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是否注定難善終?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4月6日對韓國前總統樸槿惠案進行一審宣判,樸槿惠因涉嫌濫用權力及脅迫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24年,並被處以180億韓元(相當於1700萬美元)罰款。

樸槿惠本人並未出庭。在檢方提出的18項指控中,樸槿惠被判16項有罪,其中大多數罪名與受賄及脅迫有關,此前,她曾否認所有指控。

如果服滿刑期,樸槿惠出獄時將是90歲。樸槿惠可在7天內提出上訴。

受「親信干政」風波影響,樸槿惠於2017年3月10日下台,是韓國第一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同年3月31日,樸槿惠被批捕。

「親信干政門」的另一主角、樸槿惠密友崔順實已於2月18日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及180億韓元(相當於1700萬美元)罰款。

樸槿惠為韓國第18任總統,也是第11位韓國總統。在她之前的10位總統中,有1位遇刺身亡,1位自殺,3人被迫下台,2人被判刑,2人近親被判刑,1人尚在羈押中,可以說很少有人得以「全身而退」。

多位學者向BBC中文表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與韓國政治制度架構及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

歷任韓國總統的政治結局

第1-3任:李承晚,結局:被迫辭職,流亡美國。

第4任:尹潽善,結局: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被迫下台。

第5-9任:樸正熙,結局:遇刺身亡。

第10任:崔圭夏,結局:軍事政變後被迫辭職。

第11-12任:全斗煥,結局:卸任後被判無期徒刑,後被特赦。

第13任:盧泰愚,結局:卸任後被判17年有期徒刑,後被特赦。

第14任:金泳三,結局:任期內因97年亞洲金融危機接受檢方調查。其子在其任期尾聲因受賄被判刑。

第15任:金大中,結局:三個兒子因受賄或逃稅被判刑。

第16任:盧武鉉,結局:涉嫌腐敗、自殺。

第17任:李明博,結局:羈押中。

第18任:樸槿惠,結局:一審被判有期徒刑24年。

總統權力缺乏制衡

韓國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康元澤稱,韓國總統權力高度集中,缺乏制衡,導致他們在位時權力很大,可以「為所欲為」。

根據韓國法律,總統是國家元首,同時也是政府首腦,可以任命國務總理及各行政部門長官。

康元澤認為,由於韓國總統享有很大程度的人事任命權,作為最重要的政治領袖,所有人都需為總統「盡心盡力」,因此容易導致權力濫用及腐敗。「有時即使並非其本意,其親屬及周邊人也會遇到同樣問題」,他說。

總統單一任期制

韓國憲法規定,韓國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康元澤表示,正是由於這種制度,韓國總統總是無法避免「強力開始,跛腳鴨結束」的命運。

「跛腳鴨(lame duck)」多用於形容因任期即將屆滿而失去政治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康元澤稱,對於有問題的總統,韓國檢方往往在其任期中便掌握一些證據,但只有在其執政後期、權力式微之際才會開始調查,此前「則一直要看總統眼色行事」。

中國政治學者吳強認為,韓國司法的相對獨立也是使得這些政治人物的非法行為浮出水面的重要因素。但他強調,雖然韓國檢方的行動「可圈可點」,但對於民主政治來說,更重要的是議會與立法體系的制衡。

裙帶資本主義

吳強稱,民主基礎不夠牢固也是韓國政治變動較頻繁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美國式民主傳統,很多國家實行集權式總統制時往往容易滋生腐敗問題」,他稱。

吳強指出,韓國政治體制帶有很強的「裙帶資本主義(Cronycapitalism)」色彩。在這種情景中,政商之間往往關係密切。他認為,裙帶資本主義曾一度支撐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但也掩蓋其政治、社會很多問題,民主制度因此沒有充分變革。而歷任韓國總統們往往都是是裙帶資本主義的「代理人和犧牲品」。

在樸槿惠的16項罪名中,便包括其向三星、樂天、現代汽車等韓國財閥集團索賄、受賄等內容。

朝韓關係陰影下不完善的黨派政治

吳強還提到,在朝鮮半島南北分裂情況下,由於南北關係的緊張與和解給左右翼政黨帶來的利益千差萬別,因此韓國國內政治容易形成「你死我活」的狀態。

朝鮮問題一向是韓國國內的主要政治話題,分裂狀態也給韓國政壇帶來很強的不安全感。樸槿惠所屬的韓國右翼保守勢力對朝對立情緒較強,文在寅所在的左翼進步勢力則主張與朝對話。

吳強認為,右翼勢力此前長期在韓國政壇佔優勢,左翼進步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機會得到成長,因此韓國的民主政治也一度很難長足發展。

(BBC)王凡 BBC中文記者

權力過大易濫權 韓總統多無好下場

南韓歷任總統往往風光上台,數年後卻身敗名裂無法完成任期,甚至被判入獄。有分析認為是憲法賦予總統過大權力所致,令總統須負責任命各部門大量重要職位,有權決策全國大小事務。

韓國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援劉永和(音譯)表示,總統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過大權力」,舉例指:「總統眾所周知須在單一五年任期內,委任7,000人出任不同政府職位,沒有人能記住7,000人,更遑論要分別指派他們職位。」

政治評論員劉暢宣(音譯)指出,由於政制缺乏監察和權力平衡,總統及其親信得以擁有濫用權力的空間。南韓對上一次修憲已追溯至1987年,當時民主運動浪潮後從專權政府恢復總統直選,劉暢宣認為當時制憲過程緊急,缺乏機會提出質疑和考證。

總統文在寅去年上台後積極推動修憲,上月公佈計劃主張將現時總統的單一五年任期,改為最長兩屆四年任期,並撤回總統對憲法法院首席法官任命權、賦予國會任命監察人員權力等。惟最大反對黨自由韓國黨要求總理一職由國會推舉,主責內政,總統則主責外交和保安。

青瓦台被指風水差

除了憲法體制問題,各界亦試圖解釋南韓總統落得如廝下場的原因,有學家認為是歷史、民族性因素所致,更有風水師指是總統府和昔日宮殿所在地青瓦台風水差之故。1392至1910年朝鮮王朝其間,27名王儲僅七人成功繼位。文在寅現改在光化門辦公。

韓聯社/《南韓時報》

香港 蘋果日報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