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預測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看看博彩業的行情就知道。
但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預測都會涉及一些本應更多用於觀察金融市場的信息源。
上月,瑞銀集團(UBS)發表了一份報告,重點分析在2018年世界杯主辦國俄羅斯當中的投資機遇。而就在第三頁,瑞銀就已經指出,俄羅斯世界杯最有可能奪冠的球隊是德國,預測他們將連續第二次捧杯。如果實現,這將是德國的第五個冠軍。
瑞銀集團稱,這份預測是18名分析師的研究成果。他們借助通常用於「二次分析」金融市場的計量經濟學運算法,對世界杯進行了10000次電腦模擬。
足球真是圓的?
這當然是非常高端的技術,不過經濟學家研究場外因素如何影響比賽結果的問題,已經很長時間了。
比如,更具體到世界杯來說,分析師就研究過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和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對於衝擊獎杯有怎樣的影響。
他們發現,影響的確是有的;不過重點是,這種影響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
「有一些經濟指標證明是對比賽結果有影響的:人口、人均GDP還有基礎設施等是其中的幾個,」密歇根大學體育管理學教授斯蒂凡·齊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解釋說。
齊曼斯基教授是足球經濟學研究領域建樹最多的學者之一,也是《足球經濟學》(Soccernomics)的聯合作者之一。該書從經濟角度講解足球。不過齊曼斯基指,足球比賽的隨機性仍然是更有可能主導比賽的因素。他在2017年12月與漢堡大學經濟學專家米蘭妮·克勞澤(Melanie Krause)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對1950至2014年間的3.2萬場國際足球比賽進行了分析研究。
無法一概而論
齊曼斯基向BBC表示:「那些經濟指標,加上主場優勢以及足球比賽經驗等等,對國家隊之間的比賽結果影響只佔30%的比重。於是像2016年歐洲杯冰島淘汰英格蘭這樣的爆冷戰果,就有了很大的存在空間。」
烏拉圭在1950年第二次奪得世界杯冠軍時,本國人口不足300萬,而這是唯一的例外。除烏拉圭之外,世界杯「冠軍俱樂部」當中的其他成員(阿根廷、巴西、英格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人口眾多並且經濟收入相對較好的國家。
另一方面,美國和中國則是在這條定律當中另一極端的例外。兩國雖然在其他的體育項目當中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績,但是在足球上卻不然。中國僅在2002年有過一次躋身世界杯決賽圈的經歷,而當時也未能從小組中出線。
而俄羅斯也和中美一樣,雖是奧運會上的金牌大戶,但在世界杯上的成績不盡人意。在過去五屆世界杯上,俄羅斯有三次未能晉身決賽圈。
沉睡的巨人
不過,也有人認為,一個國家的財力與運動場上的成功關係甚小。
國際諮詢機構普華永道(PwC)在2014年就曾指出:「在足球場上,似乎富裕的國家通常並不見得比較為貧窮的國家表現得更好。這或許反映了一個事實:相比起一些奧運項目,足球是練習成本相對較低的運動——不管是在橫街窄巷還是昂貴的體育場館裏,同樣可以輕易的練習踢足球的技巧。」
不過,德國經濟學家、倫敦金融公司Fidante的領頭人約阿希姆·克萊門特(Joachim Klement)認為,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放在微觀的經濟因素上。
「太窮的國家要建造和維護必要的訓練和醫療設施都有困難,就很難在大賽上取得成功,」他說。
「當然,如果一個國家國民人數較多,人才庫也就更大。這樣一來,一個國家在世界人口當中的佔比也會是足球領域成功的另一個決定因素。」
綜合因素
克萊門特準確地預測了2014年德國隊奪冠,也預測中了半決賽將有一場巴西與德國的對陣,只不過沒有猜出令人咋舌的東道主1-7失利。
他對2018年的預測是,法國將帶走他們的第二座世界杯冠軍獎杯。
「一個國家的財富和它在足球上的成功,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像瑞士或者盧森堡這些非常富有的國家或許有錢去建造必要的基礎設施,但是卻不能給它們的青年梯隊徵召足夠的年輕人,」克萊門特寫道。
「實際上,足球仍然是一項工薪階層和中層人士玩的運動。如果一個國家太富有的話,年輕人會更傾向於參與一些更昂貴的愛好,或者乾脆玩遊戲機,而不是上街頭去踢足球。」
中國能崛起嗎?
