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走進瓦倫西亞大教堂(Valencia Cathedral)時,心中不是滿懷敬畏。跨過門檻,唱詩班正吟唱著格里高利聖詠,歌聲在拱形天花板上迴蕩。我穿過一長排拱門,一直走到大教堂末端的講台。再跨上幾個台階就來到聖壇前,可以看到祭壇上方半圓穹頂,美輪美奐地裝飾著描述天使和使徒場景的雕刻和油畫。
不過來到西班牙這座第三大城市,我並非是為參觀這座大教堂。我走向教堂另一側的一間小禮拜堂,如此不起眼,我乍一看都未留意到。在這個樸素的小禮拜堂裏,聖壇之外的一個玻璃罩子,裏面正是我要找的東西,一個杯子,它放在打著光的金色底座上。據說,這就是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上用過的杯子,其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聖杯。
從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中世紀史詩,到銀屏大戲《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聖杯這個神秘文物,跨越幻想和現實的分界線,一直是人們最熱衷尋找的寶藏之一。如果是早期的基督崇拜者把他用過的杯子保存供奉起來,是算說得過去的,然而,聖經中從未提到有什麼能帶來永生的神奇器皿。聖杯會出現在亞瑟王傳奇中是出自特魯瓦(Chrétien de Troyes)和波戎(Robert de Boron)等人的筆下。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這兩位法國詩人為亞瑟王傳奇添加了更豐富的故事情節,也寫下了聖杯的故事。
現今我們所知聖杯在歷史文獻中的首次出場,就是特魯瓦的《帕西瓦爾—聖杯的傳說》(Perceval)。不過描述的並非一個杯子,而是一個餐碟,很可能來源於凱爾特神話中的神奇鐵鍋。
亞瑟王傳奇伴著我長大,但從小我就一直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對我而言,聖杯只是文學作品中的寶物而已。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忍住對瓦倫西亞大教堂裏的聖杯產生了興趣。光是歐洲,現今就有200多個地方在搶奪聖杯的光輝頭銜,關於這個聖物的最終藏身之地,傳聞更是從蘇格蘭排到美國馬里蘭州的阿克齊克,可謂無處不在。
不過在所有我研究過的聖杯名單中,瓦倫西亞的聖杯幾乎總是名列前茅。到今天,它還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而且教宗約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曾在正式儀典用過這個杯子。我很想獨自追隨亞瑟王時代加拉哈德騎士(Sir Galahad)的步伐去探尋聖杯,所以特地來看一看,這個杯子為何與眾不同。
我走進聖杯禮拜堂,裏面空空如也。雖然我來得隨意,卻剛好是周日復活節的前一天,和一大群特地來參加聖周六儀式的人們一起進入大教堂,此刻他們正在隔壁的主堂 ,沉浸於儀式中。一束光從祭壇頂上透過彩片玻璃灑下來,小禮拜堂裏一片肅穆,唯聞遠處唱詩班的歌聲。雖然我來到此地是為研究而非朝聖,卻很難不被此刻的莊嚴所打動。
當我走近祭壇仔細端詳聖杯,發現它比我所想像的要華麗繁複多了。一看那兩個巨大的金色手柄,嵌滿珍珠、綠寶石和紅寶石的底座,我立刻對這杯子產生了懷疑。但凡看過《奪寶奇兵3》(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這部電影,就知道聖杯是個很普通的杯子——一個木匠做的杯子。
後來禮拜堂外一位工作者告訴我,真正的聖杯只是杯子這部分,即這只從瑪瑙裏鑿出來、用沒藥(熱帶樹脂)打磨的杯子。那些具有中世紀工藝特色的把手和底座,是很後來才加上去的。我暫且將疑心按了下去,轉而開始探索這只杯子怎麼能從耶路撒冷輾轉來到西班牙的東海岸,因為總所周知,耶穌的最後晚餐之地是在耶路撒冷。
和所有自稱是真身的聖杯故事一樣,瓦倫西亞聖杯的來龍去脈也頗為複雜。大教堂的一位講解員給我們簡單講解了瓦倫西亞聖杯大約在2000年前是如何流落出耶路撒冷的過程。
她解釋說,「第一任教宗聖伯多祿把杯子帶到了羅馬。當時教宗是唯一能舉行主持彌撒的人,鑒於這個杯子基督曾用過,聖伯多祿和歷任教宗也就在彌撒的聖餐禮中使用這個杯子。之後,從公元257年開始,羅馬皇帝瓦勒良(Emperor Valerian)開始迫害基督徒,聖杯放在羅馬已經不安全了,便送往西班牙的韋斯卡(Huesca)」。
