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跡了超過50年之後,一種珍稀的東袋鼬幼鼠終於在澳大利亞野外再次出生了。
這種袋鼬屬動物過去曾經生活在澳大利亞東海岸一帶,後來受到狐貍和疾病的雙重摧殘,幾近從野外滅絶。
今年早些時候,新南威爾士州的科學家重新將這種來自塔斯馬尼亞州的物種帶回大自然。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三隻雌性東袋鼬的袋裏已經裝著幼鼠了。
這些只有豆子大小的幼鼠仍需要在母親的袋子裏生長三個月。
這種物種是在波特裏國家公園(Booderee National Park)重新進入大自然,那裏的工作人員尼克·戴克斯特(Nick Dexter)表示,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要建立可持續的繁殖規模,還要經過三重挑戰,不過這個領航項目已經令30%的雌性袋鼬袋子裏都懷上了幼鼠,已經是向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戴克斯特向法新社表示。
「我們一直在這個項目當中借助衛星定位系統追蹤每一隻小動物……我們還能夠很快地發現和應對威脅。」
東袋鼬是一種毛茸茸的肉食動物,成年之後相當於家貓的大小。它主要以昆蟲為食,在1960年代之前,它長期在澳大利亞本土出現。
今年三月,大約20隻東袋鼬被放生到這個國家公園當中,之後一直被保育人員通過動作感應攝像裝置密切監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娜塔莎·羅賓遜(Natasha Robinson)表示,這種動物顯示出了成功長期繁殖的潛力。
她向法新社表示:「我們已經證明,袋鼬能夠自己找到食物,找到棲所並且能夠繁殖。這也顯示出,我們能夠通過製造一些改變來增加袋鼬成活率。」
(BBC)
這種袋鼬屬動物過去曾經生活在澳大利亞東海岸一帶,後來受到狐貍和疾病的雙重摧殘,幾近從野外滅絶。
今年早些時候,新南威爾士州的科學家重新將這種來自塔斯馬尼亞州的物種帶回大自然。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三隻雌性東袋鼬的袋裏已經裝著幼鼠了。
這些只有豆子大小的幼鼠仍需要在母親的袋子裏生長三個月。
這種物種是在波特裏國家公園(Booderee National Park)重新進入大自然,那裏的工作人員尼克·戴克斯特(Nick Dexter)表示,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要建立可持續的繁殖規模,還要經過三重挑戰,不過這個領航項目已經令30%的雌性袋鼬袋子裏都懷上了幼鼠,已經是向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戴克斯特向法新社表示。
「我們一直在這個項目當中借助衛星定位系統追蹤每一隻小動物……我們還能夠很快地發現和應對威脅。」
東袋鼬是一種毛茸茸的肉食動物,成年之後相當於家貓的大小。它主要以昆蟲為食,在1960年代之前,它長期在澳大利亞本土出現。
今年三月,大約20隻東袋鼬被放生到這個國家公園當中,之後一直被保育人員通過動作感應攝像裝置密切監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娜塔莎·羅賓遜(Natasha Robinson)表示,這種動物顯示出了成功長期繁殖的潛力。
她向法新社表示:「我們已經證明,袋鼬能夠自己找到食物,找到棲所並且能夠繁殖。這也顯示出,我們能夠通過製造一些改變來增加袋鼬成活率。」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