齊曼斯基則指,勝利的綜合因素要從一個國家複製到另一個國家並不容易。他以現實世界當中的經濟為例,來闡明他的觀點。
「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原因包括它位於世界主要貿易路線上的策略性地理位置。這個模式搬到俄羅斯或者博茨瓦納就不會有用。同理,烏拉圭在足球領域所做的事情,在別的地方並不會自動奏效。」
不過,他在國際足球的研究當中卻找到了證據,顯示體育領域也會有類似經濟學上的趨向性假說(convergence hypothesis)現象。說白了,就是窮國與富國之間的追趕效應。
「較弱的國家在總體上有所進步,雖然這並不代表它們會成為下一屆世界杯冠軍,但是有有力的證據顯示,人口較多的國家只要發展新晉人才,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這樣,中國的球迷就有了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聲稱將在2025年之前建成5萬所足球學校,這是讓中國發展成足球強國大計劃的一部分。
據國際足球管理機構國際足聯(FIFA)最近的一次普查(2007年),中國已經是踢足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超過2600萬,第二多的是美國。
排在第三位的則是另一個賽場上表現未如人意的國家——印度。該國從未躋身世界杯決賽圈(1950年他們曾經出線巴西世界杯,但卻在比賽正式開始前退出),但它的國內居住人口超過10億,也是全球十大經濟體之一。
不過,這個板球更加出名的國家似乎正在追趕足球世界的步伐:在國際足聯世界排名當中,印度位列第97,這是它自1993年有足球世界排名以來最高的一次。
此外,從2026年開始,世界杯參賽球隊數量將從現在的32隊增加到48隊,而亞洲國家的參賽席位有望從四隊增加到八隊。
但是驚喜爆冷的機會仍然存在,就像冰島那樣。他們在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上在有克羅地亞、烏克蘭和土耳其的小組當中成為頭名,歷史上首次躋身世界杯決賽圈。又或者像敘利亞那樣,雖然國內飽受戰亂,但仍然獲得了預選賽附加賽的資格。
「足球仍然高度的不可預測性。否則,我們又怎麼會如此著迷?」齊曼斯基說。
最後,給德國隊球迷一句話:雖然瑞銀集團很相信運算法,但是他們上一次凖確預測出世界杯冠軍已經是2006年的事……
(BBC)費爾南多·杜阿特(Fernando Duarte) BBC記者
但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預測都會涉及一些本應更多用於觀察金融市場的信息源。
上月,瑞銀集團(UBS)發表了一份報告,重點分析在2018年世界杯主辦國俄羅斯當中的投資機遇。而就在第三頁,瑞銀就已經指出,俄羅斯世界杯最有可能奪冠的球隊是德國,預測他們將連續第二次捧杯。如果實現,這將是德國的第五個冠軍。
瑞銀集團稱,這份預測是18名分析師的研究成果。他們借助通常用於「二次分析」金融市場的計量經濟學運算法,對世界杯進行了10000次電腦模擬。
足球真是圓的?
這當然是非常高端的技術,不過經濟學家研究場外因素如何影響比賽結果的問題,已經很長時間了。
比如,更具體到世界杯來說,分析師就研究過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和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對於衝擊獎杯有怎樣的影響。
他們發現,影響的確是有的;不過重點是,這種影響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
「有一些經濟指標證明是對比賽結果有影響的:人口、人均GDP還有基礎設施等是其中的幾個,」密歇根大學體育管理學教授斯蒂凡·齊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解釋說。
齊曼斯基教授是足球經濟學研究領域建樹最多的學者之一,也是《足球經濟學》(Soccernomics)的聯合作者之一。該書從經濟角度講解足球。不過齊曼斯基指,足球比賽的隨機性仍然是更有可能主導比賽的因素。他在2017年12月與漢堡大學經濟學專家米蘭妮·克勞澤(Melanie Krause)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對1950至2014年間的3.2萬場國際足球比賽進行了分析研究。
無法一概而論
齊曼斯基向BBC表示:「那些經濟指標,加上主場優勢以及足球比賽經驗等等,對國家隊之間的比賽結果影響只佔30%的比重。於是像2016年歐洲杯冰島淘汰英格蘭這樣的爆冷戰果,就有了很大的存在空間。」