講解員接著解釋道,聖杯估計在韋斯卡藏了幾百年,直到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倭瑪亞王朝征服西班牙,為防聖杯被掠奪,基督徒又將聖杯轉移到西班牙北部,藏於聖胡安德拉佩納(San Juan de la Peña)的懸崖修道院中。
誠然,關於瓦倫西亞聖杯最初一千年的漂泊之旅,沒有任何人能夠證明。其較為可靠的記錄首次出現在1399年。這年,瓦倫西亞聖杯出現在阿拉貢國王馬丁一世的聖遺物匣中。根據大教堂的記錄,1416年阿方索五世即位後,遺物匣運到了瓦倫西亞,後來交給大教堂以償還債務。儘管戰爭時期,聖杯曾數次神秘失蹤,最終還是宿命般於1939年回到瓦倫西亞大教堂,此後再未離開。
雖然記載十分詳實,僅憑這個故事還不能讓我相信這就是真正的聖杯。畢竟,幾乎所有自稱是真聖杯的都有一個吹噓如何越洋過海,翻山越嶺、輾轉旅程的故事。既然沒一個敘述可得以證實,那為何有許多人會相信我面前這個杯子是真的呢?
瓦倫西亞聖杯與眾不同的主要細節在於其瑪瑙杯體的工藝與風格。西班牙考古學家貝爾特蘭(Antonio Beltrán)曾於1960年研究過瓦倫西亞聖杯。他聲稱,這個杯子可能來源於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世紀中東的一個工場。儘管沒有絶對權威靠譜的證據,這項考古評測表明,至少在地理和歷史年代上,這個杯子與傳說的聖杯是吻合的,這些都為西班牙聖杯鞏固了身份。
當我注視著玻璃櫃中的瑪瑙杯,我的腦海中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如果這真的是聖杯,這件有史以來最傳奇的手工藝品,事情會如此簡單嗎?它本應讓古代的英雄們前仆後繼地追尋不斷,最後只有靈魂最純潔的英雄才能得到。而現在,聖杯卻沒有深埋於某個偏遠之地的山洞中,而是身處鬧市,周遭都是咖啡館,坐滿閒散地呷著濃縮咖啡的遊客。
離開前,我問一位講解員她怎麼看。把聖杯放在這裏讓全世界的人觀賞,這難道不是有點玷污了那些追尋聖杯的偉大傳奇嗎?
「我覺得仍有神秘之處「。她笑著說,讓我覺得這不是她頭一遭被人問到這個問題,」畢竟,甚至在西班牙這都不是唯一的聖杯。哪一個是真聖杯,得要你自己選擇相信」。
此後研究多了,我便明白了她的意思。2014年,兩位歷史學家發表了《聖杯之王》(Kings of the Grail)一書,聲稱於西班牙北部巴西利卡(Basilica)的萊昂聖伊西多羅大教堂(San Isidoro of León)找到了真正的聖杯。兩人引用了近來發現的古埃及手稿作為其發現真聖杯的證據來源。就如同瓦倫西亞聖杯,這個新聖杯也有詳細的歷史依據,並科學地符合聖杯所在的歷史年代。
雖然這一新發現令瓦倫西亞聖杯陷入質疑爭論,我卻忍不住感到一種奇異的安慰。對我而言,聖杯之奇妙並非在於發現,而在於尋找。珍貴的也非這個杯子,而是從始至終人們賦予它的故事傳奇。我感到很安慰,只要新的競爭者不斷出現,這種神秘、這段傳奇、還有對聖杯的追尋,都會一直存續下去。
亞瑟王傳奇伴著我長大,但從小我就不太信。對我而言,聖杯只是書中的寶物。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忍住對瓦倫西亞大教堂裏的聖杯產生了興趣。光是歐洲,現如今就有200多個地方在搶奪聖杯的光輝頭銜,關於這個遺物的最終藏身之地,更是從蘇格蘭排到美國馬里蘭州的阿克齊克,可謂無處不在。
不過在所有我研究過的聖杯名單中,瓦倫西亞的聖杯幾乎總是名列前茅。到今天,它還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而且教宗約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曾在正式場合用過它。我很想獨自追隨亞瑟王時代加拉哈德騎士(Sir Galahad)的步伐去探尋聖杯,所以特地來看一看,這個杯子為何與眾不同。
(BBC)奎恩·哈基泰 (Quinn Hargitai)
不過來到西班牙這座第三大城市,我並非是為參觀這座大教堂。我走向教堂另一側的一間小禮拜堂,如此不起眼,我乍一看都未留意到。在這個樸素的小禮拜堂裏,聖壇之外的一個玻璃罩子,裏面正是我要找的東西,一個杯子,它放在打著光的金色底座上。據說,這就是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上用過的杯子,其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聖杯。
