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旅遊」擾民 闢另類景點紓壓


旅遊業已成全球不少城市的重要經濟動力,但遊客過多亦衍生重重問題,本地居民與旅客衝突尤惹關注。各方急謀對策,包括開發另類新景點分散人流,盼平衡本地居民生活質素與旅遊收益。

中國客成旅業推動力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旅遊業去年為全球帶來多達7.9萬億美元(約62萬億港元)經濟收益,佔全球生產總值的10%,2016年跨國旅客人數超過12億,估計到2030年將增至18億。

分析認為,中國旅客是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2017年,中國旅客到海外旅遊次數達1.45億次,較2000年增加近14倍。另外,傾向體驗式消費多於實體購物的千禧世代亦是旅遊業重要客群。

不少論者指出,全球旅遊熱點正面對「過度旅遊」(overtourism)的負面影響,例如旅客人數過多令生活環境擠迫嘈吵,物價房租飈升,自然環境遭缺德旅客破壞等。西班牙巴塞隆拿等旅遊熱點近年更屢次發生本地居民示威,要求限制旅客人數。UNWTO秘書長里法伊(Taleb Rifai)亦稱,政府不能繼續側重旅遊而漠視社區發展。

近年旅遊業界陸續推動可持續旅遊,盼減少旅業對環境資源與地區社會的衝擊,例如威尼斯實施疏導旅客措施,鼓勵旅客前往較冷門旅遊景點,去年亦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旅遊年,呼籲旅客關注旅遊業對當地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尊重本地文化與加強交流。德國柏林地方議會今年初引入旅遊業新概念「2018+」,矢言不再盲目追求旅客人數增加,而是以當地文化歷史相關的特色,吸引具質素的旅客到訪,同時改善居民生活。

香港 明報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