烏拉圭在1950年第二次奪得世界杯冠軍時,本國人口不足300萬,而這是唯一的例外。除烏拉圭之外,世界杯「冠軍俱樂部」當中的其他成員(阿根廷、巴西、英格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人口眾多並且經濟收入相對較好的國家。
另一方面,美國和中國則是在這條定律當中另一極端的例外。兩國雖然在其他的體育項目當中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績,但是在足球上卻不然。中國僅在2002年有過一次躋身世界杯決賽圈的經歷,而當時也未能從小組中出線。
而俄羅斯也和中美一樣,雖是奧運會上的金牌大戶,但在世界杯上的成績不盡人意。在過去五屆世界杯上,俄羅斯有三次未能晉身決賽圈。
沉睡的巨人
不過,也有人認為,一個國家的財力與運動場上的成功關係甚小。
國際諮詢機構普華永道(PwC)在2014年就曾指出:「在足球場上,似乎富裕的國家通常並不見得比較為貧窮的國家表現得更好。這或許反映了一個事實:相比起一些奧運項目,足球是練習成本相對較低的運動——不管是在橫街窄巷還是昂貴的體育場館裏,同樣可以輕易的練習踢足球的技巧。」
不過,德國經濟學家、倫敦金融公司Fidante的領頭人約阿希姆·克萊門特(Joachim Klement)認為,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放在微觀的經濟因素上。
「太窮的國家要建造和維護必要的訓練和醫療設施都有困難,就很難在大賽上取得成功,」他說。
「當然,如果一個國家國民人數較多,人才庫也就更大。這樣一來,一個國家在世界人口當中的佔比也會是足球領域成功的另一個決定因素。」
綜合因素
克萊門特準確地預測了2014年德國隊奪冠,也預測中了半決賽將有一場巴西與德國的對陣,只不過沒有猜出令人咋舌的東道主1-7失利。
他對2018年的預測是,法國將帶走他們的第二座世界杯冠軍獎杯。
「一個國家的財富和它在足球上的成功,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像瑞士或者盧森堡這些非常富有的國家或許有錢去建造必要的基礎設施,但是卻不能給它們的青年梯隊徵召足夠的年輕人,」克萊門特寫道。
「實際上,足球仍然是一項工薪階層和中層人士玩的運動。如果一個國家太富有的話,年輕人會更傾向於參與一些更昂貴的愛好,或者乾脆玩遊戲機,而不是上街頭去踢足球。」
中國能崛起嗎?
齊曼斯基則指,勝利的綜合因素要從一個國家複製到另一個國家並不容易。他以現實世界當中的經濟為例,來闡明他的觀點。
「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原因包括它位於世界主要貿易路線上的策略性地理位置。這個模式搬到俄羅斯或者博茨瓦納就不會有用。同理,烏拉圭在足球領域所做的事情,在別的地方並不會自動奏效。」
不過,他在國際足球的研究當中卻找到了證據,顯示體育領域也會有類似經濟學上的趨向性假說(convergence hypothesis)現象。說白了,就是窮國與富國之間的追趕效應。
「較弱的國家在總體上有所進步,雖然這並不代表它們會成為下一屆世界杯冠軍,但是有有力的證據顯示,人口較多的國家只要發展新晉人才,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這樣,中國的球迷就有了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聲稱將在2025年之前建成5萬所足球學校,這是讓中國發展成足球強國大計劃的一部分。
據國際足球管理機構國際足聯(FIFA)最近的一次普查(2007年),中國已經是踢足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超過2600萬,第二多的是美國。
排在第三位的則是另一個賽場上表現未如人意的國家——印度。該國從未躋身世界杯決賽圈(1950年他們曾經出線巴西世界杯,但卻在比賽正式開始前退出),但它的國內居住人口超過10億,也是全球十大經濟體之一。
不過,這個板球更加出名的國家似乎正在追趕足球世界的步伐:在國際足聯世界排名當中,印度位列第97,這是它自1993年有足球世界排名以來最高的一次。
此外,從2026年開始,世界杯參賽球隊數量將從現在的32隊增加到48隊,而亞洲國家的參賽席位有望從四隊增加到八隊。
但是驚喜爆冷的機會仍然存在,就像冰島那樣。他們在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上在有克羅地亞、烏克蘭和土耳其的小組當中成為頭名,歷史上首次躋身世界杯決賽圈。又或者像敘利亞那樣,雖然國內飽受戰亂,但仍然獲得了預選賽附加賽的資格。
「足球仍然高度的不可預測性。否則,我們又怎麼會如此著迷?」齊曼斯基說。
最後,給德國隊球迷一句話:雖然瑞銀集團很相信運算法,但是他們上一次凖確預測出世界杯冠軍已經是2006年的事……
(BBC)費爾南多·杜阿特(Fernando Duarte) BBC記者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