從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中世紀史詩,到銀屏大戲《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聖杯這個神秘文物,跨越幻想和現實的分界線,一直是人們最熱衷尋找的寶藏之一。如果是早期的基督崇拜者把他用過的杯子保存供奉起來,是算說得過去的,然而,聖經中從未提到有什麼能帶來永生的神奇器皿。聖杯會出現在亞瑟王傳奇中是出自特魯瓦(Chrétien de Troyes)和波戎(Robert de Boron)等人的筆下。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這兩位法國詩人為亞瑟王傳奇添加了更豐富的故事情節,也寫下了聖杯的故事。
現今我們所知聖杯在歷史文獻中的首次出場,就是特魯瓦的《帕西瓦爾—聖杯的傳說》(Perceval)。不過描述的並非一個杯子,而是一個餐碟,很可能來源於凱爾特神話中的神奇鐵鍋。
亞瑟王傳奇伴著我長大,但從小我就一直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對我而言,聖杯只是文學作品中的寶物而已。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忍住對瓦倫西亞大教堂裏的聖杯產生了興趣。光是歐洲,現今就有200多個地方在搶奪聖杯的光輝頭銜,關於這個聖物的最終藏身之地,傳聞更是從蘇格蘭排到美國馬里蘭州的阿克齊克,可謂無處不在。
不過在所有我研究過的聖杯名單中,瓦倫西亞的聖杯幾乎總是名列前茅。到今天,它還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而且教宗約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曾在正式儀典用過這個杯子。我很想獨自追隨亞瑟王時代加拉哈德騎士(Sir Galahad)的步伐去探尋聖杯,所以特地來看一看,這個杯子為何與眾不同。
我走進聖杯禮拜堂,裏面空空如也。雖然我來得隨意,卻剛好是周日復活節的前一天,和一大群特地來參加聖周六儀式的人們一起進入大教堂,此刻他們正在隔壁的主堂 ,沉浸於儀式中。一束光從祭壇頂上透過彩片玻璃灑下來,小禮拜堂裏一片肅穆,唯聞遠處唱詩班的歌聲。雖然我來到此地是為研究而非朝聖,卻很難不被此刻的莊嚴所打動。
當我走近祭壇仔細端詳聖杯,發現它比我所想像的要華麗繁複多了。一看那兩個巨大的金色手柄,嵌滿珍珠、綠寶石和紅寶石的底座,我立刻對這杯子產生了懷疑。但凡看過《奪寶奇兵3》(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這部電影,就知道聖杯是個很普通的杯子——一個木匠做的杯子。
後來禮拜堂外一位工作者告訴我,真正的聖杯只是杯子這部分,即這只從瑪瑙裏鑿出來、用沒藥(熱帶樹脂)打磨的杯子。那些具有中世紀工藝特色的把手和底座,是很後來才加上去的。我暫且將疑心按了下去,轉而開始探索這只杯子怎麼能從耶路撒冷輾轉來到西班牙的東海岸,因為總所周知,耶穌的最後晚餐之地是在耶路撒冷。
和所有自稱是真身的聖杯故事一樣,瓦倫西亞聖杯的來龍去脈也頗為複雜。大教堂的一位講解員給我們簡單講解了瓦倫西亞聖杯大約在2000年前是如何流落出耶路撒冷的過程。
她解釋說,「第一任教宗聖伯多祿把杯子帶到了羅馬。當時教宗是唯一能舉行主持彌撒的人,鑒於這個杯子基督曾用過,聖伯多祿和歷任教宗也就在彌撒的聖餐禮中使用這個杯子。之後,從公元257年開始,羅馬皇帝瓦勒良(Emperor Valerian)開始迫害基督徒,聖杯放在羅馬已經不安全了,便送往西班牙的韋斯卡(Huesca)」。
講解員接著解釋道,聖杯估計在韋斯卡藏了幾百年,直到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倭瑪亞王朝征服西班牙,為防聖杯被掠奪,基督徒又將聖杯轉移到西班牙北部,藏於聖胡安德拉佩納(San Juan de la Peña)的懸崖修道院中。
誠然,關於瓦倫西亞聖杯最初一千年的漂泊之旅,沒有任何人能夠證明。其較為可靠的記錄首次出現在1399年。這年,瓦倫西亞聖杯出現在阿拉貢國王馬丁一世的聖遺物匣中。根據大教堂的記錄,1416年阿方索五世即位後,遺物匣運到了瓦倫西亞,後來交給大教堂以償還債務。儘管戰爭時期,聖杯曾數次神秘失蹤,最終還是宿命般於1939年回到瓦倫西亞大教堂,此後再未離開。
雖然記載十分詳實,僅憑這個故事還不能讓我相信這就是真正的聖杯。畢竟,幾乎所有自稱是真聖杯的都有一個吹噓如何越洋過海,翻山越嶺、輾轉旅程的故事。既然沒一個敘述可得以證實,那為何有許多人會相信我面前這個杯子是真的呢?
