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一場大地震震倒了當地的多棟樓房,而這些樓房的共同特點就是低層都是比較開闊的空間。雖然坍塌的原因還沒有經過鑒定,但是專家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倒塌的樓房都是低層出現了結構上所謂的「軟弱層」。
倒塌的房子當中,有的一二樓是中間沒有間隔牆的停車場,有的則是開放式的酒店接待大廳。專家們在媒體上說,這讓整棟建築幾乎完全依賴幾根柱子承載上面樓層的重量,地震來襲,難保不出問題。
承載重量
台灣的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業者公會通過媒體表示,倒塌的統帥飯店、雲門翠堤等樓房都是「頭重腳輕」的樓房,他們認為初步的判斷就是這些樓房的一二樓似乎無法承受地震的晃動,導致無法承載樓上的重量,所以是從上向下地垂直坍塌。
為了要弄清楚「軟腳樓」是怎麼一回事,我找了執業建築師廖堅毅。他解釋說,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不在現場也還沒有檢查的數據,很難確定所謂的「軟腳樓」是造成樓房坍塌的直接原因。
台灣人裝修的時候時常敲掉隔間牆壁、甚至柱子來達到廣闊空間的效果。廖堅毅說,不是不能這樣改裝,但是要經過仔細的結構計算,才能判斷如此的改裝是否安全。
外觀不等於內在
根據台灣土木技師公會的說法,即便房舍外觀看起來還好,但是房舍的主結構體是什麼樣的狀況卻很難說,因為用現在的技術無法看見內部的情況,即便是有進行所謂的補強,未必承受得了這次的地震。
廖堅毅表示,這次倒塌的房子都是大約二、三十年以上的房子,也許以現在的標凖來看,好像這些房子施工有問題,但是在興建的時候應該是合乎當時的標凖,而裝修也需要建築師的認證。
那麼怎會出現倒塌的問題?廖堅毅解釋說,我們一般人都忽略房子也是有壽命的,一般而言,「混凝土設計生命是50年、鋼骨構造是35年」,而台灣是個多天災的地區,「一棟房子在其生命中會經歷多少次天災?」,「如果房子在每次地震都受了一點小傷,它能像人體一樣自己痊癒嗎?」
他說,造成「軟腳樓」的原因不僅僅是裝修、設計、施工等等方面的問題,而危險的老舊住宅一直是台灣的潛在問題,但是要解決的話更是困難重重。
重大的難題
要解決問題有多困難?這可以從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地震之後提出的警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指出壽命逼近極限的老舊房舍在台北就有50萬,整個台灣更是不計其數。
有關專家也在媒體上指出,台灣在每次地震之後,屋主不會主動要求檢驗房屋結構是否安全,因為如果查出問題,房價就會下跌甚至到不值錢,查出來沒問題、又會覺得支付高額的檢驗費用不劃算。
而以都市更新的方式來處理有潛在問題的老舊房舍,又因為法律規定、實質利益等等,導致推動速度緩慢。
有專家指出,老舊房舍在台灣有上百萬戶,但是完成"都市更新"申請程序的,僅有不到二十戶。專家因此認為,如果要想解決問題,以目前的速度估算,真的要花上千年時間才能完成。
地震災情出現之後,出現這種「軟腳樓」導致重大傷亡,的確在台灣引起了不滿情緒,但是造成「軟腳樓」的因素卻不是馬上可以判明的,按照官方的說法,也許現在就要追究責任可能也還太早,但是「軟腳樓」好像也已經成了有關的部門所必須面對的挑戰。
(BBC)威克 台灣媒體人
倒塌的房子當中,有的一二樓是中間沒有間隔牆的停車場,有的則是開放式的酒店接待大廳。專家們在媒體上說,這讓整棟建築幾乎完全依賴幾根柱子承載上面樓層的重量,地震來襲,難保不出問題。
承載重量
台灣的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業者公會通過媒體表示,倒塌的統帥飯店、雲門翠堤等樓房都是「頭重腳輕」的樓房,他們認為初步的判斷就是這些樓房的一二樓似乎無法承受地震的晃動,導致無法承載樓上的重量,所以是從上向下地垂直坍塌。
為了要弄清楚「軟腳樓」是怎麼一回事,我找了執業建築師廖堅毅。他解釋說,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不在現場也還沒有檢查的數據,很難確定所謂的「軟腳樓」是造成樓房坍塌的直接原因。
台灣人裝修的時候時常敲掉隔間牆壁、甚至柱子來達到廣闊空間的效果。廖堅毅說,不是不能這樣改裝,但是要經過仔細的結構計算,才能判斷如此的改裝是否安全。
外觀不等於內在
根據台灣土木技師公會的說法,即便房舍外觀看起來還好,但是房舍的主結構體是什麼樣的狀況卻很難說,因為用現在的技術無法看見內部的情況,即便是有進行所謂的補強,未必承受得了這次的地震。
廖堅毅表示,這次倒塌的房子都是大約二、三十年以上的房子,也許以現在的標凖來看,好像這些房子施工有問題,但是在興建的時候應該是合乎當時的標凖,而裝修也需要建築師的認證。
那麼怎會出現倒塌的問題?廖堅毅解釋說,我們一般人都忽略房子也是有壽命的,一般而言,「混凝土設計生命是50年、鋼骨構造是35年」,而台灣是個多天災的地區,「一棟房子在其生命中會經歷多少次天災?」,「如果房子在每次地震都受了一點小傷,它能像人體一樣自己痊癒嗎?」
他說,造成「軟腳樓」的原因不僅僅是裝修、設計、施工等等方面的問題,而危險的老舊住宅一直是台灣的潛在問題,但是要解決的話更是困難重重。
重大的難題
要解決問題有多困難?這可以從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地震之後提出的警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指出壽命逼近極限的老舊房舍在台北就有50萬,整個台灣更是不計其數。
有關專家也在媒體上指出,台灣在每次地震之後,屋主不會主動要求檢驗房屋結構是否安全,因為如果查出問題,房價就會下跌甚至到不值錢,查出來沒問題、又會覺得支付高額的檢驗費用不劃算。
而以都市更新的方式來處理有潛在問題的老舊房舍,又因為法律規定、實質利益等等,導致推動速度緩慢。
有專家指出,老舊房舍在台灣有上百萬戶,但是完成"都市更新"申請程序的,僅有不到二十戶。專家因此認為,如果要想解決問題,以目前的速度估算,真的要花上千年時間才能完成。
地震災情出現之後,出現這種「軟腳樓」導致重大傷亡,的確在台灣引起了不滿情緒,但是造成「軟腳樓」的因素卻不是馬上可以判明的,按照官方的說法,也許現在就要追究責任可能也還太早,但是「軟腳樓」好像也已經成了有關的部門所必須面對的挑戰。
(BBC)威克 台灣媒體人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