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發生多起殺人、分屍命案,手法兇殘駭人聽聞,有關死刑存廢的問題也再次引發爭論。
連續發生的兇殺案和加害者冷酷無情的反應,甚至是狡猾和試圖脫罪的態度,引發了許多台灣民眾的怨恨,指責政府暫停執行死刑助長犯罪。
台灣多家電視政論節目也紛紛就死刑存廢問題進行討論,其中不乏主張保留死刑和主張廢除死刑的兩派人馬之間針鋒相對的辯論和爭吵。
台灣法律目前仍然有死刑刑罰,但上次執行死刑是2016年5月,在台北捷運列車上隨機殺人的鄭捷被執行死刑,而民進黨政府上台至今沒有執行過死刑。
在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的法務部長王清峰也因為推動廢除死刑,但未獲得多數民意支持而最後被迫下台。
殺人分屍案頻傳
本周,一名37歲的陳姓射箭教練涉嫌殺死30歲高姓女子,並將其遺體肢解丟棄山區,警方帶搜尋犬前往調查時陳男還神情自若與警方交談,完全沒有自白意圖。
上月底,一名28歲的朱姓拳擊教練和27歲黃姓女友因感情糾紛發生爭執,將其殺害後肢解屍體,埋藏住家後方的花圃,然後自己畏罪上吊自殺死亡。
上月底,一名六旬的陳姓老翁涉嫌殺害結婚多年的妻子,並分屍裝在塑膠箱和塑膠袋放在家中,被42歲的女兒發現,提著部分袋子前往派出所報案,警方將陳男逮捕移送法辦。
上個月,一名33歲的賴姓男子到妹妹任職的牙醫診所要向妹妹索借一千元,與診所王姓牙醫師和護理師發生糾紛,竟拿出刀子刺死王姓牙醫師,事後牙醫師妻子希望能聽到兇嫌向死者誠摯道歉,但賴男竟表示要行使緘默權。
死刑爭論
台灣社會上支持死刑的民意一直是佔多數,在歷次民意調查中,支持死刑都超過了支持廢除死刑的比例。
支持死刑的人認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死刑能發揮遏阻犯罪的功能,而且傳統社會「一命償一命」的觀念根深蒂固。
電視政論節目上的名嘴說話更尖銳,表示現行法律有死刑刑罰,法院判處死刑但法務部卻不簽署執行,法務部長邱太三涉嫌瀆職罪。
對此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廢除死刑並非現今法務部的政策,但對於死刑的執行需要非常慎重,同時也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
邱太三指出,前總統馬英九時代把聯合國推動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但是目前沒有廢除死刑的政策,也因為如此,對執行死刑要更慎重按法律進行。
冤案前例
反對死刑的人則認為,法院對重大刑案加害者宣判死刑只是「以暴制暴」,試圖以簡單的暴力制裁手段解決複雜的犯罪心理問題,不能發揮教化和矯正人心的功能。
加上過去在國民黨戒嚴時期,死刑在當時被統治階級的眼裏,更被視為是統治者高壓手段的終極表現。
也因此有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形容死刑是「極權思想」,以極刑手段維持社會秩序,在現在已經民主化的台灣「並不可取」。
另外,每次討論廢死議題的時候總會拿出來談的死刑冤案,例如被誤判強姦女童而被處死的士兵江國慶,就成為支持廢死一派最常用的例證。
國外現狀
死刑的存廢在許多國家都是爭議性話題,歐盟國家都沒有死刑,歐盟並要求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必須廢除死刑才能加入。
在英國,最後一次執行死刑是在1964年,1969年廢除謀殺罪死刑(死刑僅保留給叛國罪等戰時罪名),至1998年全面廢除死刑。
美國的50個州裏面有31個州目前仍然維持死刑,2016年10月蓋洛普的一次民調顯示,60%的人支持死刑,37%的人反對死刑。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資料,2017年底全球已經有106個國家廢除死刑,7個國家死刑僅存在於戰時罪名,29個國家雖然維持死刑,但過去10年內未曾執行,56個國家維持死刑。
2016年,全球(不包括中國)有993人被執行死刑,中國死刑資料未公開,但據估計有超過1000人被執行死刑。
泰國上周以注射毒劑的方式對一名死刑犯執行死刑,這是泰國九年來首次執行死刑。
韓國雖然尚未正式廢除死刑,但過去20年來未曾執行過死刑。《韓聯社》報道,韓國人權委員會推動政府在今年底以前宣佈廢除死刑。