瓦倫西亞聖杯與眾不同的主要細節在於其瑪瑙杯體的工藝與風格。西班牙考古學家貝爾特蘭(Antonio Beltrán)曾於1960年研究過瓦倫西亞聖杯。他聲稱,這個杯子可能來源於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世紀中東的一個工場。儘管沒有絶對權威靠譜的證據,這項考古評測表明,至少在地理和歷史年代上,這個杯子與傳說的聖杯是吻合的,這些都為西班牙聖杯鞏固了身份。
當我注視著玻璃櫃中的瑪瑙杯,我的腦海中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如果這真的是聖杯,這件有史以來最傳奇的手工藝品,事情會如此簡單嗎?它本應讓古代的英雄們前仆後繼地追尋不斷,最後只有靈魂最純潔的英雄才能得到。而現在,聖杯卻沒有深埋於某個偏遠之地的山洞中,而是身處鬧市,周遭都是咖啡館,坐滿閒散地呷著濃縮咖啡的遊客。
離開前,我問一位講解員她怎麼看。把聖杯放在這裏讓全世界的人觀賞,這難道不是有點玷污了那些追尋聖杯的偉大傳奇嗎?
「我覺得仍有神秘之處「。她笑著說,讓我覺得這不是她頭一遭被人問到這個問題,」畢竟,甚至在西班牙這都不是唯一的聖杯。哪一個是真聖杯,得要你自己選擇相信」。
此後研究多了,我便明白了她的意思。2014年,兩位歷史學家發表了《聖杯之王》(Kings of the Grail)一書,聲稱於西班牙北部巴西利卡(Basilica)的萊昂聖伊西多羅大教堂(San Isidoro of León)找到了真正的聖杯。兩人引用了近來發現的古埃及手稿作為其發現真聖杯的證據來源。就如同瓦倫西亞聖杯,這個新聖杯也有詳細的歷史依據,並科學地符合聖杯所在的歷史年代。
雖然這一新發現令瓦倫西亞聖杯陷入質疑爭論,我卻忍不住感到一種奇異的安慰。對我而言,聖杯之奇妙並非在於發現,而在於尋找。珍貴的也非這個杯子,而是從始至終人們賦予它的故事傳奇。我感到很安慰,只要新的競爭者不斷出現,這種神秘、這段傳奇、還有對聖杯的追尋,都會一直存續下去。
亞瑟王傳奇伴著我長大,但從小我就不太信。對我而言,聖杯只是書中的寶物。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忍住對瓦倫西亞大教堂裏的聖杯產生了興趣。光是歐洲,現如今就有200多個地方在搶奪聖杯的光輝頭銜,關於這個遺物的最終藏身之地,更是從蘇格蘭排到美國馬里蘭州的阿克齊克,可謂無處不在。
不過在所有我研究過的聖杯名單中,瓦倫西亞的聖杯幾乎總是名列前茅。到今天,它還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而且教宗約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曾在正式場合用過它。我很想獨自追隨亞瑟王時代加拉哈德騎士(Sir Galahad)的步伐去探尋聖杯,所以特地來看一看,這個杯子為何與眾不同。
(BBC)奎恩·哈基泰 (Quinn Hargitai)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