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最爭強好勝的國家嗎?

我在新加坡僅僅待了幾個月時間就經歷了第一次「怕輸主義」(Kiasuism)。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天氣炎熱,我在購物中心逛了幾個小時後,推著嬰兒車帶著兩個疲憊的孩子前往地鐵站回家。

車站人滿為患,我想上電梯到站台,電梯門前已經有十幾個人在排隊。當電梯到達時,人們突然都奮勇上前擠進電梯,當他們最後一個人擠進去後,門"叮"的一聲關上了,只留下我和孩子站在那裏不知所措。

在此之前,我在新加坡還沒有遇到過這種完全不顧他人的現象。當我推著嬰兒車路過建築工地附近時,建築工人會停止敲打工作擔心會吵醒熟睡的嬰兒;下雨時,在車站等車會有人幫我打傘。為什麼在車站上電梯時,會出現這種爭先恐後,"適者生存"的現象呢?

我後來知道了,那就是所謂的怕輸心理。

Kiasu是閩南話裏的一個詞,Kia的意思是"擔心、害怕",su是輸掉,所以Kiasu就是「驚輸」,意思就是「怕輸」。2007年,這個詞被收進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將其解釋為"一種貪婪而自私的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政策學習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資深研究員梁振雄博士將Kiasu解釋為是一種倖存本能。他說,這個只有53年歷史的微小國家在東南亞地區地位十分脆弱,被一些文化傳統非常不同的鄰國所包圍。

"新加坡人永遠都牢記一定要自力更生,靠自己,要未雨綢繆,那種一定要爭先的心理已經成為新加坡社會精神的一部分。"他說。

也就是說,新加坡人不願錯過機會,被落下。他們會耐心地排長隊只為了購買最新款的手機,甚至不會錯過麥當勞開心套餐提供的限量版Hello Kitty玩具。新加坡人自己也開玩笑地說,在自助餐上他們會把別人擠開,盤子裏的食物總要堆得滿滿的。在美食街吃飯,他們會一邊買飯,一邊佔位——用一包餐巾紙或一把雨傘佔據餐桌,於是有了一個新加坡英語chope佔位。

新加坡一位文學評論家魏俐瑞說:"這種所謂怕輸行為還是很有爭議的。雖然沒人喜歡遇到這種行為,但他們自己卻毫不猶豫地這樣做。當我們看到這種行為,心裏會感到有點畏懼、不高興,還有尷尬。"

2015年新加坡做的一項有關國民價值觀的調查顯示,「怕輸」位於他們對新加坡社會看法前10名,名列前茅的還有競爭性和自我為中心。而被問及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時,前10名中包括家庭親情、友誼、關愛和誠實。

但在新加坡並不是所有人都把「怕輸」看得那麼嚴肅。藝術家約翰尼·劉(Johnny Lau)通過喜劇形式讓新加坡人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創作了一個很受歡迎的角色"怕輸先生"(Mr Kiasu),20世紀90年代初這個角色非常走紅,現在因"怕輸先生"的新劇目而再度流行起來。

80年代末,劉先生在美國留學之後返回新加坡。當時美國電視動畫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正紅極一時,於是他想在新加坡創作一個同樣受歡迎的電視劇目。產生這個想法時他正在服兵役。

在軍營裏他驚訝地發現,不管那些軍人們是什麼文化背景,他們都能通過一些軍隊俚語找到共同語言。"我發現「怕輸」這個詞經常在軍營裏出現, 不管是華人、印度人或馬來人,他們都說,而在軍營外並不常用。"

劉先生這樣形容說,"新加坡人的一個特點是總想爭第一,絶對不能被別人落下。"他用了兩年時間創作出了"怕輸先生"這個角色,而 Kiasu 這個詞也隨之在主流社會流行起來。

1990年"怕輸先生"電視劇首次與觀眾見面時,公眾反應參差。

劉先生說,"大約60%的人感覺受到冒犯,40%的人感覺好笑。那些感覺受到冒犯的人大多比較保守,他們覺得不應該在外人面前揭短,讓新加坡人難堪。他們認為外人會笑話新加坡人的。可是我說,我要的就是這樣的喜劇效果呀!"

事實證明劉先生笑到了最後。"怕輸先生"電視系列極為成功,由此又發行了相關玩具。一款麥當勞漢堡甚至用此來命名,他們在兩個月之內售出了120萬個"怕輸漢堡"(Kiasu Burgers)。

不過,近年來怕輸文化受到一些政治家和其他人士的批評。新加坡議會議員郭曉韻認為,這種態度僵化了商業中的創意性,他說那些怕輸的企業家們目光短淺,只顧及眼前利益,而沒有長遠眼光。

但有不少新加坡人決意將"怕輸"精神保持下去。

我問一位有一對4歲大雙胞胎的年輕母親梁女士,是否所謂的"怕輸家長"現在仍然存在,她說,"當然,我就是一個!"

做母親之前她曾想,將來一定不給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施加壓力。但有了孩子之後,情況就變了。

"孩子才6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尋找好幼兒園,"她說,她還給兩個孩子報了英語班,並僱了一位中文私教。

"我意識到我必須盡一切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生活。在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國家,我可不願讓我的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她這樣說,並承認孩子落在別人後面會讓她更有壓力。

粱女士的丈夫林先生也加入討論。他認為,新加坡因為缺乏自然資源,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保持「怕輸」精神。"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的競爭力而倖存下來,所以我們做了父母之後,就要把這種精神傳給下一代,從小就要開始。"

他說,"我們沒有選擇,我們不能放棄,因為保持競爭力是我們唯一的資源。沒有水源,沒有食物,沒有土地 —— 只有爭當第一我們才能倖存下去。"

所以,「怕輸」看來並不是Instagram一代人的不願錯過任何機會的"社交控",而是深深植根於新加坡人心中的一個信念 ——只有成為最棒的,你和你的國家才能倖存與繁榮。

(BBC)莎拉·基廷 (Sarah Keating)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