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發布的最新排名中,香港位列35,台北58,蘇州74。德國城市有5個躋身前三十。
《經濟學人》發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排在前十位的是:維也納、墨爾本、大阪、卡爾加裡、雪梨、溫哥華、多倫多、東京、哥本哈根和阿德萊德。
維也納取代墨爾本,摘得桂冠。此前,墨爾本曾連續七年蟬聯冠軍。這前十名中,有三個城市在澳大利亞。除維也納外,唯一擠進前十的歐洲城市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除兩座日本城市在前十外,亞洲最領先的城市是香港,排名35位(去年是第45位),新加坡排名37(去年為第35位)。台北排名58,其前後分別是紐約和首爾。
該排名對全球140個城市進行了比較。其中,中國內地城市的排名是蘇州(74)、北京(75)、天津(77)、上海(81)、深圳(82)、大連(90)、廣州(95)、青島(97)。作為比較:希臘首都雅典排名72,以色列特拉維夫排名76,巴西裡約熱內盧排名88,聖保羅排名93,曼谷排名97。
報告指出,排在最前列的城市基本上是較富裕國家的中型城市。在前十中,多個城市人口密度相對較小。比如,前十中有六個城市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其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裡3.2和4個人。不過,奧地利和日本不同,人口密度分別為106.7和347.8。維也納的常住人口為190萬,大阪人口為270萬,與紐約、倫敦、巴黎這樣的大都市相比,仍規模相對較小。
排名的依據包括安全與穩定、醫療、文化與環境、教育、基礎設施。
報告舉例說,前十中的奧地利與日本,其謀殺率屬於世界最低。奧地利2017年的謀殺率是每十萬人中0.61人,日本是0.72人。相比較,新德裡2016年是每十萬人中3人,委內瑞拉加拉加斯是104人。新德裡排名112位,加拉加斯排名126位。
全球經濟中心難以排在前列,比如紐約排名57,倫敦排名48,巴黎排名19。盡管其文娛生活豐富,但犯罪率高、公共交通擁堵,都影響舒適性。
德國城市雖然沒有躋身前十,但在前三十中有五個:法蘭克福(12)、漢堡(18)、柏林(21)、慕尼黑(25)、杜塞道夫(28)。
在報告調查的140個城市中,排名在榜尾的依次是:大馬士革(最末,敘利亞)、達卡(孟加拉)、拉哥斯(奈及利亞)、卡拉奇(巴基斯坦)、莫爾茲比港(巴布亞新幾內亞)、哈拉雷(辛巴威)、的黎波裡(利比亞)、杜阿拉(喀麥隆)、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達喀爾(塞內加爾)。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作者 苗子/凝煉(《經濟學人》等)
全球最宜居城市 維也納第一 亞洲日本領先
全球最宜居城市最新排名公布,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擠下連續七年位居第一位的澳大利亞墨爾本,成為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
這是經濟學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發佈全球最宜居城市年度報告以來,歐洲城市首次稱霸榜首。
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一共收錄了全球140個城市,評比條件包括政治和社會穩定度,犯罪率(安全性),教育品質和居民醫療保健等方面。
調查報告編輯斯拉夫查瓦(Roxana Slavcheva)表示,多個西歐城市的治安有所改善,維也納位居第一顯示「歐洲大部分地區回歸穩定」。
曼徹斯特進步最多
今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中,曼徹斯特排名第35,比去年進步16名,是跨越幅度最大的歐洲城市。
倫敦排名第48,比去年進步5名,但比曼徹斯特落後13名,是兩座城市差距最大的一次。
經濟學人信息社表示,曼徹斯特排名遠遠超前去年,是因為安全性大幅提高的緣故。
去年,曼徹斯特一場演唱會遭到攻擊,一共有22人死亡,導致去年的排名落後。
亞洲表現
在亞洲城市方面,日本的大阪排名第三,是排名最高的亞洲城市,東京排名第七,大阪和東京是唯一兩個進入前十名的亞洲城市。
在華人城市方面,香港排名第35,也是排名第三高的亞洲城市。
新加坡排名第37,近兩年來與香港排名呈現拉鋸競爭。
台北排名第58,比去年進步2名,超越了排名第59的韓國首爾。
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是蘇州,第74,北京排名第75,天津第77,上海第81,深圳第82,大連第90,廣州第95,青島第97。
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前10名:
1.奧地利維也納
2.澳大利亞墨爾本
3.日本大阪
4.加拿大卡爾加裏
5.澳大利亞悉尼
6.加拿大溫哥華
7.日本東京
8.加拿大多倫多
9.丹麥哥本哈根
10.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2018年全球最不宜居城市
1.敘利亞大馬士革
2.孟加拉達卡
3.尼日利亞拉各斯
4.巴基斯坦卡拉奇
5.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
6.津巴布韋哈拉雷
7.利比亞的黎波里
8.喀麥隆杜阿拉
9.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10.塞內加爾達喀爾
