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派、忠誠、外交素人:看懂新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美國新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一片爭議聲中,以參議院支持率最低的姿態就任,他在未正式上任前便開始「履職」,於4月初以中情局局長身份就朝鮮問題展開斡旋,「秘密訪朝」為美朝元首會談鋪路。

蓬佩奧的鷹派身份備受注目,曾經在對華、對朝議題上發出強硬言論,外界認為他的任命本身,已經折射出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亦猜測他上場可能會令美國立場變得更強硬。

然而,有專家對BBC中文表示 ,總統特朗普「革退」前國務卿蒂勒森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出現搖擺不定的情況,而蓬佩奧對外交事務並不熟悉,或無法平衡各方,其執行力存在疑問,或許只是「聽特朗普的話」。

討論朝鮮「改朝換代」

去年,蓬佩奧以中情局局長身份出席論壇時,曾暗示希望朝鮮改朝換代,認為要達到無核化,就要把領導人與核能力分開。被問到他是否希望朝鮮改朝換代,他否認,但同時說:「朝鮮人民樂意看見他離開」。

蓬佩奧說,就算朝鮮改變政權,也不一定對美國有利,後果是未知之數,而且這並不是一個「明天就能完成的任務」,亦要說服其他國家。

由於回應了朝鮮政權更替問題並作出了一定暗示,彭佩奧的這番言論被視為當時美國在朝鮮問題上最強硬的姿態。

當特朗普宣佈提名蓬佩奧接任國務卿一職時,外界都注視他會否以強硬手段處理朝鮮問題,他在出任中情局局長時已被特朗普指派處理朝鮮問題,並在特朗普答應與金正恩會面後,秘密訪問朝鮮,為美朝首腦會談鋪路。

特朗普稱讚蓬佩奧此行,指他為美國與朝鮮建立了良好關係。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鮑勃·科克(Bob Corker)表示,蓬佩奧是這個時候加入並領導與朝鮮談判的「最佳人選」,不過有民主黨中人憂心,他的強硬作風會影響談判。

「聽命特朗普」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對BBC中文表示,朝鮮問題上,蓬佩奧只是順應事態發展、聽命特朗普、「完成任務」的人,最後的功勞不一定屬於他。

許楨說,前任國務卿蒂勒森因為在石油業界有一定地位和人脈,雖然不是如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克里(John Kerry)這樣有外交經驗背景的典型外交官,但仍熟悉中東、俄羅斯等事務。然而,蓬佩奧不是外交界出身,雖然有軍人、中情局背景,但其政治能量、外交網絡有限,可說是「一片空白」,他在外交上的執行能力是「一大疑問」,他的出現反而令美國外交政策「沒有那麼穩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對BBC中文表示,從蓬佩奧的從政經歷看,他可能在外交事務上有一定涉獵,但未必特別熟悉。他擔任國會議員時,曾經是情報委員會成員,對外交防務有一定了解,但未必是該領域的專才。

「特朗普對蓬佩奧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應該看重的是他的忠誠度和執行力,所以對蓬佩奧而言,最為關鍵的是執行總統的政策議程、實現總統的政策目標。目前特朗普政府顯然希望有效解決半島事務、推進半島無核化、解除關於本土安全的憂慮、回應選民訴求。在這個意義上,蓬佩奧的作用只是執行和有效推動。」他說。

許楨認為蓬佩奧較親特朗普,兩人「溝通成本低」,他會聽命於特朗普,「說甚麼就說甚麼、做甚麼就做甚麼」,但這亦會有後果,蓬佩奧將難以「平衡、穩定、制約」特朗普的不穩定的外交思路,難以像蒂勒森那樣「填補」特朗普的不足。

許楨說,蒂勒森離任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出現「搖擺跡象」。

例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先是透露出想撤軍的意願,但因為毒氣攻擊事件,與英法空襲敘利亞,不惜得罪俄羅斯。

許楨認為美國並不具備足夠的外交實力同時制約中國或俄羅斯,形容美國「只能選一個對手」。

他認為特朗普這種「難以預測」的做法在美國國內或許奏效,但別國不會輕易順著他的意思,「有時候你動了那擺鐘後,不是你想收手便收手」。

他舉例說,近日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國起初以為自己一齣手中國便會求饒,但似乎並不如他所願。目前特朗普似乎走回蒂勒森在任時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處理伊朗、敘利亞、俄羅斯問題,因為看起來「中美關係比美俄關係要樂觀一點」。

刁大明則表示,蓬佩奧被認為「茶黨」勢力一員,而「茶黨」在外交事務上的確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偏見,而蓬佩奧的軍旅生涯、中情局的經歷,也增加了他軍事鷹派傾向,他也先後對中俄有強硬表態。

但刁大明認為,蓬佩奧出任國務卿後,隨著角色和職責轉變,在處理中美關係上應該會有更大的視野和格局,應該會考慮更為寬廣和長遠的問題,可能會更為務實、理性地處理對華事務。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