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計劃:「鵲橋」中繼衛星將助勘探月球背面

中國發射了一枚新的衛星,將在未來用於幫助中國的太空探測器從月球背面登陸,而那是人類從地球上從未見過的月球表面。

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消息,北京時間周一(5月21日)5時28分,「鵲橋號」中繼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這枚用中國古代神話牛郎織女相聚的「鵲橋」命名的衛星,將作為中國探月任務的第一步,其作用是為未來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之間的中繼通信。

它將在距離地球40多萬公里(約30萬英里)的軌道上運行,也是世界上第一枚在該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

「鵲橋」進入運行軌道之後,中國將計劃向月球背面發送探測器。中國聲稱,這一任務將會在2018年底「擇機實施」。

如果中國成功令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登陸,將是人類第一次月球背面探索任務。1959年,蘇聯「月球3號」(Luna 3)太空船最早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九年之後的1968年,美國「阿波羅8號」太空船圍繞月球飛行時,船艙裏的宇航員是最早親眼觀察到月球背面的人類。

至目前為止,人類尚未成功讓太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登陸,主要原因是要從該位置與地球通信,在技術上無法實現。

而中繼衛星將解決這一問題。它的作用就是幫助把從月球背面發出的信號轉送回地球。

BBC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nell)從香港報道稱,中國最終的計劃,是希望在月球背面安置一台由荷蘭製造的射電望遠鏡。這個無線電接收器將從那裏探測來自更遠星體的長波信號。

中國的「嫦娥」太空任務

「鵲橋號」衛星是嫦娥四號太空任務的一部分,而這是中國的第四個探月任務。

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探測器分別在2007和2010年完成圍繞月球的飛行任務;

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在月球表面登陸;

2014年,實驗性的嫦娥五號T1飛行試驗器發射,其返回艙圍繞月球飛行並返回地球,顯示了中國有能力將太空飛行器帶回地球;

2019年,嫦娥五號將計劃在月球表面登陸並帶回巖石和土壤樣本。

中國近年一直在發展雄心勃勃的空間探索技術,包括在明年建成自己的太空站。

中國希望自身的空間探索技術至2030年能追上俄羅斯與美國,但同時堅稱,其發展太空技術完全是出於和平目的。

什麼是月球的「暗面」?

月球背面通常也被稱作月球的「暗面」,它是指從地球的方向看不到的月球表面。事實上,由於月球自轉和圍繞地球公轉的週期一致,因此從地球上能夠看到的月球表面一直是同一個面,月球的另一面從來無法從地球上觀察到,人類在登月時也從未在背面登陸。

因為這樣的「神秘」性,人們習慣將月球背面稱作「暗」面,但它其實並非永遠是「暗」的,它只不過是「背」向地球。

(BBC)

嫦娥未動,鵲橋先行

週一凌晨,一枚中繼通訊衛星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奔赴位於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L2點。這枚名為「鵲橋」的衛星,將為預定年底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探測器「搭橋」,在其著陸月球背面時提供中繼通訊。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鵲橋"中繼衛星於北京時間5月21日凌晨5時28分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衛星直接被送入了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0萬公裡的橢圓形地月轉移軌道。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8萬公裡。

而"鵲橋"衛星的最終目的地並非環繞月球飛行,而是比月球再遠一些的地月拉格朗日第二點(簡稱地月L2點)。該點位於月球背面上空6萬~8萬公裡,在此飛行的航天器所受的地球引力、月球引力與環地球公轉向心力恰好平衡;而由於月球的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相同,始終由同一面朝向地球,因此抵達地月L2點的航天器能夠"靜止"於月球背面上空。

不過,由於軌道動力學因素,航天器一般並不會直接位於地月L2點,而是會選擇圍繞該點飛行的利薩如曲線軌道。這樣做的優點之一便是:航天器的視野不會被月球完全遮擋,而將能"看到"地球。

因此,"鵲橋"衛星便能夠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在此之前,由於從地球表面無法直接觀測月球背面,還未曾有任何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著陸,只有過飛越經歷。中國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枚踏足月球背面的探測器。而屆時位於月球背面上空的"鵲橋",就將名副其實地承擔起牽線搭橋的任務,為"嫦娥"提供中繼通訊。"鵲橋"正常工作,將是"嫦娥四號"任務成功的重要前提。

人類有望首次踏足月球背面

在"鵲橋"之前,中美兩國已經各自有過少數幾枚航天器抵達過地月L2點,不過大多是科研探測任務。在該點建立中繼通訊服務,則是頭一遭。"鵲橋"中繼衛星的設計工作壽命是5年,而由於圍繞地月L2點的利薩如曲線軌道所需消耗的燃料很少,一些專家已經在期待該衛星能夠超期服役。中科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葉培建曾在2016年對外界表示,希望"鵲橋"能夠成為"長壽星",這樣,未來幾年如果有別的國家也要探索月球背面,也可以得到"鵲橋"的中繼通信服務。

嫦娥探月工程是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7年至今,中國已經發射了4枚月球探測器,其中"嫦娥三號"更是在2013年實現了月球表面軟著陸,並釋放出"玉兔號"月球車。根據計劃,在"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將實現月球表面采樣後返回地球。正在推進中的中國火星無人探測計劃也參考嫦娥工程,分階段實現繞飛、著陸、返回各項目標。

至於載人登月,中國航天局目前則僅有初步構想,尚未正式立項。

除了實現月球背面的中繼通訊服務,此次發射的長征四號丙火箭還利用剩餘運力,攜帶了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充分利用地月L2點的獨特環境。微衛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搭載的低頻射電探測儀、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則分別由荷蘭、沙烏地阿拉伯研製。

德國之聲中文網 文山/石濤/(德新社、新華社等)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