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全國人民即將投票,「千禧世代」(millennials)很有機會成為最具影響力的選民群體,可是卻有大批年輕人沒有登記。
為何如此?BBC嘗試問問數據——還有年輕人自己——了解一下他們到底有多了解自己的力量,還是已經漠不關心。
馬來西亞許多年輕人壓根兒不會相信自己的一票有無比的影響力。截至2017年底,大馬1870萬已登記選民當中,超過40%年齡介乎21至39歲之間,是60歲以上選民的兩倍多。
目前馬來西亞的國會議員當中,70%年齡在50歲以上。加上直到最近一次修法前,馬來西亞公立大學的學生都不能隨便參加政治活動,要了解年青一代為何缺乏投票意願,似乎並不困難。
可是,當選民在5月9日到投票站之際,這個關鍵群組的規模可要比上一屆大選顯著擴大,佔整體已登記選民比例增至30%。
反對黨派在上一屆選舉贏得前所未有的高得票率,但馬來西亞實施的是「簡單多數制」,結果反對派無法取得足夠議席組織政府。
今屆年輕選民增幅之高,無論是領導執政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的64歲首相納吉布(Najib Razak),還是領導在野黨派聯合陣營的92歲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ed),想必已清楚的注意到這一點。
對於研究馬來西亞人口結構變化的人來說,這可就沒什麼意外了。因為在2012年,馬來西亞最大的群體是15歲至29歲之間的一群。五年後的分別是,因為法定最低投票年齡是21歲,他們如今都能投票了。
然而,選擇不登記投票的人數反映的卻是另一個故事。據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公布,多達380萬名合資格選民並未登記,來不及在這次選舉投票。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屬20多歲。
要這是真正的缺乏興趣,那馬來西亞獨立調研機構默迪卡中心(Merdeka Centre)的一項民調算是反映了這現象。
該中心去年研究西馬來西亞(馬來半島)的年輕人如何看政治,結果多達70%受訪者不相信自己的一票能給政府帶來實質改變,也不認為他們選出來的代議士真正關心像他們這樣的人民。
大馬的年輕人覺得自己無異於被剝奪了公民權。高昂的生活成本、低下的工資,以至於失業,讓大家感覺更無助。
22歲的學生阿利婭(Alya Aziz)沒有登記投票。她對BBC說:「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就關心那一點點。因為我們的經濟糟透了,我不想變窮人。」
觀察:大馬華人與馬來人政黨的恩怨(BBC中文記者 葉靖斯)
一首說唱歌曲也許不能說明全貌,但是大馬華人歌手兼活動人士黃明志再次在大選前夕發表以選舉為題的新作,也許能說明大馬年輕人對朝野兩方政治人物有何不滿。
他在音樂視頻中一人分飾兩角,從衣服顏色與歌詞內容看,分別映射了領導國陣的納吉布,以及希望聯盟(Pakan Harapan)主席,前首相敦馬哈蒂爾(又譯馬哈迪)。因其封號而被簡稱「敦馬」的馬哈蒂爾這次以92歲之齡「倒戈」,成為話題人物。
在音樂視頻中,身穿紅衣的「老馬」批評身穿藍衣的「吉吉」還沒找到「失蹤飛機」,驅散淨選盟(Bersih)集會,同時質問「26億(令吉)哪裏來」;「吉吉」反罵「老馬」說:「你排華、燒聖經,還侮辱興都教(印度教)……國立大學玩固打(巫族配額)、撕裂族群、打壓華小(華文小學),然後講一句sorry就想走來騙華人的選票?」
消費稅改革、物價高漲、馬來西亞令吉匯率持續下跌、一馬公司(1MDB)疑案等是大馬各族選民共同關心的選舉議題,但像大學配額、華文學校建設受限這類問題,也許可以視為華族與巫族(馬來族)之間的積怨。
從上屆選舉到本屆大選之間,馬來西亞發生了幾件事,提醒著外界大馬華人與巫族之間的嫌隙,也點出大馬政府與中國之間「又愛又恨」的關係。例如2015年7月發生的吉隆坡劉蝶廣場斗毆案,同年中秋節前夕發生的吉隆坡茨廠街(Petaling Street)事件,較近期的還有中國投資者湧入南部柔佛州置業,引起巫族在野黨對納吉布政府的批評。
以巫統(UMNO)為首的國陣推行優待巫族政策已超逾半個世紀,讓在巫族眼中相對富裕的華裔以至於印度裔人有「二等公民」的感覺,多代年輕華裔紛紛到台灣等地留學,繼而留在海外發展。黃明志與好些活躍的大馬華裔藝人都有這樣的背景。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投資早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政策之前已持續進入大馬。BBC商業新聞記者夏幗雲(Christine Ha)指出,全靠這些投資,大馬經濟才能維持年均5%到6%的經濟增長;曾任納吉布政治秘書的學者胡逸山博士對BBC說,中國幾乎成為了大馬無可替代的外資來源,因為選擇本來就不多。