(BBC)
連續發生的兇殺案和加害者冷酷無情的反應,甚至是狡猾和試圖脫罪的態度,引發了許多台灣民眾的怨恨,指責政府暫停執行死刑助長犯罪。
台灣多家電視政論節目也紛紛就死刑存廢問題進行討論,其中不乏主張保留死刑和主張廢除死刑的兩派人馬之間針鋒相對的辯論和爭吵。
台灣法律目前仍然有死刑刑罰,但上次執行死刑是2016年5月,在台北捷運列車上隨機殺人的鄭捷被執行死刑,而民進黨政府上台至今沒有執行過死刑。
在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的法務部長王清峰也因為推動廢除死刑,但未獲得多數民意支持而最後被迫下台。
殺人分屍案頻傳
本周,一名37歲的陳姓射箭教練涉嫌殺死30歲高姓女子,並將其遺體肢解丟棄山區,警方帶搜尋犬前往調查時陳男還神情自若與警方交談,完全沒有自白意圖。
上月底,一名28歲的朱姓拳擊教練和27歲黃姓女友因感情糾紛發生爭執,將其殺害後肢解屍體,埋藏住家後方的花圃,然後自己畏罪上吊自殺死亡。
上月底,一名六旬的陳姓老翁涉嫌殺害結婚多年的妻子,並分屍裝在塑膠箱和塑膠袋放在家中,被42歲的女兒發現,提著部分袋子前往派出所報案,警方將陳男逮捕移送法辦。
上個月,一名33歲的賴姓男子到妹妹任職的牙醫診所要向妹妹索借一千元,與診所王姓牙醫師和護理師發生糾紛,竟拿出刀子刺死王姓牙醫師,事後牙醫師妻子希望能聽到兇嫌向死者誠摯道歉,但賴男竟表示要行使緘默權。
死刑爭論
台灣社會上支持死刑的民意一直是佔多數,在歷次民意調查中,支持死刑都超過了支持廢除死刑的比例。
支持死刑的人認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死刑能發揮遏阻犯罪的功能,而且傳統社會「一命償一命」的觀念根深蒂固。
電視政論節目上的名嘴說話更尖銳,表示現行法律有死刑刑罰,法院判處死刑但法務部卻不簽署執行,法務部長邱太三涉嫌瀆職罪。
對此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廢除死刑並非現今法務部的政策,但對於死刑的執行需要非常慎重,同時也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
邱太三指出,前總統馬英九時代把聯合國推動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但是目前沒有廢除死刑的政策,也因為如此,對執行死刑要更慎重按法律進行。
冤案前例
反對死刑的人則認為,法院對重大刑案加害者宣判死刑只是「以暴制暴」,試圖以簡單的暴力制裁手段解決複雜的犯罪心理問題,不能發揮教化和矯正人心的功能。
加上過去在國民黨戒嚴時期,死刑在當時被統治階級的眼裏,更被視為是統治者高壓手段的終極表現。
也因此有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形容死刑是「極權思想」,以極刑手段維持社會秩序,在現在已經民主化的台灣「並不可取」。
另外,每次討論廢死議題的時候總會拿出來談的死刑冤案,例如被誤判強姦女童而被處死的士兵江國慶,就成為支持廢死一派最常用的例證。
國外現狀
死刑的存廢在許多國家都是爭議性話題,歐盟國家都沒有死刑,歐盟並要求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必須廢除死刑才能加入。
在英國,最後一次執行死刑是在1964年,1969年廢除謀殺罪死刑(死刑僅保留給叛國罪等戰時罪名),至1998年全面廢除死刑。
美國的50個州裏面有31個州目前仍然維持死刑,2016年10月蓋洛普的一次民調顯示,60%的人支持死刑,37%的人反對死刑。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資料,2017年底全球已經有106個國家廢除死刑,7個國家死刑僅存在於戰時罪名,29個國家雖然維持死刑,但過去10年內未曾執行,56個國家維持死刑。
2016年,全球(不包括中國)有993人被執行死刑,中國死刑資料未公開,但據估計有超過1000人被執行死刑。
泰國上周以注射毒劑的方式對一名死刑犯執行死刑,這是泰國九年來首次執行死刑。
韓國雖然尚未正式廢除死刑,但過去20年來未曾執行過死刑。《韓聯社》報道,韓國人權委員會推動政府在今年底以前宣佈廢除死刑。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