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叫你們假新聞了,我要叫你們'特別假'的新聞(very fake news)。”
川普總統去年2月在就職後不久的一次記者會上面對美國媒體CNN關於白宮幕僚洩密和媒體地位的提問時如是說。
從2016年美國大選開始,關於“假新聞”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去年12月,“假新聞”被柯林斯詞典評為年度詞彙。
“假新聞”定義
“假新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可以是無意中造成的錯誤,即媒體報導中的事實偏差;也可以指一些媒體和社交媒體為了商業利益或政治目的而故意炮製的假消息。甚至,在大選後的美國,“假新聞”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政客用來攻擊對手。
今年3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假新聞的科學》(The science of fake news)的文章,文章認為辨別消息渠道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如果是正規媒體發布的新聞,一般認為可信;如果不是,則應對內容存疑。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等主流媒體一般遵守嚴格的報導和編輯規則,包括“兩個信源”原則——即重要信息需要有兩個或以上獨立信源交叉印證,以及平衡原則——即給被指控者充分機會作出回應。
這些原則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事實錯誤,以及採編人員個人立場的偏頗對報導公正性的影響。
而對於“小報”和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生產者而言,公正客觀的報導並不是它們的目的,它們也不遵守嚴格的新聞守則。
但是,即便有可靠的媒體報導可靠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時代,真新聞和假新聞誰的影響力更大呢?
推特上的假新聞:比真新聞傳播快6倍
在《科學》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真假新聞在網上的傳播》(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中,研究者分析了2006年到2017年間推特網站上的12萬則消息,其中有真有假,有300萬人傳播了這些消息,傳播次數達到450萬次。
研究發現,假新聞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真新聞。從速度上看,假新聞想傳播給1500個人比真新聞要快6倍。傳播最快的假新聞是政治類和偽科學。
而且,即便是在傳播假新聞的賬號粉絲更少、更不活躍的情況下,假新聞仍然比真新聞跑得更快。
微信和假新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ow數字新聞中心日前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關注微信中的錯誤信息和不實消息如何在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中傳播。研究發現,在微信上收到美國華人關注的消息通常是關於穆斯林、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以及非法移民問題,典型的例子是“殺一個中國人,換一張綠卡”這樣聳人聽聞的假消息。
由於許多大多數美國媒體是英文媒體,而第一代華人移民更習慣於用中文閱讀新聞,微信填補了這種“信息真空”。
同時,與臉書、推特和微博等平台不同,微信並不是根據“算法”對信息進行篩選和排名,而是純粹根據推送時間和用戶個人的訂閱來決定用戶能讀到什麼樣的信息。
因此,相對臉書、推特和微博,微信是一個更加封閉的信息環境,一個人在微信上的信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她)自己關注了哪些公眾號,以及他(她)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什麼。
在這樣的環境下,假新聞也非常容易迅速傳播。
除了有關美國政治的假新聞外,微信上也有許多偽科學、偽養生的內容,不過這方面目前還沒有嚴謹的學術研究,不清楚這樣的信息具體有多大的傳播力。
假新聞氾濫原由
除了技術的幫助以外,讀者的心理在假新聞的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震驚!這樣喝水竟導致孩子死亡!” “剛剛!美國公佈了大新聞!” “XXX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國人必看!”
假新聞和垃圾信息往往在傳播上下足了工夫,這樣聳動的標題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吸引更多人點擊。另外,人們在篩選信息時也更傾向於相信與自己的立場相似的信息,並用這些信息鞏固自己的偏見。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有關外國、其他宗教和民族的陰謀論總能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
比如,曾經在微博、微信和各大論壇上傳播的一則帖子稱中國廣州發生了“黑人暴動”,帖子指“黑人殺害廣州市民、強姦廣州女大學生”等等,而事實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暴動”。
如何對抗假新聞?
在優秀的記者和調查報導逐漸衰落的時代,如何有效對抗假新聞?
有人認為應該從技術層面改善信息平台對信息質量的控制。比如,圖片和視頻分享程序Snapchat的做法是與主流新聞媒體合作,只顯示這些媒體推送的消息。Snapchat的信息政策也讓它成為2016年美國大選中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假新聞”攻陷的社交平台。
但也有人質疑這種集中審查過濾信息的做法有悖於信息自由的原則。對此,商界和學界也有人提出不設置提前顧慮、集中審查的模式,而是利用數據分析來判斷一條信息的真偽。
比如,如果一些賬號長期發布虛假消息,它們轉發的消息可信度就要被打折扣,而平台也可以對公眾開放事實核查的權限,讓公眾對假新聞做標記,再通過算法確定是否有足夠多誠實可靠的人參與,並在顯示這條信息時對讀者作出提示。
不過,沒有哪種技術可以脫離人群獨立存在,一些從業者認為對抗假新聞的關鍵還是教育受眾,讓人們擁有辨別假新聞的技能,養成核查消息的習慣。
亞利桑那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丹·吉爾默(Dan Gillmor)認為,應該從對公眾的教育、記者自己的職業操守和改善信息平台這三個角度對抗假新聞。
奧克拉荷馬市的公立學校教育委員會成員艾倫·佩奇(Alan Page)也表示,應該在基礎教育中更多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無論是臉書、推特還是微博、微信的用戶,在假新聞氾濫的時代都難免“中招”。造成假新聞傳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解決起來也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VOA)
川普總統去年2月在就職後不久的一次記者會上面對美國媒體CNN關於白宮幕僚洩密和媒體地位的提問時如是說。
從2016年美國大選開始,關於“假新聞”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去年12月,“假新聞”被柯林斯詞典評為年度詞彙。
“假新聞”定義
“假新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可以是無意中造成的錯誤,即媒體報導中的事實偏差;也可以指一些媒體和社交媒體為了商業利益或政治目的而故意炮製的假消息。甚至,在大選後的美國,“假新聞”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政客用來攻擊對手。
今年3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假新聞的科學》(The science of fake news)的文章,文章認為辨別消息渠道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如果是正規媒體發布的新聞,一般認為可信;如果不是,則應對內容存疑。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等主流媒體一般遵守嚴格的報導和編輯規則,包括“兩個信源”原則——即重要信息需要有兩個或以上獨立信源交叉印證,以及平衡原則——即給被指控者充分機會作出回應。
這些原則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事實錯誤,以及採編人員個人立場的偏頗對報導公正性的影響。
而對於“小報”和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生產者而言,公正客觀的報導並不是它們的目的,它們也不遵守嚴格的新聞守則。
但是,即便有可靠的媒體報導可靠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時代,真新聞和假新聞誰的影響力更大呢?