被視為納吉布「師傅」的馬哈蒂爾早於選前已公開指責過「徒弟」大力引進中資,馬來人也向媒體抱怨中國投資手法對本地工人與小企業的傷害。大馬本地華人既認為被政府虧待,又同時承受著馬來人對中國人的怨氣。大馬國外媒體的分析傾向認為納吉布的國陣將能繼續執政,但國內華文媒體似乎傾向認為雙方勢均力敵,希盟也有勝算。
不過,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選前的最後24小時,大馬華文媒體在爭相報道海內外「遊子」返鄉投票的情況之餘,對馬華公會這個國陣裏的華族代表政團似乎也沒什麼好說了。
27歲的梁亮妮(Leonie Leong;音譯)對BBC記者說,她本來很想投票,但登記得太晚。她承認登記做選民從來不是她眼中的重要事情。
「我的選票除了成為總得票的一部分之外毫無意義,而總票數再高也贏不了什麼。我知道這樣去想很壞。」
另一個問題是,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他們對政治的認識,以至於參與政治活動的經驗,都只停留在社交媒體層面。他們既覺得這樣充滿吸引力,又同時充滿懷疑與不信任。
25歲的劉志毅(Low Chi-e;音譯)同樣是登記得太晚,但他說:「根據我個人經驗,那些不常搜索相關內容的人,他們的政治認知就僅限於社交媒體,那換個角度看,也就僅限於你選擇加到自己社交圈的那些(好友)。換言之,要是你不認識任何關心政治的人,你很可能會與世隔絶。」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一個大力阻攔年輕人談論政治所造成的,尤其是阻礙在大學校園裏論政。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是大馬頂級公立高校之一。大學的大閘外,街道上掛滿五彩繽紛的旗幟,能明顯的感受到「選舉熱」。但校園內卻一切平靜,平靜得讓你無法看出全國大選再過幾天就要舉行。
22歲的努爾(Nur Hanifah)與23歲的努洛伊(Nurul Syazwani)是這裏的學生。他們說在校園裏,談論政治以至於成立政治組織,十分罕見。
努爾說:「同學間有討論,但從來都不是在任何正式場合,只在我們之間談。」
這都是因為《1971年大專法令》(UUCA;馬來語簡寫AUKU)之故。全馬來西亞的公立高等院校都受到這部法令管制。
法令本身旨在列明大學的行政權限,但直到2012年以前,法令其中一條條文禁止公立大學學生參與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動。
後來的一系列法律修正案改變了這局面,允許學生參與由合法政黨組織的政治活動。
然而,觀察人士說,修訂後的法令依然限制多多。
律師沙立佔(Syahredzan Johan)對BBC說:「千萬別搞錯……這些修正案的力度還遠遠不夠。」
他說:「法令允許學生參加政黨,但不包括大學校方認為『不利於大學利益』的組織。這是有限制的,並不民主。」沙立佔還補充說,這些組織可能包括一些基層團體,例如是呼籲選舉改革的「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Bersih)。
馬來西亞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PPS)分析員溫振毅(Voon Zhen Yi)則相信,社交媒體崛起,實際上讓學生能直接與政治家和政團互動。
溫振毅說:「過去要是學生想要獲取更多跟政治有關的信息,他們得費一番功夫。」
他補充說,儘管選民與當選民意代表之間的年齡差距意味著許多人都感到彼此關係中斷,競選活動的全速開展還是讓人值得期盼。「營銷策略讓年輕人越來越感到興趣,想逃過選舉熱潮挺困難的。」
32歲的阿斯瑪麗薩(Asmaliza Romlee)說:「因為我年紀較大,我意識到你必須去投票。要是你希望國家改變,你就必須參與程序。」
然而現實是,馬來西亞的政治家大力主張種族與宗教議題,對一些年輕選民來說,感覺就是很疏離。
阿斯瑪麗薩說:「我看不見有哪位候選人能代表我對環境保護主義的信念,還有像城市貧困、社會經濟議題等事情。」
「海外有些國家有年輕的領導人。新西蘭的阿德恩(Jacinda Arden)才37歲,加拿大也有杜魯多(Justin Trudeau)。我希望在10年內看到這些事情全都在馬來西亞發生。」
馬尤裏·美林(Mayuri Mei Lin) BBC記者 吉隆坡報道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