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導演喬丹?席勒:中國的記錄者

美國導演喬丹‧席勒(Jordan Schiele )並不是第一次來到柏林電影節。在2016年,他的劇情片《三伏天》就曾入選柏林電影節的全景單元。這次重回柏林,他帶來了自己新的紀錄片《飛蛾撲火》,再次參加全景單元的展映。

故事的主人公Yao 來自河南一個僅有300多人的小村莊,在北京工作穩定的他即將步入中年。他家鄉病危的父親和聾啞的母親迫切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快點成家,而Yao一直沒有點破或許也永遠不會點破的秘密是,他是個同性戀。

雖然片子也入選了電影節中為反映LGBT題材所設計的專門獎項泰迪熊獎,提名最佳紀錄片。但導演喬丹表示說,盡管這本身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話題,但這部片子的重點其實並不是同性戀在中國鄉村的接受程度,這只是片子在反映中國城市與農村存在的巨大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矛盾沖突其中的一個點。

導演喬丹從最早在上海做攝影工作到目前定居北京從事電影拍攝,已經在中國居住了長達七年之久,他對中國的社會有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之後獨到的理解和分析。但是他很謙虛的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和復雜的國家,各個地區的分別如此之大,因此對於某一個特定的命題而言,他作為一個"老外",很難給出答案,更別說解決方案。所以作為一個電影人,他想做一個記錄者和旁觀者。比如片中出現大量中國村莊日常生活的場面,Yao一家人做飯、吃飯、對話、給動物喂食等等,這些可能對於中國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場景,導演在片中給每一個細節留足了時間,而不是一帶而過的短鏡頭,因為對於一個可能從未到過中國鄉村的人而言,這些充滿了生活氣息的畫面都應該被記錄下來。

"我覺得我是最適合做這個記錄者的人",導演喬丹說。

這些鏡頭讓整個片子的節奏非常舒緩,而導演觀察者的態度讓片子沒有一些西方電影人拍中國時慣有的評判態度,沒有試圖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在以一個朋友的視角,還原另一個朋友身上發生的故事。

片子整體選用了黑白色調,對此,導演解釋說,在一個居住在城市的兒子春節回鄉省親這個簡單的大背景之下,其實表現出了中國城鄉撕裂的各個方面,包括性取向、家庭關係、婚戀觀、經濟狀況等等。而這麼多的矛盾和沖突在不善表達的中國家庭裡其實都被埋藏起來了,好像片子裡本來應該鮮豔的色彩都變成了黑白色的。

導演在接受采訪時曾多次強調,主人公對於這部片子的影響非常大。Yao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傾訴慾望,以及有非常強表達能力的人。因此很多Yao采訪的鏡頭,都是用了大特寫,因為導演希望觀眾能夠近距離的和主人公通過銀幕進行直接對話,通過他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他的心理活動。

在導演喬丹眼裡,片子的主人公,他的朋友Yao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300人的小村莊考到北京大學,成為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但因為無法完成父親對於他傳宗接代的期許,因而被認為是"失敗者"承受著巨大壓力。這不僅僅是Yao,而是一代的中國人都面臨著同樣的焦慮和責任。

導演最後解釋,片名《飛蛾撲火》想要說明的是中國式親情關係背後的愛與自私。父母往往會以愛的名義關心子女,但沒有對相互世界的理解,最後變成了自我慾望的表達和強加的責任。

"飛蛾撲火表現的是Yao和他的家庭在對於彼此的愛之下隱藏的慾望,而這樣與對方期望不符合的慾望,離得越近,就越容易被燒傷。" 導演喬丹說。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作者 孫謙 (采訪視訊:陳彬,發自柏林)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