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人被殺挪威真實慘案過早搬上銀幕引發爭議


銀幕上,一個年輕女孩在森林裏逃命奔跑,被樹枝絆倒,看見一個男孩子的屍體,耳邊充斥著槍聲。

這不是好萊塢《饑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之類的驚險片鏡頭,這部電影題為《7月22日的於特島 》(U-July 22),是根據2011年7月22日發生在挪威的那起屠殺慘案改編的。那天一個叫安德斯·布雷維克(Anders Breivik)的極右翼分子在於特島(Utøya)青年營地槍殺了69名青少年,之前他還在奧斯陸引爆一枚汽車炸彈,造成8人死亡。

這個發生在7年前的慘案現在被搬上銀幕,電影參加了今年柏林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展映。有人認為,現在就將這起真實慘案拍攝成電影,在時間上來說過於急進了。

"反對拍攝這部影片的呼聲一直存在,"該片導演艾裏克·波佩(Erik Poppe)說,他曾四次贏得挪威國家電影評論獎(National Film Critics' Award)。"人們的反映非常強烈,我完全理解,我也會自問,可能嗎?這會成為一部吸引人的影片嗎?"

波佩曾經是一位戰地攝影師,他選擇在慘案發生地附近拍攝,花了5天時間,攝影團隊大多是年輕的業餘演員。他每天拍攝一個人的故事,每個都拍攝72分鐘,這正是當時布雷維克襲擊發生的時間長度。影片幾乎沒有什麼剪輯,也沒有音樂。也未發行任何宣傳片。首先向慘案倖存者和他們的家屬放映,波佩得到他們的反饋。在影片中,沒有兇手安德斯·布雷維克出現,只有一次遠處的身影。

在柏林電影節上,很多觀眾和媒體人都表示,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他們震驚到無語或淚下,影片結束時出現了10分鐘的起立鼓掌。但僅僅一周之內,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所中學發生槍擊事件,一名兇手槍殺了17個無辜者,此刻人們在觀看這樣一部根據近年的真實屠殺慘案而拍攝的電影是否會激發不同的情感?

"當然了,總可能會有瘋子從這樣的影片中得到啟發,但這些人同樣可能從媒體報道中得到靈感。"瑞典國家新聞機構的電影記者古納爾·瑞林(Gunnar Rehlin)說,"有人或許認為拍攝這樣的影片品味低俗,但我看過影片了,我認為拍得非常好。"

導演波佩說,拍攝根據真實悲劇事件改編的電影,"沒有什麼時候是恰當的時候"。"我同意那些人的觀點,認為現在拍為時過早。但對那些失去親人的人來說,儘管7年過去了,事件仍然像昨天才發生一樣,永遠不會有合適的時間。而很多慘案的倖存者擔心,記憶正在逐漸流逝。媒體常常聚焦在兇手身上,和國家對此事件如何紀念上,我感覺急需將當時發生的實況記錄下來。"

《國際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編輯馬特·穆勒(Matt Mueller)說:"藝術創作難道不是一直都在反映人類社會發生的戲劇,一直都試圖解讀毫無頭緒的事件嗎?歷史上一直如此,而電影表現是其中之一。我不同意所謂'過早'反映某個事件的說法,我相信嚴謹調查。"

然而,反觀過往事件,當電影人根據美國近年悲劇拍攝的電影發行後,公眾的批評反響激烈。2006年,英國著名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拍攝了根據9/11事件中在飛機上乘客與劫機者鬥爭的《93航班》(United 93),有報道說,有些觀眾甚至在電影院衝著銀幕大喊。2016年導演彼得·伯格(Peter Berg)在拍攝根據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襲擊事件改編的影片《愛國者日》(Patriot's Day)時,該市大片區域圍了起來,重現當時場景,很多人譴責好萊塢試圖從人類慘劇中獲利。

"這的確是很敏感的主題。我當時並不太情願參與,"該片主演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在影片發行時對媒體說,"但我又意識到,他們反正是要拍攝這部片子,如果參與其中還可以有一定的掌控。"

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襲擊事件發生18個月之內,好萊塢就有三個拍攝計劃針對該主題。實際上,要經過一代人的時間之後根據真實事件拍攝的影片才會有懷舊感。9/11事件後,美國導演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在2006年拍攝了《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由影星尼古拉斯·凱奇(Nic Cage)主演,還有格林格拉斯拍攝的《93航班》,至此,事件發生將近20年後,並沒有任何其他有關此題材的影片出現。

"像那麼大規模的事件,你如何切入?"穆勒說,"非常困難。波及和牽涉面太廣。跟獨立電影人不同,任何影業公司要想拍攝這類影片,將不得不投入巨額資金。"

如果等到事件發生30或40年之後,電影人可能會對事件做出更加真實客觀的反映,影片《恩德培的7天》(7 Days in Entebbe )的導演何塞·帕蒂拉(José Padilha)這樣認為,他的這部影片也在柏林電影節展映。該片是根據1976年在烏干達恩德培,以色列試圖拯救240名人質事件改編的。

"該事件發生後很快拍攝的一些影片都充滿亢奮,將其視為一場偉大的軍事勝利事件。"帕蒂拉這樣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新的內幕顯現出來。我們的視角是,那些劫持者並沒想殺死人質,1976年時官方看法可不是這樣。但我們調查了很多目擊者,我們相信事實如此。"

而波佩導演的《7月22日的於特島》,採訪了大量的事件倖存者,不過其中的角色Kaja是虛構的。波佩相信,電影可能會比紀錄片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情況。

"在同那麼多人討論了之後,我們將事件更真實地反映出來,而通常紀錄片一般只反映一兩個人的經歷。"他說。

參與《7月22日的於特島》拍攝的所有演員和工作人員都在拍攝前後和過程中與心理學家有諮詢,但波佩說,如果觀眾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沒有感覺到難受,那他就失敗了。

"我認為,如果不痛苦,那就不真實。"他說,"反映生活這一面的影片並不多,我希望觀眾能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並感覺到痛苦,看到極端主義是什麼樣的,然後自己得出我們社會應當怎麼辦的答案。我認為,我們都有責任去發現那些怪異的個體,那些有極端主義傾向的人。"

不過,有關安德斯·布雷維克這類極端分子的影片可能引起更多爭議,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正在拍攝一部題為《挪威》的同類題材影片,將於今年晚些時發行。這些極端主義恐怖分子是否應當得到如此多的公眾注意力,是電影界另一個正在辯論的主題。

導演古納爾·瑞林說:"如果布雷維克因此而得到更多關注,或許這樣的電影就不應該拍攝。"

(BBC)艾瑪·瓊斯 (Emma Jones)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