這道食譜:她被叫做Maultasch,意思是"口袋",因為她的下巴變形厲害,很像一個口袋。
第三個傳說是這道菜起源於17世紀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期間,由莫爾布龍修道院的一名聰明的西多會修士創造。修士們被禁止食肉,因此,他們把肉包到面皮裏,意圖借此蒙蔽上帝的眼睛。意譯的話,就是"口袋",在斯瓦比亞方言中這道菜的暱稱是「Herrgottsbescheißerle」,意思是"欺騙上帝的小東西"。
西多會是羅馬天主教派中側重冥想的一支,教規森嚴並嚴格執行關於祈禱和工作的教規。雜役修士和牧師修士分工不同,住所也不同;雜役修士負責體力勞動和做飯,不允許進入任何分派給牧師修士的房間中。牧師修士受過教育,來自貴族家庭,大部分時間用來祈禱,甚至在安靜的進餐期間也要聆聽祈禱。
一名牧師的每日飲食配給是半斤全麥麵包加少量的魚肉、蔬菜、谷物和水果。"他們也吃河貍和青蛙,"芭芭拉·吉廷傑(Barbara Gittinger)說,她是我們修道院之旅的導遊。西多會(病人除外)禁止食用任何四腳動物,因為食肉對他們所奉行的貧窮價值觀來說過於奢侈,且不食肉被視為對上帝的供奉,但很明顯,蹼足動物是個例外。雜役修士單獨進食,每日配給分量大一些,因為他們的角色決定他們要從事體力勞動從而消耗較大。
參觀完修道院之後,我們來到廚房,它就建在修道院原來的騾子廐之上。德國餛飩的配料已經被放在桌子上了:面皮、歐芹、韭菜、麵包屑、火腿、碾碎的奶酪、鹽和胡椒粉,還有雞蛋,用於把面皮粘起來。
我們分組製作餡料。"現在我們是雜役修士,因為我們正在幹體力活並做飯,"吉廷傑開玩笑說。
從已量好尺寸的面皮上,參與者們用尺子來測量長方形,面皮要折疊成七厘米寬的小方片。"你說的是七厘米,多了一厘米,"一名一絲不茍的參與者向項目負責人兼修道院管理層領導彼得·布勞恩(Peter Braun)指出。布勞恩大笑,向他保證多一厘米也沒事。我們把奶酪和火腿調成的餡放在面皮上,折疊起來,然後沿著四條邊捏褶,把餡包起來。
布勞恩的妻子安格莉卡(Angelika)把我們包的餛飩下到雞湯裏煮熟。布勞恩和安格莉卡於1993年結婚,同年,修道院被認定為世界遺產所在地。安格莉卡出生在現在的信息中心,當她還是一名孩童時,她經常在修道院裏騎自行車,或者拉著敲鐘繩在唱詩班的座位中間蕩來蕩去。
16世紀波瀾起伏的宗教和政治改革帶給莫爾布龍修道院一段動蕩不安的歲月。1504年,該中世紀修道院被符騰堡的烏爾裏希(Ulrich)公爵佔據,公爵後來皈依了路德教。西多會曾兩次重新入主該修道院,但都為時短暫。從1536年起,該修道院不再隸屬於天主教會,修士們被迫離開,莫爾布龍變成了新教屬地,吉廷傑解釋說。
時至今日,該建築群依然是當地生活的中心,日複一日,季節性農貿市場、音樂會和其他重大活動在此舉行。居住其中的不再是修士,而是100名新教中學生,該校學術要求嚴苛。幾個世紀以來,不乏成就卓著的學生,例如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就曾走過這些大門。在特殊的場合,學生們也能吃上碎肉菠菜大餛飩。吉廷傑說學生們很喜歡這道菜。
德國餛飩有好多種烹飪方法,包括用雞湯煮或者用黃油煎。安格莉卡解釋說當今的德國餛飩通常都是用非傳統的食材做餡,例如鮭魚、鹿肉,甚至血腸和德國酸菜也可入餡,她最愛吃後一種。
"在我家,彼得負責下廚,但我做的飯菜最好吃,"她說。
關於碎肉菠菜大餛飩的起源,安格莉卡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更加詳細的版本。莫爾布龍修道院附近的小鎮上,因為他們的父親養活不了他們,兩個貧窮的男孩來到莫爾布龍修道院。他們成為了雜役修士,完全融入到了修道院的生活。其中一個男孩在廚房工作,別人送給他一大塊肉。因為這裏禁止食肉,他不得不把這塊肉藏起來,所以他把它藏在桶裏,用鹽醃了起來。幾個星期後,他發現再不吃掉這塊肉,這塊肉就腐壞了。耶穌受難日當天,他把肉剁碎了,加上藥草,包在面皮裏,端給修士們吃。
"或許他們不知道吃的是什麼,或者他們不想知道,因為它太好吃了," 吉廷傑說。"這也是他如何瞞過上帝,和它得名'欺騙上帝的小東西'的原因"。
進餐期間,布勞恩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並給我們發證書,官方認定我們會做碎肉菠菜大餛飩。安格莉卡為我們端來了更多的餛飩,佐餐小菜是斯瓦比亞土豆沙拉,蘸料是醋和油,而不是在德國其他地區極為流行的蛋黃醬。
作為無飲食分量限制的一日"雜役修士",我開心地多吃了一碗。
(BBC)克莉絲汀·武科維奇 (Kristin Vuković)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