(BBC)
《經濟學人》發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排在前十位的是:維也納、墨爾本、大阪、卡爾加裡、雪梨、溫哥華、多倫多、東京、哥本哈根和阿德萊德。
維也納取代墨爾本,摘得桂冠。此前,墨爾本曾連續七年蟬聯冠軍。這前十名中,有三個城市在澳大利亞。除維也納外,唯一擠進前十的歐洲城市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除兩座日本城市在前十外,亞洲最領先的城市是香港,排名35位(去年是第45位),新加坡排名37(去年為第35位)。台北排名58,其前後分別是紐約和首爾。
該排名對全球140個城市進行了比較。其中,中國內地城市的排名是蘇州(74)、北京(75)、天津(77)、上海(81)、深圳(82)、大連(90)、廣州(95)、青島(97)。作為比較:希臘首都雅典排名72,以色列特拉維夫排名76,巴西裡約熱內盧排名88,聖保羅排名93,曼谷排名97。
報告指出,排在最前列的城市基本上是較富裕國家的中型城市。在前十中,多個城市人口密度相對較小。比如,前十中有六個城市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其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裡3.2和4個人。不過,奧地利和日本不同,人口密度分別為106.7和347.8。維也納的常住人口為190萬,大阪人口為270萬,與紐約、倫敦、巴黎這樣的大都市相比,仍規模相對較小。
排名的依據包括安全與穩定、醫療、文化與環境、教育、基礎設施。
報告舉例說,前十中的奧地利與日本,其謀殺率屬於世界最低。奧地利2017年的謀殺率是每十萬人中0.61人,日本是0.72人。相比較,新德裡2016年是每十萬人中3人,委內瑞拉加拉加斯是104人。新德裡排名112位,加拉加斯排名126位。
全球經濟中心難以排在前列,比如紐約排名57,倫敦排名48,巴黎排名19。盡管其文娛生活豐富,但犯罪率高、公共交通擁堵,都影響舒適性。
德國城市雖然沒有躋身前十,但在前三十中有五個:法蘭克福(12)、漢堡(18)、柏林(21)、慕尼黑(25)、杜塞道夫(28)。
在報告調查的140個城市中,排名在榜尾的依次是:大馬士革(最末,敘利亞)、達卡(孟加拉)、拉哥斯(奈及利亞)、卡拉奇(巴基斯坦)、莫爾茲比港(巴布亞新幾內亞)、哈拉雷(辛巴威)、的黎波裡(利比亞)、杜阿拉(喀麥隆)、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達喀爾(塞內加爾)。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作者 苗子/凝煉(《經濟學人》等)
全球最宜居城市 維也納第一 亞洲日本領先
全球最宜居城市最新排名公布,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擠下連續七年位居第一位的澳大利亞墨爾本,成為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
這是經濟學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發佈全球最宜居城市年度報告以來,歐洲城市首次稱霸榜首。
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一共收錄了全球140個城市,評比條件包括政治和社會穩定度,犯罪率(安全性),教育品質和居民醫療保健等方面。
調查報告編輯斯拉夫查瓦(Roxana Slavcheva)表示,多個西歐城市的治安有所改善,維也納位居第一顯示「歐洲大部分地區回歸穩定」。
曼徹斯特進步最多
今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中,曼徹斯特排名第35,比去年進步16名,是跨越幅度最大的歐洲城市。
倫敦排名第48,比去年進步5名,但比曼徹斯特落後13名,是兩座城市差距最大的一次。
經濟學人信息社表示,曼徹斯特排名遠遠超前去年,是因為安全性大幅提高的緣故。
去年,曼徹斯特一場演唱會遭到攻擊,一共有22人死亡,導致去年的排名落後。
亞洲表現
在亞洲城市方面,日本的大阪排名第三,是排名最高的亞洲城市,東京排名第七,大阪和東京是唯一兩個進入前十名的亞洲城市。
在華人城市方面,香港排名第35,也是排名第三高的亞洲城市。
新加坡排名第37,近兩年來與香港排名呈現拉鋸競爭。
台北排名第58,比去年進步2名,超越了排名第59的韓國首爾。
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是蘇州,第74,北京排名第75,天津第77,上海第81,深圳第82,大連第90,廣州第95,青島第97。
2018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前10名:
1.奧地利維也納
2.澳大利亞墨爾本
3.日本大阪
4.加拿大卡爾加裏
5.澳大利亞悉尼
6.加拿大溫哥華
7.日本東京
8.加拿大多倫多
9.丹麥哥本哈根
10.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2018年全球最不宜居城市
1.敘利亞大馬士革
2.孟加拉達卡
3.尼日利亞拉各斯
4.巴基斯坦卡拉奇
5.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
6.津巴布韋哈拉雷
7.利比亞的黎波里
8.喀麥隆杜阿拉
9.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10.塞內加爾達喀爾
(BBC)
激賞明鏡 1
激賞明鏡 2
比特幣激賞明鏡

3KAXCTLxmWrMSjsP3TereGszxKeLavNtD2
訂閱明鏡家族電視台
留言
張貼留言