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歧視中國人?英文版日記引發爭議

愛因斯坦1920年代在中國旅行的日記,如今譯成英文出版。其中對中國人的一些描述,引發對愛因斯坦的種族主義態度的質疑。中國網友反應不一。

愛因斯坦是種族主義者嗎?那個在流亡美國時表態反對歧視美國黑人、稱種族主義為"白人的疾病"的愛因斯坦?從愛因斯坦1922年冬天至次年初的中國之行的日記來看,似乎是這樣。

他的那段日記如今首次以英文出版,書名為"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遠東、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相關的媒體報導引發反響。

愛因斯坦的德文日記原文早已整理成書。如今,新的這本單冊英文書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發行,作為該校"愛因斯坦文獻收集"(Collected Papers of Albert Einstein)項目的一部分。

英國《衛報》的報導寫道:"這本私人日記的出版,其中愛因斯坦描述了他在1920年代亞洲之行的印象和經歷,顯示出……這位被視為人道主義榜樣(物理學家的)的種族主義態度。這種態度特別表現在對中國人方面。"

在日記中,愛因斯坦從主觀的視角毫無拘束地描述了他在香港和上海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認知。這些描述十分直接,但一些地方也體現出他對社會經濟狀況的體察以及對中國人勞苦的同情。

1922年11月在上海的一次散步中,他觀察到"極為艱苦的生存斗爭下,最被忽略的人們所表現出的柔和、以及大多是麻木"。在街上他看到很多敞開的作坊、商店,"盡管嘈雜卻沒有爭吵"。"甚至連做牛做馬的苦工也從未流露出痛楚的表情。奇特的群居民族,常常有可觀的小肚子,總是忍耐,時常更像機器而不是人。"在大街上遇到中國人時,他注意到"雙方都瞪大眼睛互相看"。

看上去愛因斯坦對於兩種不同的文化相遇時所發生的"相互盯著看"是很理解的。不過,他似乎並沒有意識要克服自己的歐洲視角。最令人驚異的是,他寫道,覺得"男性和女性之間差別很小","不明白中國女性擁有怎樣的致命魅力,讓中國男性即便面對養育子女的難題也無法抗拒。"

愛因斯坦觀察到中國人、甚至孩子們看上去有些"麻木",他寫道:"如果這些中國人把其他民族擠走了,那很可惜。在我們看來,這樣想想都覺得無法言說的無聊。"這句話尤其被認為是種族主義的典型表達。

《衛報》的報導也受到中國媒體轉載。一些中國網友表達了抗議,但也有人表示理解。

一名新浪用戶評論說:"在學術上愛因斯坦是一個成功者,在對待世界各民族的尊重上,愛因斯坦不是合格者,他的言論有些地方我認為可恥、偏激。"

還有一位網友說:"當你被貧窮、飢餓、病痛、天災和戰亂折磨得衣不蔽體、皮包骨頭、顛沛流離、一貧如洗甚至絕望到麻木的時候,就別指望還能保持優雅和禮貌,還能充滿理想和希望!愛因斯坦或許不是個種族主義分子,但絕對是個對現實一無所知、生活在自我世界中的巨嬰!"

另一位網友寫道:"我一點也不認為他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講了那個時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真實狀況。從總體狀況講,那個時代的中國就是這樣的對外形象。"

還有一位網友提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表示:"現代的人總喜歡用現代文明的標準去衡量過去發生的事情,其結果當然是導致'令人震驚'。"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作者 Hans Spross

愛因斯坦遊記辱華 編輯指呈現立體巨人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抨擊種族主義不違餘力,其人道主義精神備受推崇,但他1920年代旅行日記英文譯本最近出版,卻顯示他當時對亞洲人的種族偏見。日記的英譯者及編輯稱,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歧視尤其令人震驚,如此偉大的人也未能擺脫偏見,在今天讀來別有意義。

本身是猶太人的愛因斯坦曾經歷德國反猶浪潮,納粹上台後,他移民美國,不時抨擊美國歧視黑人。他曾說:「身為猶太人,我對黑人受歧視感同身受。」

認為日本中國印度人天生智力低

不過,近日翻譯成英語出版的The Travel Diaries of 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遊記)顯示的卻是大相逕庭的形象。1922年,愛因斯坦前往日本、中東及西班牙遊歷超過5個月。他在日本講學6星期,來回兩次途經上海和香港短暫停留。愛因斯坦1922年11月13日抵達上海,在日本方面陪同下遊覽,同日更由瑞典駐上海領事館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12月31日下午,愛因斯坦再度抵滬逗留至次年1月2日。

雖然逗留中國的時間很短,但愛因斯坦在日記中寫下不少對中國人的負面印象。他稱中國人「勤勞、骯髒、愚鈍」,又稱「中國人吃飯時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在樹林如廁那樣蹲著」。他又稱,中國男女的差別微乎其微,「不明白中國女性具有何種魅力,吸引男性到這個程度,讓他們生下這麼多後代」。然後他反思:「若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那真是遺憾。」

愛因斯坦對日本人的印象似乎好點,但仍不脫偏見。他讚賞日本人愉快地履行社會職責,為國家及社群自豪,但同時亦稱「這國家的『知性需要』似乎較『藝術需要』弱,這是自然傾向吧?」

私人想法 沒想過發表日記

遊記的編輯及翻譯羅森克蘭茲(Ze'ev Rosenkranz)稱,愛因斯坦在日記中認為日本人、中國人及印度人等天生智力低等,顯然是種族主義思想,當中談到恐怕中國人會取代其他種族,亦顯示歐洲人視他者為威脅。愛因斯坦很多評論都令人不悅,跟其人道主義形象成強烈對比,令人震驚。不過他補充,那些話是愛因斯坦毫無防備下記錄的私人想法,從沒想過日記會公開發表。他對《華盛頓郵報》稱,他相信愛因斯坦1920年代之後思想愈來愈開明,但他不肯定他的種族偏見,尤其是他對中國人的看法,有沒有改變。他認為,這些不同元素令愛因斯坦更立體。

中國網民:顯示時代局限

中國網民對愛因斯坦辱華言論議論紛紛,不少網民為他辯護,認為他看到的是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很難指望外國人能對中國有讚美。有網民更拿魯迅當時對中國人的評論,甚至認為愛因斯坦沒有錯。有人則反駁,愛因斯坦認為中國人生來如此、永遠不會改變,跟魯迅對中國人的批判不能相提並論,顯示這名科學巨人也是有時代局限性的種族主義者。

羅森克蘭茲認為,現今世界對他者的仇恨,愛因斯坦的局限亦對當今世界有參考意義,「就算是愛因斯坦面對他者時也無法認清自己」。

香港 明報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激賞操作及常見問題排除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