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無類與擇優錄取,英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辯論百年後,走精英教育的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最近稍稍佔了上風。
也難怪,現任女首相特麗莎·梅,中學曾經就讀文法女子中學。她上任伊始就提出要振興教育,更確切地說是要復興英國的文法學校。
實際上,英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女首相:特麗莎·梅和曾主持英中香港主權移交談判的第一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都與文法學校有淵源。
文法學校,究竟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
公立學校
首先,文法學校是英國公立中學的一種,是英國公費義務教育系統的一部分。
然而,如今公費的文法學校一直走的是擇優錄取的精英路線:學生必須通過入學考試上了分數線才有資格入讀。
這種一手拿公帑,一手用考試將大部分普羅大眾子女拒之門外的做法,在英國社會引起的爭議可想而知。這也是文法學校在英國教育體系中屬於小眾另類的根本原因。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3400多所公立中學中,文法學校的數量僅佔7%。
精英路線
文法學校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6世紀,其後幾百年它以教授拉丁語為辦學目標,文法學校的名字由此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文法學校不光從一開始走的就是擇優錄取精英路線,而且最初還是收費的。
1902年的教育法案要求各地方政府設立教育局,為14歲以下的學童提供普及初級教育,同時也可以為「天資聰穎」的學生提供中等教育。
於是當年新建了一批文法學校,為少數的「聰明」學生提供中學教育。這些文法學校與私立中學一樣收費。
1907年出台的又一個教育法案責成獲得政府撥款的文法學校必須免費收取一定比例的學生。
不過,當年文法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卻並非寒門子弟。統計數據顯示,在現代文法學校開辦後的前30年,就讀文法學校的絶大部分學生來自中產階級,他們的父輩普遍都是專業人士或管理層人士,普通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少之又少。
1960年代,英國社會要求教育平等的呼聲高漲,廢除擇優錄取的理念在政界和社會各界都得到大量的支持,很多文法學校取消了入學考試,轉為普通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首相特里莎·梅當年就讀的文法學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改成了普通綜合學校。
1964年工黨上台執政後,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文法學校數量從鼎盛時期的近1300所,減少到200多所。
擇優錄取
有教無類的理想固然美好,中產階級卻並沒有因此放棄擇優錄取的文法學校。僅存的這200多所文法學校成為中產階級家庭更加努力爭取的目標。
每年的招生季節,文法學校報名人數總是大大超出錄取名額。那些全國有名的頂尖文法學校的競爭更為激烈。
由於很多文法學校設定收生範圍,因此英國的「學區房」房價水漲船高。貧困家庭負擔不起學區房,這些家庭的子女連參加入學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一直以來有人批評文法學校並非擇「優」錄取,而是擇「錢」錄取: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上文法學校的最關鍵因素,並非學習成績,而是父母的收入。
復興受阻
首相特里莎·梅上台後提出的復興文法學校計劃,原本是要打破這種局面,增加社會流動性,讓更多的寒門子弟獲得更好的中學基礎教育。
英國政府有此決心,除了內因還有外因:在全世界引以為傲的英國教育質量連連下降,基礎教育已經被亞洲多個國家遠遠拋在了後面。
所以,特里莎·梅最初提出的方案是,中央政府財政撥款3.2億英鎊,擴建文法學校,讓更多窮人家的孩子也有享受精英教育的機會。
這一方案2017年3月剛一提出,就遭到反對黨工黨、工會組織以及要求社會平等活動人士們的強烈批評和反對。
幾經周折,英國政府在今年5月推出了大大縮水的方案:不再擴建文法學校,現有的文法學校可以增加招生名額,為此中央財政撥款5千萬英鎊。
正如工會人士所說,振興文法學校是要讓「死灰複燃」。要真的做到,哪那麼容易啊?!