推特上的假新聞:比真新聞傳播快6倍
在《科學》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真假新聞在網上的傳播》(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中,研究者分析了2006年到2017年間推特網站上的12萬則消息,其中有真有假,有300萬人傳播了這些消息,傳播次數達到450萬次。
研究發現,假新聞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真新聞。從速度上看,假新聞想傳播給1500個人比真新聞要快6倍。傳播最快的假新聞是政治類和偽科學。
而且,即便是在傳播假新聞的賬號粉絲更少、更不活躍的情況下,假新聞仍然比真新聞跑得更快。
微信和假新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ow數字新聞中心日前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關注微信中的錯誤信息和不實消息如何在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中傳播。研究發現,在微信上收到美國華人關注的消息通常是關於穆斯林、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以及非法移民問題,典型的例子是“殺一個中國人,換一張綠卡”這樣聳人聽聞的假消息。
由於許多大多數美國媒體是英文媒體,而第一代華人移民更習慣於用中文閱讀新聞,微信填補了這種“信息真空”。
同時,與臉書、推特和微博等平台不同,微信並不是根據“算法”對信息進行篩選和排名,而是純粹根據推送時間和用戶個人的訂閱來決定用戶能讀到什麼樣的信息。
因此,相對臉書、推特和微博,微信是一個更加封閉的信息環境,一個人在微信上的信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她)自己關注了哪些公眾號,以及他(她)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什麼。
在這樣的環境下,假新聞也非常容易迅速傳播。
除了有關美國政治的假新聞外,微信上也有許多偽科學、偽養生的內容,不過這方面目前還沒有嚴謹的學術研究,不清楚這樣的信息具體有多大的傳播力。
假新聞氾濫原由
除了技術的幫助以外,讀者的心理在假新聞的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震驚!這樣喝水竟導致孩子死亡!” “剛剛!美國公佈了大新聞!” “XXX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國人必看!”
假新聞和垃圾信息往往在傳播上下足了工夫,這樣聳動的標題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吸引更多人點擊。另外,人們在篩選信息時也更傾向於相信與自己的立場相似的信息,並用這些信息鞏固自己的偏見。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有關外國、其他宗教和民族的陰謀論總能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
比如,曾經在微博、微信和各大論壇上傳播的一則帖子稱中國廣州發生了“黑人暴動”,帖子指“黑人殺害廣州市民、強姦廣州女大學生”等等,而事實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暴動”。
如何對抗假新聞?
在優秀的記者和調查報導逐漸衰落的時代,如何有效對抗假新聞?
有人認為應該從技術層面改善信息平台對信息質量的控制。比如,圖片和視頻分享程序Snapchat的做法是與主流新聞媒體合作,只顯示這些媒體推送的消息。Snapchat的信息政策也讓它成為2016年美國大選中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假新聞”攻陷的社交平台。
但也有人質疑這種集中審查過濾信息的做法有悖於信息自由的原則。對此,商界和學界也有人提出不設置提前顧慮、集中審查的模式,而是利用數據分析來判斷一條信息的真偽。
比如,如果一些賬號長期發布虛假消息,它們轉發的消息可信度就要被打折扣,而平台也可以對公眾開放事實核查的權限,讓公眾對假新聞做標記,再通過算法確定是否有足夠多誠實可靠的人參與,並在顯示這條信息時對讀者作出提示。
不過,沒有哪種技術可以脫離人群獨立存在,一些從業者認為對抗假新聞的關鍵還是教育受眾,讓人們擁有辨別假新聞的技能,養成核查消息的習慣。
亞利桑那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丹·吉爾默(Dan Gillmor)認為,應該從對公眾的教育、記者自己的職業操守和改善信息平台這三個角度對抗假新聞。
奧克拉荷馬市的公立學校教育委員會成員艾倫·佩奇(Alan Page)也表示,應該在基礎教育中更多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無論是臉書、推特還是微博、微信的用戶,在假新聞氾濫的時代都難免“中招”。造成假新聞傳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解決起來也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VOA)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