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碎——如果羅伯特·肯尼迪沒有遇刺身亡

1968年6月,又一位肯尼迪家族中的政壇重量級人物羅伯特·肯尼迪遇刺。有人認為,那一天「美國夢碎了」。

1968年6月4日,羅伯特·肯尼迪在加州的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中獲勝,向成功當選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人邁出關鍵一大步。

6月5日凌晨,美國加州洛杉磯大使酒店內,他向支持者發表演說後,從廚房前往記者招待會時,在擁擠的過道上,被人近距離開槍擊中頭部。

一天後,羅伯特·肯尼迪傷重不治身亡,年僅42歲。

50年來,一直有人認為,如果羅伯特沒有遇刺身亡,他完全可能像其兄約翰·肯尼迪一樣問鼎總統寶座。還有人說,果真如此,美國這半個世紀的歷史將會完全不同。

社會公平

羅伯特·肯尼迪生於美國名門望族,父親約瑟夫·肯尼迪曾是羅斯福總統重要的商界盟友,也是美國民主黨的堅定支持者。

與中國「學爾優則仕」頗為相像的是美國的「商爾優則仕」,約瑟夫·肯尼迪頗有政治抱負,但他只在美國政府中擔任過一些職位,其中包括美國駐英國大使。

很多人認為,老肯尼迪的政治雄心是助推約翰·肯尼迪1961年當選美國總統的關鍵原因之一。

作為總統的幼弟,年輕的羅伯特·肯尼迪出任司法部長。

儘管他生性害羞,不善言談,卻因行事果斷在美國政壇留下「絶不手軟」的名聲。

1962年,打破美國高等教育種族隔離制度的梅西迪斯案,便是羅伯特擔任司法部長期間的政績之一。

這一年,29歲的退伍軍人梅雷迪斯成為申請密西西比大學的第一名黑人學生,但被大學拒絶。官司一路打到了美國最高法院,最終法官判決密西西比大學應接受梅雷迪斯入學。

然而,奉行種族隔離主義的密西西比州州長拒絶執行判決。

肯尼迪派出聯邦執法官,在種族主義者的抗議浪潮中,保護梅雷迪斯入學。最終梅雷迪斯成為密西西比大學的第一名黑人學生。

肯尼迪說:「梅雷迪斯開創了一個先例,同時也以自己的名字掀開了我們這個時代與強權鬥爭的新篇章。」

希望漣漪

1963年11月,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隨後,羅伯特辭去司法部長一職投身政界,成功當選紐約州參議員,並很快被視為其兄長的政治繼承人,也被反戰、反對種族歧視的人們視為政治上的代表。

羅伯特·肯尼迪從不掩飾他的反戰、反對種族歧視、反共和爭取人權、民權的政治觀點。

1966年6月,羅伯特·肯尼迪應邀前往仍然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訪問。在開普敦大學,他向南非全國學生聯合會發表演講,大談人權、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以及公眾對政府權力應有的監管和限制。

他說,這些都是西方社會的神聖權利,是「我們和納粹德國不同的關鍵所在」,「是我們與當今共產主義不同的核心所在」。

羅伯特·肯尼迪說自己堅決反對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將國家凌駕於個人和家庭之上,缺乏言論自由、抗議自由、宗教自由、媒體自由」,而這些正是專制國家的特徵。

他說:「每一次,當某個人為了自己的理想挺身而出,或為改善更多人的命運而努力奮鬥,或與世間不公勇敢鬥爭,他都會散發出希望的漣漪,這些漣漪相互交錯聚集數百萬計的能量和勇氣,最後匯成一股洪流,能衝破那最沉重的壓迫與抵抗之牆。」

民權運動

1968年是美國動蕩的一年。越南戰場上傳回的慘烈戰況使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高漲。

1968年3月16日,肯尼迪宣佈參加美國總統競選, 重要原因之一是要結束越南戰爭。在肯尼迪看來,結束越戰與美國國內民權運動的精神一致。

他說:「我在尋求一種新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可以終結發生在越南和我們自己的城市中的殺戮,可以消除在我們國家和世界其他地方存在的黑人和白人之間、富人和窮人之間、年輕人和老人之間的鴻溝。」

1968年4月,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震驚美國,羅伯特·肯尼迪為紀念他再次公開宣講對種族平等問題的理想。