搬家讀書
今年3月,住在倫敦附近的華爸爸和華媽媽有些煩:小兒子在小學升中學的考試中成績優異,過了一所頂尖文法學校的錄取線。與此同時,如果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小兒子應該還有機會就讀家附近的一所相當不錯的普通綜合中學。
兩所好學校擺在面前選,這本應該是很多家長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卻讓華爸華媽頗傷腦筋。
文法學校離家遠,但能考上的學生個個成績了得,家長們都有望子成龍之心;普通中學離家近,但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重視教育和學習。
最後,華爸華媽像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做了他們的選擇:為了孩子讀一個好的文法學校——搬家。
(BBC)
也難怪,現任女首相特麗莎·梅,中學曾經就讀文法女子中學。她上任伊始就提出要振興教育,更確切地說是要復興英國的文法學校。
實際上,英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女首相:特麗莎·梅和曾主持英中香港主權移交談判的第一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都與文法學校有淵源。
文法學校,究竟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
公立學校
首先,文法學校是英國公立中學的一種,是英國公費義務教育系統的一部分。
然而,如今公費的文法學校一直走的是擇優錄取的精英路線:學生必須通過入學考試上了分數線才有資格入讀。
這種一手拿公帑,一手用考試將大部分普羅大眾子女拒之門外的做法,在英國社會引起的爭議可想而知。這也是文法學校在英國教育體系中屬於小眾另類的根本原因。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3400多所公立中學中,文法學校的數量僅佔7%。
精英路線
文法學校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6世紀,其後幾百年它以教授拉丁語為辦學目標,文法學校的名字由此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文法學校不光從一開始走的就是擇優錄取精英路線,而且最初還是收費的。
1902年的教育法案要求各地方政府設立教育局,為14歲以下的學童提供普及初級教育,同時也可以為「天資聰穎」的學生提供中等教育。
於是當年新建了一批文法學校,為少數的「聰明」學生提供中學教育。這些文法學校與私立中學一樣收費。
1907年出台的又一個教育法案責成獲得政府撥款的文法學校必須免費收取一定比例的學生。
不過,當年文法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卻並非寒門子弟。統計數據顯示,在現代文法學校開辦後的前30年,就讀文法學校的絶大部分學生來自中產階級,他們的父輩普遍都是專業人士或管理層人士,普通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少之又少。
1960年代,英國社會要求教育平等的呼聲高漲,廢除擇優錄取的理念在政界和社會各界都得到大量的支持,很多文法學校取消了入學考試,轉為普通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首相特里莎·梅當年就讀的文法學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改成了普通綜合學校。
1964年工黨上台執政後,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文法學校數量從鼎盛時期的近1300所,減少到200多所。
擇優錄取
有教無類的理想固然美好,中產階級卻並沒有因此放棄擇優錄取的文法學校。僅存的這200多所文法學校成為中產階級家庭更加努力爭取的目標。
每年的招生季節,文法學校報名人數總是大大超出錄取名額。那些全國有名的頂尖文法學校的競爭更為激烈。
由於很多文法學校設定收生範圍,因此英國的「學區房」房價水漲船高。貧困家庭負擔不起學區房,這些家庭的子女連參加入學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一直以來有人批評文法學校並非擇「優」錄取,而是擇「錢」錄取: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上文法學校的最關鍵因素,並非學習成績,而是父母的收入。
復興受阻
首相特里莎·梅上台後提出的復興文法學校計劃,原本是要打破這種局面,增加社會流動性,讓更多的寒門子弟獲得更好的中學基礎教育。
英國政府有此決心,除了內因還有外因:在全世界引以為傲的英國教育質量連連下降,基礎教育已經被亞洲多個國家遠遠拋在了後面。
所以,特里莎·梅最初提出的方案是,中央政府財政撥款3.2億英鎊,擴建文法學校,讓更多窮人家的孩子也有享受精英教育的機會。
這一方案2017年3月剛一提出,就遭到反對黨工黨、工會組織以及要求社會平等活動人士們的強烈批評和反對。
幾經周折,英國政府在今年5月推出了大大縮水的方案:不再擴建文法學校,現有的文法學校可以增加招生名額,為此中央財政撥款5千萬英鎊。
正如工會人士所說,振興文法學校是要讓「死灰複燃」。要真的做到,哪那麼容易啊?!
搬家讀書
今年3月,住在倫敦附近的華爸爸和華媽媽有些煩:小兒子在小學升中學的考試中成績優異,過了一所頂尖文法學校的錄取線。與此同時,如果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小兒子應該還有機會就讀家附近的一所相當不錯的普通綜合中學。
兩所好學校擺在面前選,這本應該是很多家長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卻讓華爸華媽頗傷腦筋。
文法學校離家遠,但能考上的學生個個成績了得,家長們都有望子成龍之心;普通中學離家近,但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重視教育和學習。
最後,華爸華媽像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做了他們的選擇:為了孩子讀一個好的文法學校——搬家。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