「在美國我們需要的不是分裂;在美國我們需要的不是仇恨;在美國我們需要的不是暴力行動或無法無天,而是友愛,智慧,和彼此間的同情,以及對於那些在我們的國家中仍承受痛苦的人的一種正義感,無論他們是白人還是黑人。」

這番講話後不到兩個月時間,羅伯特·肯尼迪自己也遇刺身亡。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他的死標誌著美國自由主義復興的終結。

遇刺一刻

羅伯特·肯尼迪被槍擊中後,當時在國際聯合通訊社(UPI)擔任攝影記者的羅納特·本內特(Ronald Bennett)跳上酒店廚房內的一個不鏽鋼送餐車,好居高臨下看清地上的情況,並拍攝到了隨後的混亂場景。

當人們大喊大叫,聲嘶力竭,與槍手推推搡搡的時候,本內特突然發現到了自己該出手干預的一刻。

「他們不能從他手中奪下手槍,顯然槍手興奮到了極點,於是我踩住了他的手,他們這才奪下他的槍。」

「我給相機又裝了一卷膠捲,這才意識到出於自動反射,我已經拍了25張照片。」

羅伯特·肯尼迪躺在酒店廚房的地上,幾乎沒有知覺,眼睛一開一閉——一顆子彈射進了他的頭顱。

警察逮捕了槍手希爾汗(Sirhan),肯尼迪被緊急送往醫院,本內特看到的是慶功會變成噩夢後留下的一片狼藉。

「人們在現場遊蕩,有的大聲哭泣,還有人乾脆坐在地上,有人祈禱,有人哀悼,有人不願相信剛剛發生的一切。」

歷史假設

歷史學教授傑羅密·蘇利(Jeremi Suri)向BBC表示,「 如果肯尼迪不死,今天的美國肯定會不同。我們將不會那麼強硬地向右轉, 我們當今社會中的黨派之爭也將顯得很不一樣。」

美國多爾富·布里斯克歷史中心(Dolph Briscoe Center for American History)收藏了攝影記者本內特當年在刺殺現場拍攝的照片。該中心的本·萊特(Ben Wright)說:歷史推測充滿不確定因素,很不靠譜,但是歷史絶對是有因果關係的。因為把假如考慮在內,所以我們對歷史因素的價值有不同的評估。

「 馬丁·路德·金博士和肯尼迪參議員遇刺這樣的事件很重要,是因為我們憑直覺知道,如果沒有這些事件,美國的歷史軌跡將會有這樣那樣很多重要的可能。」

羅伯特·肯尼迪當年是否能團結民主黨,是否真能問鼎總統寶座,將會永遠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假設。但是,當年他遇刺時就在他身邊的一些人至今仍然堅信,他獨特的政治才華應該會讓他成為總統。

當年報道肯尼迪競選過程的記者朱利斯·威特寇福(Jules Witcover)說:「 在羅伯特·肯尼迪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來自白人社區的人能與黑人社區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威特寇福認為,羅伯特·肯尼迪的競選過程以及他所代表和堅持的信念,至今對民主黨而言仍然有里程碑意義。

威特寇福其後寫了一本書《 1968: 夢想破滅的一年》。

撫今追昔

美國多爾富·布里斯克歷史中心的萊特說,現代與1968年可比的年份是2016年。

「在很多方面,2016年與1968年相去甚遠,但是這兩個年份都有的特點是政治動蕩、社會分裂、種族問題、以及普遍認為今不如昔的民意。」

在羅伯特·肯尼迪遇刺後,8月的美國民主黨全國年會陷入暴力與鬧劇。數以千計的反戰者聚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辦地─芝加哥。芝加哥市長理查德.戴利下令警察嚴懲示威者。

與1968年一樣,2016年也是美國的選舉年,選出了共和黨總統特朗普。

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人們回望50年前的1968年,對羅伯特·肯尼迪的懷念又多出很多別樣的情緒。

美國喬治亞州國會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在紀念羅伯特·肯尼迪遇刺50週年時所說:「他遇刺了,有些東西在美國也死了,有些東西在我們所有認識他的人心中死了。」

「他是那麼多人希望和夢想的化身。如果他還活著,我們這個世界應該會好得多。」

然而,歷史畢竟只能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